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门反派疯批,王妃以医治服(17)
小包子咕哝道:“那您多委屈啊。”
晏太后的声音愈发和蔼:“阿泽你年纪还小,以后长大了就会明白,越是往上,越得懂得隐忍。”
她这大半生,从后宫到朝堂,经历了无数的血雨腥风,杀戮,背叛,走到巅峰处,曾为报仇手刃继子,又为了保住家族的荣光谋害了亲夫。
可能是老天爷给她的惩罚,最后竟连唯一的女儿,都失去了。
她膝下无子女,就把早逝兄长的子孙,视若己出,所以对晏泱和晏泽,格外关爱。
“眼下大局无非两端,一是赈灾,二是北境战争。”
晏泱沉声道,“姑母,谢邑此人不堪大用。”
“哀家知道。”
晏太后看向摄政王,“你是镇北大都督,北境蛮族虎视眈眈,有你守着问题不大。问题在于国库空虚,赈灾一事……谢邑这人虽不堪大用,但最喜欢搞联姻,先是娶了首富之女,如今又娶了离家女,没有钱,就逼着他拿出钱来,榨干最后一滴价值。”
没错,她本也不是什么好人。
离氏作为云煌国第一世家,家中人擅长经营,两百多年也累积了不菲的财富,她不信离家能彻底袖手旁观、置身事外,离公能对女儿离环儿、女婿谢邑熟视无睹。
“逼着离家大出血就行了。”
摄政王自然明白太后的意图,“慕氏只是丝绸商,如今又主动散财赈灾,犯不上再抄家夷三族。”
晏太后有些诧异地看向他,这还是她第一次见,杀人不眨眼的晏泱替人求情。
她这个侄子的心是真的硬,堪比万年寒冰。
她是眼睁睁看着他在先帝身上,刺了不下二十刀……
“慕氏绸缎行在云都以及附近几个郡县设立施粥棚的事儿,本宫也听说了,据说耗费巨资买了几十万石的粮,全部免费送给了黎民百姓,的确也帮朝廷缓解了部分灾情。”
“那可不,她人美心善,带病亲自施粥呢。”
一提起这个,泽宝就来劲儿了,一双萌萌哒大眼睛,仿佛会放光。
晏太后终于发现了不对劲:“她?”
慕家的谁,竟然获得了阿泽的青睐,有趣。
“就是覃岭王妃慕听雪,她救过我一次,嘻嘻。”泽宝拉住了太后的袖子,一个劲儿地撒娇,“她赈灾有功,太后姑奶奶,您给她封个诰命呗。”
第15章 摄政王心悦之人
晏太后惊呆了。
阿泽这孩子,她最了解,打小养在身边的,很是聪慧明理,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天才。他最不喜欢的,就是蓄意接近摄政王的女人,尤其是那些跟摄政王年龄相差十岁以内的。
前车之鉴,就是户部尚书家的陆小姐,十九岁芳华,云都有名的美女,因为陆家和晏家极为亲厚,所以双方常常走动,日子久了,陆家就生出了把陆小姐嫁给晏泱做摄政王妃的念头。但,每当陆小姐试图接近小世子晏泽的时候,都会得到一个大白眼。
得不到阿泽的认可,晏泱也不会点头,这桩婚事就这么不了了之。
摄政王妃从一品,本就是个香饽饽,云都贵女趋之若鹜,而且晏泱身为镇北大都督,经常打胜仗,军功盖世,这就意味着他的妻子是可以加封国夫人的!
想给泽宝当后娘的女人,如过江之卿。
不止晏党,甚至连敌对的离氏,中立的南宫家,都盯着这个位置垂涎已久,想来一场政治联姻。
“你喜欢慕听雪?竟要替她请封号?”
晏太后觉得这实在是稀奇事儿,“她的丈夫覃岭王,从不带她出席宫宴,也从不为她请封。反倒是你小子……”
覃岭王两年前,南下巡盐税,立了大功,按理说,是能为妻子请个诰命封号的。
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他们感情不好,和离书都写了。”
晏泽一脸笃定,“哼,覃岭王可配不上她!”
晏太后唇角弧度加深:“难得阿泽有瞧得上眼的人,那就封个三品诰命,素尘郡夫人。”
“谢太后姑奶奶隆恩。”
小团子高兴坏了,“素尘为雪的雅称,极好!”
“阿泽既觉得覃岭王配不上她,那谁能配上她呢?”晏太后随口一问。
“我爹!”
晏泽毫不犹豫地给出了回答。
晏泱正坐着喝茶,上品的嫩叶雀舌,忽然间被儿子点名,他品茗的动作一顿。
竟也没有反驳。
晏太后难以置信的目光,在父子俩之间来回转动——若阿泽是童言无忌,那晏泱这几乎是默认的态度,又是怎么回事?
“认真的?”
晏太后身为长辈,一直为晏家晚辈的婚事操碎了心,尤其是大侄子晏泱,谁家好男儿二十八岁了还不成亲。
高高在上,孤寡至极。
摄政王府里别说是王妃、侧妃了,就连个伺候的通房丫头都没有。
那么多主动贴上来的女人,晏泱看都不看一眼,经常和男人出入军中,云都甚至都流传起了摄政王有龙阳之好的离谱流言。
摄政王淡淡地应了一声:“嗯。”
晏太后惊得说不出话来。
他他他……他竟然承认了?!
一刻钟之后。
太后娘娘终于消化掉了侄子铁树开花、对方还是有夫之妇的事实:“晏泱啊,不管做什么,姑母都会支持你。咱们晏家向来非迂腐之辈,姑母相信你的眼光,既然喜欢,那便放心大胆地去做你想做的事。”
这个大侄子,也算是她看着长大的。
除了权利,对什么都不上心。
难得有了心悦之人,还是个女人,这就已经很不容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