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满门反派疯批,王妃以医治服(327)

作者:落日山海 阅读记录

慕听雪开始出银子收购红薯:“一两银子二十斤,红薯做种的方法,我会教你们。”

白帝州的百姓,比较忠心,不愿意把红薯零零碎碎地卖给外乡人。

他们更愿意一股脑儿地卖给长公主,银子不会少一分,还省去许多麻烦,不用扯皮,不用诸多手续。

更主要的是,听上面的话,以后有什么新的神粮,殿下还会优先给他们种植!

就好比,他们第一批种了番茄,又第一批种了红薯,都赚发了!

“傻子才卖给外地人,长公主殿下是神农一样的神女,下次又弄来什么新作物,咱们本地人还能优先尝到甜头。”

事实证明,他们是对的。

因为几个月后,白帝州的百姓,又优先种上了辣椒。

亩均产八十石的红薯,慕听雪收了大概四十万石。白帝州的农民,基本上都卖了一半,自留了一半。

家里人得吃粮。

还得做种,来年继续种。

“红薯做种,一共有三种方法。”

慕听雪收完了红薯,准备亲自下地,给老乡们做教学示范。

荒竺跟在她身边,片刻不离守护安全,道:“您之前发过红薯种植手册,上面有写育苗方法,挖个坑,红薯埋里头,浇上水,再盖一层薄薄的土,等发芽就行。”

顿了下,又道,“您不必担心农民不识字,白帝州境内学馆已经建了二十处,几乎每一个县城里,都有一座学馆。一座学馆可以招收近千名学生,不少通过番茄赚到钱的农民,都把孩子送进去读书了。”

慕听雪摇头:“那是最笨的土培法,红薯发芽,需要充足的水分,使用土培,需要不断地浇水,保持育苗土的湿润。”

荒竺惊讶:“还有更好的方法?”

“还有两种,一是效率最高、育苗最快的水培法,一种是插杆法。”

荒竺劝道:“您可以先教我和师父,我们会教给州府各级官员,再一层层普及下去。您亲下乡村,太危险了,一些乡村野民语言尚且不通,恐发生意外。”

慕听雪思索了一会儿。

她想起白帝州境内多丘陵山地,还有不少深山老林子。尤其是覃岭山脉那一片,附近居住的,真的像未开化茹毛饮血的原始人。荒竺经常进山打猎,见得多了,并非危言耸听。

“好吧。”

慕听雪未自身安全计,于是决定在府衙内教学。

她取了一个水缸,把成熟有芽点的大红薯,放了进去,“红薯在出芽的时候,消耗的是自身的营养,暂时还不需要靠土壤的营养,所以说水培是最方便最简单的。红薯有头尾两端,头部发芽,尾部长满根系,不要放反了。”

荒竺,萧瑾瑜,萧望之,以及尖兵营的兄弟们,认真地听讲。

“十天左右,底部就会长出许多的根须,头部会长出许多的藤条,接下来就可以把藤条扦插到土壤里面,最多几个月,每一根藤条又会长出十几个红薯。”

慕听雪走向府衙的红薯菜地,不大。

她指着其中一棵红薯秧苗,道,“现在深秋季节,可以不用水培法,也可以用扦插法。直接把植株上的红薯藤条给剪下来,直接扦插就可以,用这种法子推广到白帝州其他还没有红薯的县城里去,能省去许多成本。”

“报!长公主殿下,门外来一个女人,自称是苏家小姐,带着十几箱金银,说要来重金赎苏子应。”

第259章 一生一世一双人

苏家小姐?

苏婉婉?

“这关牢里,还能花钱赎人?”慕听雪有些惊讶,古代版的保释金么。

“殿下有所不知,这种情况不少见,世家子弟在地方胡作非为,被关入地方州郡大牢,他们的有钱亲属就会带着贿金过来,地方官大概率就会把人给放了,罪名一笔勾销,不会再送到云都由刑部彻查。”

萧望之到底是历经三朝的老人,对这些蝇营狗苟知之甚详。

他取过一份资料。

呈递给长公主过目,“您瞧,这个苏子应是惯犯,他一共被逮捕七次,在光州因不尊祭祀被抓,在定州因侵占民田强抢民女被抓,在朱州因当街打死县丞被抓,在史州因对皇室不敬坐牢,如今在咱们白帝州又因偷盗神粮被抓。他之前每一次在地方作案,都有苏家人带着重金前去把人给捞出来。大部分的地方刺史、巡抚,不敢得罪手握东南兵权的苏氏门阀,收了钱就息事宁人,案子一笔勾销。”

慕听雪表示,真是开了眼了!

她仔细翻看着资料,发现这七次逮捕记录中,一共涉及了五个无辜者的性命。

萧望之肃然道:“若非几月前,刑部出台了《神粮律》,严令禁止偷盗神粮的罪行,苏子应也不可能在咱们白帝州落网。”

慕听雪问了一个很犀利的问题:“只有地方州府衙收贿赂么?”

萧望之沉默了许久。

放出一个重磅炸弹——

“受贿最多的,不是地方,也不是云都的刑部、大理寺,而是皇帝。一旦下达了彻查指令,一些世家就开始积极活动,想方设法地给皇帝送几万、甚至几十万银子,请求皇帝撤销三法司的审查。”

慕听雪瞳孔地震。

不知道母后有没有收过?

“你皇爷爷当初军费不够的时候,就曾经故意寻衅大罪名,彻查朝中三品以上富可敌国的大员,这些人唯恐被褫夺爵位、革除官职,就通过后宫嫔妃,把钱送到你皇爷爷手里,军费就有了。”

“……受教了。”不愧是中兴之帝。

是个好法子,强迫肥得流油的世家出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