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门反派疯批,王妃以医治服(254)
这生意,可不是普通人能做的。
盐铁,都是国家掌控的重税项目。
华夏历史上首创这一套的,还是汉武帝那个人才。这位千古一帝虽功勋不朽,但有穷兵黩武之嫌,他为了敛财充军费,发明了盐铁国控重税,玩起了铸币通货膨胀,甚至把爵位分十几二十等,公开卖官鬻爵,所以武帝晚年时期,已经民不聊生了。
“那就从猫猫山抽调两千名技术优秀的炼盐士兵,再从镇北军拨一万八千名签保密协议,分成两支万人部队,前往凤鸣谷和天赤岭,驻扎建制盐厂。”
摄政王霸道归霸道,但还是很听媳妇儿的话。
慕听雪颔首:“凤鸣谷在西蜀腹地,天赤岭在北边高原,这样挺好,能减少运输费,还能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一旦制盐厂建成,附近势必会形成小型城镇,经济区产业链的雏形就有了。
一个精盐矿,能养活多少人,为多少人提供工作啊!
这一万名炼精盐的士兵,口袋里是有银子的,他们不可能总闷在山里吧,他们偶尔得去山谷外头透透风吧,附近的西北平民就会迎合他们,弄出一些生活、娱乐设施场所。西北马匹多,还能提供马匹运输盐,甚至会把自家女儿嫁给他们,成亲相关的房子、宴席、育儿,又能为另一些人提供岗位。
最直观的例子——猫猫山制盐厂一公开,周围本来是百里无人区,这才两日的功夫,就已经有几百户自发聚集到山脚下不远处,有的是士兵家眷妻儿搬过来,形成了一个小村庄,自称猫猫村。
他们不敢靠近戒严区,但可以在外围挑担子卖生活小商品,养鸡鸭、开荒种地,甚至开酒馆儿。士兵逢休沐日,便会三五成群从山上的制盐厂下来,喝两杯,买点生活必需品。
“呦,小舅妈来了?”
一只帅气逼人的脑袋,探入大都督营帐中。
晏泱乜了外甥一眼,冷声道:“不去练兵,跑这儿来做什么?”
秦小侯爷知道打搅了小舅,但他不怕,他皮厚:“我爹娘想请小舅妈去家里吃饭,因你们俩私奔到猫猫山,一直没机会。”
慕听雪有些窘:“私……私奔?”
晏泱瞪了外甥一眼,嘴上严厉,但并未动怒:“不会用词,可以闭嘴。”
秦小侯爷嘿嘿一笑,挠了挠头:“小舅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措辞水平多糟糕,就像那什么似的。”
晏泱扶额。
慕听雪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就是国子监老祭酒也拯救不了的文化差生、军事武功偏科尖子生么?还怪可爱的。
秦小侯爷丝毫不以为耻,见长公主乐,他也乐:“来咱家吃饭不?”
盛情难却,慕听雪答应了:“好。”
秦小侯爷大喜,递上一封十分正式的邀请函,洒金的花笺,说明了请客时间是在七日后,好给受邀者准备时间,前来应宴。
“您上次给的独轮车图纸,我爹刚一拿到,饭也没吃就钻到木房里,用了三日给复原出来了。我娘本来气得够呛,说让我爹去跟破木头过,她要去潇湘水云阁点十八个小公子……咳,扯远了。”
“芸姐点了么?”慕听雪八卦了一句。
“点了,十几年的把戏了,她也玩不腻,每次闹别扭就跑去烟花之地,等着我爹急吼吼地去找她。”秦小侯爷翻了个大白眼,深表鄙视。
“我刚说哪儿了?啊,对了,我爹复原了独轮车,带到工部衙门去,惹得一片啧啧称奇。我爹带着独轮车到朝上,说明可用于崎岖山道运送物资,又能给百姓推车用,朝廷立刻下令工部制作三万独轮车,送往西南剿匪前线,太后娘娘也封赏了我爹,让他在民间推广。小舅妈您可知这一张独轮车图纸,养活了民间多少工匠?我爹名声一直很差,推广独轮车后,民间竟然都有人夸他了。”
第201章 割韭菜咯
“摄政王殿下,秦小侯爷,不好了,军屯田那边打起来了!有十几个金吾卫禁军手贱,拔了咱们百来株土豆,根上都结鸽子蛋那么大的小土豆了,看样子月底就能收获,现在被人给糟蹋了,兄弟们气不过一拥而上,在土豆田埂上对砍呢。”营帐外传来士兵焦急的请求声。
“贼骨头!定是离渊派来搞破坏的!”秦昭意提刀冲出营帐。
“昭意冲动,闹大岂不成了军队哗变?”
慕听雪轻轻推了推未婚夫,“你比较稳重,去帮忙处理。”
“好。”
晏泱立刻追了出去。
慕听雪没把这事儿放心上。
她大概能猜到原因,镇北军这边种了一万亩的土豆,这是云煌国从未有过的新作物。但凡被瞧见都会起疑,离党就派金吾卫来刺探,结果被发现双方起了冲突。
拔土豆应该不是为了搞破坏,而是为了采集样本,带回去偷偷研究。
反正很快全国都能大规模土豆种植了。
她比较在意的是,秦小侯爷之前那句话“一张图纸养活了多少民间工匠”。
古人曰,机械是能使人用力寡而见功多的器械。它省力、灵活、效率高!
各行各业在机械的帮助下,飞速发展,那么云煌的经济就会越来越好。
慕听雪从苍壁瓶空间里,取出一本书关于农业手工业的书,翻了翻,在纺车那一页,停住了。
“慕家最初做绸缎、布料生意,作坊里有很多纺织工,用的都是非常原始的手摇纺车,需要用手臂摇动,每次只能纺一锭纱。”
嗯?
水转大纺车!
“水力驱动水轮及长轴,同时驱动装在轴上的大绳轮,进而由绳带动32个锭子一起旋转纺纱……32个?那岂不是可以提升几十倍的织布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