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门反派疯批,王妃以医治服(194)
“我叫了一桌菜,你先用了晚膳,早些休息。”
了解完情况之后,慕听雪去找了晏泱。
把礼部敬香的事儿,跟他说了一遍。
晏泱阴沉沉开了口:“名为替皇室敬香祈福,实则贪墨靡费、扰民伤民。他们打着皇室的旗号,地方官肯定要亲自接送,好酒好肉招待,甚至还不得不奉上‘香火钱’。”
“肯定的。”
慕听雪表示赞同,“你看外面那领队礼部官员颐指气使的样子,等一等,那两个跟在礼部官员身后的和尚,是怎么回事?也跟着一起赶游客?”
“那是僧官。”
晏泱难掩厌恶,“先帝不止大兴土木建造佛寺,还让一些和尚法师当了僧官,在太常寺、鸿胪寺挂职。”
慕听雪愕然:“太常寺掌宗庙祭祀,鸿胪寺是策划大典、迎接外宾的,这些工作,和尚能干么?”
晏泱摇头。
慕听雪不忿:“那这群僧官,岂不是不干活挂着虚职还领俸禄?”
特喵的,她户部的钱,发给这些秃瓢米虫了?
这不是浪费银子浪费粮食么!
长公主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第二天,抵达云都。
她立刻上了一道折子给母后,要求太常寺裁汏冗员八十七名,鸿胪寺裁汏冗员一百二十名。
是的,这207个挂职领取俸禄的,全部都是先帝时期遗留下来的僧官!食君之禄,对朝廷毫无贡献,还打着为皇室祈福的名义去八大佛山所在的城镇扰民。
她再也不想给这些人发工资了!
这一道折子,可算是捅了马蜂窝了。
离太妃,气疯了。
第154章 廷议之争
所谓太常寺、鸿胪寺,并非寺庙,而是朝廷的官署。
朝堂设有六部和九寺,就是常说的六部九卿。中央政务六部为主、九寺为辅,二者平行,相辅相成。慕听雪担任的户部尚书,就是六部之一。
九寺包括:大理寺、光禄寺、鸿胪寺、太常寺、太仆寺、司农寺、太府寺、卫尉寺、宗正寺。
所以说,在这些高级官署中挂名领空额俸禄,往小了说是先帝对和尚宽仁,往大了说就是藐视超纲、违法乱纪!
晏太后见女儿一次性要裁员两百多,可不是个小数字啊。
若是处理得不好,容易引起大动荡。
按规矩,如此大的举措,应该廷议!
这个廷议,用现代的话来说,差不多相当于把公司董事、大股东、高管都召集起来,开个董事会,票决重大决策。
“事关大利害,诏摄政王,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以及六部九卿堂官,入殿廷议!”
朝中大员,听到消息,立刻赶来了议政殿。
他们大多面带忧虑,内心惴惴。
最不高兴的,就要属礼部尚书离敬了,长公主在白帝城杖杀了覃岭老王妃,扳倒了一位从二品地方巡抚,刚一回京,又要再掀狂风暴雨,劈头盖脸地就冲着他礼部而来!
“女人事多,那二百个僧官不知道又碍着她什么了。”
离敬与离泛并肩而行,沿着议政殿前一百零八大理石阶而上。
这二人,是从兄弟。
并不是同一个父亲,年龄也差了十几岁,但不妨碍他们俩关系好,同时又是铁杆的政治盟友。
离泛严肃道:“慎言,小心驶得万年船。”
离敬是个暴躁急性子,远不如他的从兄谨慎,这会儿已经是满肚子火,压低了声音怒骂道:“谢清鸢就是坏,坏到了极致!离太妃的皇子若是还活着,哪里轮得到她?太妃娘娘心地善良、潜心修佛,孩子早逝,又不得出宫,愚弟不过是派人每年多去几趟八大佛山替她敬香祈福,就这么芝麻粒大的事儿,长公主还要做文章,还要把那些僧官全给裁了,依我之见,她就是不想让太妃娘娘好过!”
离泛何尝不郁闷。
离太妃是他的亲妹,这半生凄惨。年轻的时候不得圣心,在后宫远不如晏雅受宠,后来好不容易有了个皇子,以为可以翻身,结果小皇子浮尸御花园太液池。
从弟离敬虽然脾气不太好,但话也说得在理。那个小皇子若活着,真没长公主什么事儿,也没谢玄宸什么事儿。
此刻龙椅上的该是拥有离家血脉的皇帝,太后是离太后,把持朝政柄国的第一权臣,该是他这个亲舅父!而不是那个该死的晏泱。
“三月一次大规模敬香,的确是太勤了些。听闻遣散游客的时候,还闹出过人命。咱们不占理,待会儿进殿了,还是紧开口、慢开言。”
离泛为人谨慎持重,拍了拍离敬的肩膀,唯恐他年轻气盛坏了事,“那两百个僧官,挂的也不是你礼部的职,尽量想办法把自己摘出去。”
离敬还不到三十岁。
官场资历尚浅,不太沉得住气。
很显然,他并没有把尚书左仆射离泛这番劝他“明哲保身”的忠告,听进耳朵里。
议政殿。
摄政王上柱国晏泱,众目睽睽之下,和傀儡小皇帝谢玄宸,同登丹墀御座。
这是很僭越的。
但没人敢吭声。
谢玄宸坐在龙椅上,摄政王在稍侧边靠前的位置,也有一把椅子。
“关于裁汏僧官冗员一事,众爱卿有何高见啊?”
谢玄宸撩了个话头,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慕听雪,“折子是皇姐上的,皇姐先说。”
慕听雪就说了八个字:“国库空虚,开源节流。”
言简意赅。
“开源节流?依下官之见,这笔银子省不得。”
离敬按捺不住,举笏出列:“长公主殿下可知,佛法无边,慈航普度,僧官为皇室敬香祈福,是先帝立下的规矩,不可轻易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