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满门反派疯批,王妃以医治服(269)

作者:落日山海 阅读记录

她严防死守,至今没让他们得逞。

“户部侍郎郑遂良,不是一直得你信任?”

晏泱之所以知道,因为这个老郑头,整日挂着个六月户部最佳员工的绶带,四处招摇。

跟那个负责重编《鱼鳞图册》的陆敬严一样爱显摆。据说陆敬严每日都披着最佳员工的绶带去各大世家门阀,丈量田土,把权贵们得罪了个遍,谁隐藏田地他就狠狠咬谁。

“老郑是我的首席秘书,是户部二把手。我离开云都去白帝城收番茄,一来一回至少半月,还得靠老郑帮我镇守大本营,户部咨文封驳,一应事宜,只有他能暂代我处理。”

“南业也领着户部侍郎的职衔,他比较稳重。”晏泱提出另一个人选建议。

“也只是遥领,南业表哥并不常来,他主要精力还是在尚书省,主职是尚书左丞。”

慕听雪幽幽一叹,“我若把他调去沃野江任盐运使,远离云都,尚书省内,小舅没了帮手,会立刻被离泛狠狠压制。”

这对父子,可是前线与离家家主恶斗,抗压的。

尚书省是三省六部中,倾轧最严重的一个部门,整日鸡飞狗跳。尚书左右仆射的权利极大,因为呈上来的所有折子都是一式两份的,要先过尚书省这一关,相当于他们替皇帝太后过滤“垃圾信息”,他们觉得不合适的折子,是不能呈递上去的。再由门下、中书两个部门进一步审核批准。

如果晏党在尚书省不安插人,后果很严重。左仆射离泛,就能随心所欲,操控什么折子让皇帝太后看,什么折子不让皇帝太后看,进而操控整个国家。权相就是这么诞生的。

晏泱觉得她言之有理,遂把问题抛给了堂弟晏仁卿:“若你想去殿下那儿帮忙,镇北中郎将之衔,给予保留。”

这可以说是非常厚道了。

允许晏仁卿同时领文职和武职。

就连骑在白马上,一袭银色盔甲的秦小侯爷听到,都忍不住有些泛酸,舅对这个认回来的晏家私生子也太好了吧。

晏仁卿顶着一众嫉妒的目光,往慕听雪身边,挪了一步。

慕听雪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晏泱无奈:“到底被你撬走了,其实仁卿在军事上进步很快。”

他本来是打算重点培养的,五十万的军队,有一二十正将、偏将是很正常的事儿。

“作为补偿,此锦囊赠予泱泱。”

慕听雪开心地递了上去。

晏泱心口一阵滚烫,当着三军将士的面儿,未婚妻送他锦囊荷包!

立刻就挂在了腰间。

慕听雪发现未婚夫好像会错意了:“天气炎热,西南酷暑尤甚,囊中有……”

摄政王红着耳根,当即一拍马,率领大军向着西南快速离去。

“哎?他怎么跑了,不听我把话说完。”慕听雪炸毛,“囊中有制冰之法啊!浑蛋!”

她把硝石制冰的步骤,写里头了。

正好西南山区,有个硝石矿。

“大概,是害羞了。”仁卿机智地看穿摄政王堂兄。

慕听雪以雷霆速度,安排好了两件事。

一:把仁卿扶上了沃野江盐运使的位子,并把豆浆制精盐的秘方教给了他,西北地区不适合此法,但沃野江一带盛产大豆,成本不高。

仁卿资历浅,怕他去了沃野江,压不住一众牛鬼蛇神盐商,只能给他一秘方傍身。

二:在刑部李侍郎的帮助下,出台了《神粮律》共八十八条陈,律法设置得非常详尽周到,母后批准通过,全面施行。

七月初。

慕听雪出发,前往白帝城,收菜去了。

她坐在马车里,面前有一份漕运总督杨霖送来的密函。

【长公主见字如晤:

漕运衙门内一操江司吏,每年为覃岭王提供十条漕船,运送私货。

下官上月发现后,罢黜此人,覃岭王立刻给下官寄了亲笔信,要求继续借漕船官船,并附上万两贿赂。此事关系榷场税务,恳请殿下定夺。】

“谢邑竟然动用漕运官船,搞海上走私?”

因为东南沿海一直有东桑倭寇作乱,所以云煌实施了严厉的海禁,凡与东桑倭寇通商者,流徙三千里戍边,永远不准回籍还乡,且所有走私货船一经查获,都会集中焚毁。

第213章 不如回家种红薯

只有一种船,不会因海禁而被查处,那就是——漕运的官船!

漕运官船经过各大港口,官府、榷场税关都无权检查,这也就意味着,官船上的货物是不需要向税关交税的!

谢邑就这么,把走私的货物,堂而皇之地放在漕运官船上,一路畅通无阻,免去了大量税银,省去不知道多少“过路费”“打点费”,遥遥领先于其他在大运河上做生意的商人,也完全不必担心被盗贼抢劫,毕竟没有强盗会蠢到去抢劫官船,惹朝廷不痛快。

“我终于知道,谢邑把我的千万嫁妆弄哪儿去了!”

慕听雪眼中浮现怒火,“丝绸五十万匹、绢三十万匹、纱罗一百万匹,绸缎庄铺子二十家五年产的绸,价值三百万两的古货珍玩瓷器,全被谢邑通过漕运官船走私给倭寇了!”

和离之后,覃岭王一直以丝绸都消耗光了、绸缎庄倒闭为由,拖延不肯退还。

的确是消耗光了,全走私卖了。

一匹丝绸,在国内价值十两银子,走私给东桑倭寇,能翻个两三倍。

前往白帝城的一日路程,比较枯燥。慕听雪趁着这个空挡,穿回现代,购置了一批物资。

首先是跑了三家榨菜厂,补了二十万斤榨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