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满门反派疯批,王妃以医治服(355)

作者: 落日山海 阅读记录

工部的人,又是一阵紧锣密鼓的讨论。

在慕听雪提供的原始图纸上,进行了适当地修改,添加了第二个出粮口。

做出来的第一个双出粮口谷风车,不够严谨,出了故障,当即作废重新来过。一直到天都蒙蒙黑了,第二个完美的双出粮口谷风车,终于做出来了!

为了测试。

鸳鸯从自家门口的地面上,把晒干的混着杂质的稻谷,装了整整一麻袋,提了过来。

丫头特有劲儿,自个儿就能扛。

一麻袋的稻谷哗啦啦,倒入了谷风车的漏斗里头。

秦侯爷在一旁手动操作,风扇叶转动,糠皮、稻壳飞了出来,第一个出粮口,搜集的都是分量较重的上好精谷;第二个距离风扇较远的出粮口,吹出来的都是较轻的次等谷。

“成功了!”

秦侯爷大喜,胸臆间满满的成就感。

慕听雪也笑了:“可以在民间,进行大量推广了。单口的卖便宜些。”

秦侯爷赞道:“双出口的筛选效率也相对高点儿,一个时辰能筛七八百斤的粮。殿下又做了件造福黎民的好事啊!”

慕听雪不敢居功:“都是天朝先辈的智慧。”

21世纪,现代机械加工粮食,比木质谷风车要高的多。

三立复式精选机筛选水稻毛谷的效率,一小时3~5000kg轻而易举,而且筛选地十分干净,这种木质的谷风车,一小时能筛3~500kg就顶天了,而且还筛得不是特别干净。

当然,不能按照现代机械化的标准,去要求古人。

听到“天朝”两个字,几个工部官员看向长公主的眼神,再次充满敬畏。童谣中所唱,神女凌世,并非浮言。

两款谷风车,很快投入了大规模的生产。

工部那边,有自己的工匠产业链渠道,一道政令下去,所有的工匠、匠户,就行动了起来。

几日的功夫。

大街小巷上,就能看到许多木匠铺子里卖谷风车。

而眼下,正是大丰收之后,打谷子、筛选作物的农忙时期,百姓们、粮商们、世家大地主们都很需要这么一款便捷效率高的木质风力机械。

价格也不贵。

因为对于木质材料,没有特别要求,普通的木材就行,甚至在山上随便砍一颗水杉,立刻就能做。

单出粮口谷风车,五十文。

双出粮口谷风车,一百文。

价格算是比较亲民,由于效果好,可以应用的时间极长,所以街道上能看到,很多庄户人家,都跑去木匠铺子订做购买。

农村里一些手巧的,甚至能够伐木自己做。

应长公主要求,所有在农民百姓间大肆推广的农具,是不搞知识产权保护垄断这一套的。

“主子,咱朱家村口的木匠,也在做这个。”

鸳鸯凑到了慕听雪的耳边,压低了声音道,“他开出的价格,比云都城里头便宜,只要三十文钱,把木材从山上砍下来准备好给他就成。”

慕听雪道:“高手在民间,真正厉害祖上传下来的老木匠,这种不是很复杂的谷风车,他们只要拆开看一两遍,自己就会做了。”

鸳鸯用力地点了点头:“没错,鲁木匠可厉害了,村里许多人都上他那儿打家具,不过可惜了,他是个瘸子,孤家寡人一个。别人给他说亲,他也拒绝,只说不想连累人家姑娘。”

慕听雪心里“咯噔”了一下。

“姓鲁?莫非是鲁班书传人?”

第284章 那不是汤,是毒药

《鲁班书》又名《缺一门》。

是古时最有名的机关术,传闻此门中人,修行之后,贫穷、残疾、绝后、孤寡,下场都比较凄惨。

鲁氏门人,大多是隐士,藏匿在民间,极少在现世行走。

这个机关术门派,所修行的典籍,前半本是各种木匠活、奇淫巧技,后半本则是玄学知识,很邪门儿。

“那位鲁木匠,多大了?”

“不清楚,长着大胡子,看不清面容,他太孤僻了,除了木匠生意,基本不与朱家村人说话。”鸳鸯也很懵。

“高人隐士都是低调的。”

慕听雪想了想,决定还是不去打扰人家了。

眼下她需要做什么机械工具,有秦侯爷帮忙,已经足够。工部那边的执行力很不错。

除非是哪天秦侯出了什么意外,这个鲁木匠可以作为备选……呸,她在做什么假设,芸姐的夫君若是出了意外,芸姐一家子日子还怎么过?打住打住!

“对了,番茄酱厂已经在建造中了,距离朱家村比较近。”

慕听雪透了个消息,给鸳鸯。

也算是给这位忠心耿耿的丫头,一项福利了。

鸳鸯果然是个心思玲珑的,一点就透:“那我告诉乡亲们,让他们除了种豆子,再多种点儿番茄!”

因为帝城磨坊的存在,朱家村已经摆脱了贫困,卖豆子给磨坊,村民总共就三百户,三分之一都在磨坊做工,生活有了保障,就不用死磕种植稻谷了。

番茄酱厂一旦建好,需要大量的番茄原料,若是从朱家村收购,就能免去运费。这是朱家村的机遇!

天启公府。

“二少奶奶,您妹妹探望您来了。”

苏绵绵怀孕了身子重,总是感觉困倦不已,总睡到日上三竿。

由于婆婆就是她姑母,所以婆媳感情比较和睦,不会磋磨着她每天早上来请安跪拜,也不会指挥她做这个做那个。睡懒觉也不责罚。

她醒了,洗漱完毕。

膳房端了一碗她最喜欢的番茄酱肉丝面,才享受了一口,就被打断了,“什么妹妹,哪来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