满门反派疯批,王妃以医治服(156)
“陆昌没有什么能封侯的功绩。”晏南业摇头,“他没有任何爵位,这些田地,都是他利用职务之便,从小民手里兼并得来的。”
慕听雪一声叹息:“一个正二品的户部尚书,就能贪这么多。”
云煌国的芯子,怕是已经烂透了。
晏南业感觉有些耻辱,毕竟陆家父子曾经是晏党骨干,不想让公主表妹看不起晏家,于是他又补了一句:“这算什么,离家才是云煌最大的地主,南边儿肥沃的土地,离家亲戚占了一百五十六万七千三百二十一亩!”
慕听雪心累无比。
云煌这间破公司,能撑到现在不倒闭,也是个奇迹了。
她接手的到底是个怎样的财政烂摊子。
“可怜种田的都是看天气吃饭,遇到灾年,农民庄稼没收成,交不起税,活不下去就只能卖田。有钱的达官显贵、世家大族就趁机低价购田兼并。农民没了地,就成了流民。”
“公主明鉴。”晏南业的眼中划过赞许之色,她非碌碌之辈,是个天生做官的料。
要知道,云煌国官场的基本盘,是世家。
很多世家纨绔子弟当官儿,都是来混日子、混工资的,他们狗屁都不懂。
“您准备怎么处理这三十三万亩田?据微臣所知,离公府、游家、苏家几个大世家,都想要这部分庄田,想收购并入囊中。”晏南业问出了实际问题,“如果把田卖给他们,倒是能收到一笔款子,充国库。”
“不卖!”
慕听雪想也不想地拒绝了,“这些大世家大地主,究竟要兼并多少土地才满足?皇亲国戚不用纳税,官绅世家也不用纳税,云煌国的赋税压力全部在平民身上,平民又没有田,焉能不亡?”
晏南业震撼在当场。
长公主的话如一柄神剑,直指问题核心。
“我给母后上一封折子。”
慕听雪坐下来,摊开纸笔,“这三十三万亩地,全部退还给流民百姓。”
晏太后不愧是亲妈。
非常给力。
朱笔一挥,不顾其他朝臣反对,毅然决然地御案上批准了女儿上任之后的第一道折子。
寒冬已过,时值初春。
云都高大坚固的城门口,张贴了长公主的一条新的政令——【着将巨贪陆家三十三万亩田庄退发百姓诏】
户部的官员,搭了几个棚子,做了个临时办公室。
很多流民排着队伍,满脸高兴地等着办手续领田地。
“免费给俺田地,真的假的?”
“真的,大兄弟,我已经领到了。我家五口人,领了十亩。如果一户七至十口,可以领十五亩。”
“长公主也忒大方了,免费给咱地种!”
“要是多几个公主这样儿慷慨的好官就好了,咱也不至于穷得在街上要饭。”
“爹爹,囡囡长大了,也能做官么?”一个面黄肌瘦的小女孩儿,被一个贫穷的赤脚医生牵着,在城门口排队领田地。
“做不了长公主殿下那样的大官,但囡囡只要努力读书,有机会考进太医院当御医。三月份就是医学考公了,男女皆可参加!”赤脚医生摸了摸女儿的头,温柔鼓励。
面黄肌瘦的小女孩儿眼中迸发出夺目的光彩来:“女医也可以?”
“可以,因为长公主就是女医出身。”
慕听雪亲自监管着户部,分发三十三万亩田地。
看着这么多田,她忽然想起自己的封地,于是问了晏太后一句。
“妈,我有多少田?”
“帝城食邑九千户,实际上娘给你添了个整数,一万户。”
“娘亲真好。所以是多少田?”
“十五万亩,按规矩,他们耕作的税收,都交给你。你失踪的这些年,旱灾、雪灾接连不断,听说很多庄户都过不下去把地卖了。名义上,也是卖给你。”
“儿臣过几日就起程去封地,把那十五万亩田处理一下。”
慕听雪摸了摸鼻子,是时候穿越回21世纪的老家,弄一些古代没有的番茄、土豆幼苗过来。
不过,在那之前——
慕听雪的眸子,落在了侍立在母后身侧的宫娥月词身上,她的腰间依然带着那只孔雀线穗子的荷包,手里捧着半碗蜜枣枸杞二米粥,是刚刚母后喝剩下的。
画诗已死,这月词半月来也总是眼神空洞,心情惴惴。
跟潇湘水云阁阁主的弟子不清不楚,终究是个隐忧。慕听雪道:“听闻月词曾经向母后请辞,想要离宫。”
月词手一抖,似是想起了画诗的惨死,当即就跪了下来,颤声道:“长公主殿下,奴婢承蒙太后娘娘看重,伺候左右,不敢生有背叛之心。”
慕听雪知道她在怕什么。
她转而挽住了晏太后的胳膊,柔声道:“母后,放她出宫成亲吧。有情人终成眷属,乃是美事一桩。”
晏太后松口了:“月词啊,你帮哀家打理宫闱杂务也有二十年了,是个少有的周到人。哀家本有意将你挽留宫中,但你既要嫁人,那便去吧。赠你一千两银子、一百匹锦缎、一对青白玉雕霓裳镯为嫁妆。”
月词的眼眶顿时红了:“太后娘娘此番恩泽,婢子稽首叩拜。”
第130章 素女经,春色盘
月词离宫的时候,搭的是慕听雪的顺风车。
太后赠嫁妆,长公主亲送,这份殊荣,在数以千计的宫娥彩女中,也是头一份儿了。
“婢子多谢长公主殿下美言,今日得出宫苑,如笼中鸟始得自由。”
月词虽然有些畏惧公主,但打从心底地感激她。
这世上,也只有长公主才能让晏太后改变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