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满门反派疯批,王妃以医治服(181)

作者:落日山海 阅读记录

“这背包怎么如此重?压死了。”

一名强壮的府兵换上甲胄,戴上头盔,背上慕听雪要求的背包之后,腰差点被压折了。

慕听雪露出了和善的微笑:“装了二十斤石头。”

府兵们欲哭无泪:“……”

慕听雪上马。

见晏泱跟着她,问道:“一起?你也想同行监考?”

摄政王点头:“想偷师殿下的练兵之法。”

脸皮是厚了点儿。

大方承认偷师,没什么可耻的。他是真的觉得孩儿他娘锻炼尖兵营的方法,颇值得借鉴。

晏泱并不知道,慕听雪每次穿回现代都会顺手买几本书,上次带回来的书籍是《特种部队基础与进阶》《特工训练手册》《特种兵体能训练》《民兵军事训练手册》《特种兵战术武器大全》,已经研读了十几日,学了点皮毛,准备应用在白帝城府兵训练上。

于是,慕听雪又让人牵了一匹更高大健壮的狮子骢来:“来,咱们骑马。”

晏泱上马,与她并辔而行。

一转头,对着府兵严厉呵斥:“看什么看,看对面那座苍山,那是第一个目的地,立刻,马上,跑起来!”

“是!”

府兵们苦哈哈。

沉重的甲胄、背包的石头令他们的身体感到疲惫,长公主和摄政王真的不是秀恩爱对他们附加额外的精神伤害么?

第144章 公主表妹野心勃勃

慕听雪吩咐道:“小郑,你快马加鞭前往六十里外的苍山顶,立一杆旌旗,并记录下府兵抵达终点的时间和顺序。”

郑含远内心激荡不已:“是,殿下!”

此番跟着长公主来白帝城,真是赚到了,不断地被委以重任。

作为一个从八品的文官,竟然允许他监管府兵操练!

“我们也走。”

慕听雪骑马,身后还有个宽敞的马车,能容纳数十人。

她倒是没坐马车,反而跟着摄政王一起骑马慢慢溜达,欣赏风景,顺便亲身勘察观测一下白帝城的山川地形。

三月初,正是农忙时节,很多农民都在耕地插秧,播种蔬菜;小镇上的街道,也是百货云集,喧喧闹闹,一派锦绣丰隆之象。

“白帝城被殿下治理得很好。”

晏泱不由得赞叹,“谁能想到两个多月之前,这里的百姓刚遭遇了雪灾,困苦不堪,这么快就恢复了生产。”

白帝城距离云都比较近,这一片区好几个城郡,都是灾区。

“摄政王谬赞了,还差得远。”

跟慕听雪心中理想的膏腴富饶之地,军事防御之坚城,还有很遥远的距离,“府兵素质很差,他们甚至从没打过一场仗,剿匪能力都没有;城池布防不行,城墙坍塌严重,要把颠簸的泥泞石子路,修成平坦的马路;若能在城内开一条贯通南北的水渠,就更好了,北接云都护城大运河,南接六千里沃野江,不仅可以灌溉本地农田,还能打通一条连通南北的水上商路。”

晏泱瞅着她,感慨道:“殿下心中有一股奇气,格局远大。”

公主表妹野心勃勃。

她的城池建造方案,若是能够成功,白帝城定然会成为南方七州省通往云都的咽喉要塞,成为一个军事战略重城,而且以她赚钱经营的手段,很可能还会把此地变成一个远近闻名的丰饶大粮仓!

“当然,这些方案不能放在一起搞,得一项一项慢慢完成。”

慕听雪来到白帝城之后,一直是一个人埋头苦干,没有把计划告诉任何人,今儿孩子爸爸来了,她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与他聊起了未来愿景,心中豁然畅达。

“为何不能放一起?那样会更快。”

晏泱不解,若有她口中这样一座完美的白帝城,对夺权也是百利而无一害。

该怎么跟他解释呢?

“我给表哥讲个故事吧。”

聊着聊着,二人的距离不自觉地拉近,从长公主殿下、摄政王这样的尊称,变成了亲昵的表哥表妹。

“愿闻其详。”

以前,都是少年晏泱跑到宫里,给她讲故事,带着她玩儿,现在倒转过来了,还挺有趣。

“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皇帝,他太想进步了。”

慕听雪的眼底浮现一抹惋惜,“他刚一登基,就发下宏远要干一番大事业,青史留名。于是,他开凿了一条大运河、修筑长城、营建了东都、大力提倡科举允许寒门子弟通过考试入仕,与此同时,在军事上也毫不含糊,他征服了契丹,征服了吐谷浑,征服了西域,这还不算,他在海上也大肆用兵,让周围的台湾琉球、日本倭国、赤土马来、真腊柬埔寨这些海上小国纷纷臣服,遣臣子来纳贡。倾举国百万之兵三征高丽。”

晏泱的脸上划过一抹崇敬之色:“此等功绩,可为千古一帝。”

虽然,他没听过那些臣服的小国名字,但脑海中也一一对应出了云煌附近的小国家、自立为王的异族部落。

慕听雪摇头:“不,他叫隋炀帝,是个亡国之君。”

晏泱十分震惊:“怎会?”

“他太急功近利了。”

慕听雪道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些事儿,如果他慢慢来,再谦逊沉稳一些,不那么好大喜功,就不会耗尽民财,饥荒四起,百姓疲惫不堪他依然不肯放弃征讨高丽,各地拉起了造反的大旗,山河崩裂!”

晏泱沉默不言,心中已然是沸反盈天。

他何其聪明,怎会听不出来,表妹讲这个故事,不止是在向他解释为何建设白帝城的项目政策要一步步慢慢来,更是在侧面提点自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