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满门反派疯批,王妃以医治服(353)

作者: 落日山海 阅读记录

“娘亲,这个薯片,蘸番茄酱,也很美味,嘎嘣脆。”

涯宝怀中抱着个零食小竹盘,里头装着膳房刚刚炸出来的切片土豆,焦黄焦黄。

孩子爱吃这个。

每天晚上,都要吃上十几片解馋。

“这个吃法,也很好。”

慕听雪揉了揉儿子的小脑袋,番茄味薯片嘛,在后世也是畅销不衰的经典款式。

涯宝好奇地问道:“娘亲,真的不开一个番茄酱厂么?这么美味的东西,一定能挣大钱。”

慕听雪答道:“可以开,但像这种自制的番茄酱,只能存放十五天左右。”

这也就意味着,十五天之内,不把番茄酱吃完,就会坏掉。

若是开设了番茄酱工厂,十五天之内的产品,若是无法销售出去,就会腐烂变质发霉,客人一碰就会拉肚子,甚至食物中毒。

“十五日?足够了。”

另一个萌宝,也凑了过来,“娘亲你相信儿子,这么美味的番茄酱,只要制作出来,最多三五日就能售空!”

经过两个孩子的一番鼓励,慕听雪最后决定,还是开一家番茄酱厂,试点经营一下。

为了方便白砂糖等原材料的输送,帝城番茄酱厂,就设立在制糖厂附近。

背靠着朱家村和千顷良田。

此处居住的,都是自耕农,并非在哪个世家大地主手底下讨生活的佃户。

帝城磨坊,就是设置在朱家村的,既卖豆腐,又能生产豆浆,送去制作白冰糖,形成小产业链。

而负责管理帝城磨坊的,是长公主府的女官,鸳鸯。

鸳鸯姓朱。

“主子万福。”

鸳鸯很勤快,不止把公主府上上下下的穿衣用度,管理得妥妥帖帖,还能腾出功夫来,把云都郊区穷村子里的磨坊生意,给经营得红红火火,“磨坊里刚熬出了新鲜的豆腐花儿,您是喜欢咸豆花,还是甜豆花?”

慕听雪坚定道:“咸口比较好。”

“好嘞,给您多加点黄豆和香油。”

很快,一碗新鲜的咸口豆花,就端了上来。

慕听雪尝了尝,鲜嫩软滑,味道还可以。

“殿下您看,这朱家村,原本是云都最穷的村子,现如今您在这儿搞了个帝城磨坊,乡亲们的苦日子熬到了头,渐渐好起来了。”

慕听雪往窗外望去,见到不少朱家村的村民,把秋收的谷物抛向高空。

这是扬场。

第282章 谷风车

“婢子小时候,就是因为家贫,饭都吃不起了,才会被父母卖到慕家做了仆人。”

鸳鸯已经脱了奴籍,虽品级不高,但也是长公主府实打实地在编女官。

可每每想起幼年时期的艰难生活,她依然止不住地唏嘘,“这就是贫农家孩子的命运,不能说父母心狠,卖入富家做丫鬟、小厮,至少能跟着主人讨上吃食,不至于饿死。”

做了婢女,她有吃的了,家里人拿着她卖身契的钱,也不会饿死。

若是在主人家混得好了,伺候上小姐、公子什么的,纵然做奴,也是前途无量。前提是手脚伶俐、脑子聪明,要不只有被打死的份儿。

而且有句老话。

宁娶大家婢,不娶小户女。

在富贵人家做婢女,年纪到了,攒够了银子退下来回乡,也能嫁个不错的庄户人家。夫家也高看你一眼,觉得你有本事,善持家,有见识,还有城里的人脉。

“朱家村今年丰收了么?”

“大丰收,一半种了豆子,一半种了粟米。”

鸳鸯笑得合不拢嘴,“托您的福,赏了一些百斤土豆、百斤红薯,家里的十几亩地,都种上了,收了好些神粮呢!二弟都说上媳妇儿了,三弟和四妹也进了帝城学馆念书认字儿。”

如今的好日子,是她曾经想都不敢想的。

这都是沾了主子的光。

慕听雪的目光,依然落在打场的稻床、豆床上,问道:“村子里在收割了庄稼后,一直都是用这种原始的方法脱粒的么?”

“原始?不止咱们朱家村,云都所有的庄户人家,都是这样的啊。”

鸳鸯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我们都是在稻床上摔打稻谷,如果稻床铺满了,也可以在田间、在场圃上进行。或者家里头条件好点儿,有木碾子,稻谷、豆子晒干之后,放入木碾子里头,让牛拉着反复碾压,就能把作物的籽粒儿外壳,给脱净。”

慕听雪点了点头,对云都农业脱粒、清选情况,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

“脱粒之后,混杂着谷壳、尘土、草屑,就用外头那种扬场法么?”

“殿下聪明!”

鸳鸯嘴甜,不遗余力地夸赞主子,她是农家女出身,见主子感兴趣,就兴致勃勃地解说起来,“谷物中的糠皮瘪粒,贫苦农家都是和稻米一起煮了吃的,这样能节省粮食。但如果是拿出去卖钱,就是另一回事了,需要用簸箕给扬起来,让风把里头的谷壳、糠皮给吹走,留下结实饱满的颗粒;或者用木铣把脱粒后的稻谷抛向高空,这样就能得到糙米了。”

慕听雪亲自去扬场看了一圈儿。

才无比确定,这个时代,没有谷风车!

也叫风扇车。

是一种专门用来清选谷物的木质机械,很是好用,甚至现代的农村,还能够看到谷风车的身影。

她小时候在村镇里,邻居老奶奶家就有一台谷风车,把收获的谷物颗粒倒进漏斗一样的入口,摇动手柄,饱满结实的谷粒就会从出粮口出来,靠着风力运作,机械下头则堆着一堆谷皮、糠皮杂物。

这种谷风车机械脱粒的法子,效率高,又省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