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门反派疯批,王妃以医治服(383)
慕听雪捎带21世纪华夏特产烤鸭,来探望母后。
临窗的大紫檀雕龙凤案几上,摆着杯箸瓷具。中央一个巨大的银盘,摆盘已经片好的香嫩北京烤鸭,错金独角兽的三只玉碗,盛着烤鸭酱,也就是甜麦酱。
时值初冬。
外头已经是寒风嗖嗖。
而母后的宫殿里,因铺设有温暖的地龙,耗费无数珍贵红罗炭,所以宫内极为暖和,就算穿着单薄的裙子,赤脚走在羊绒地毯上,也丝毫不觉冷,女皇级别的待遇,也无外乎如此。
“东厂秘报那个官奴,又在纠缠摄政王,还差点害得茗国夫人落水。”
晏太后手持银筷,轻呵了一声,“还是罚得太轻了。”
“若是再重,朝野又要有人诟病母后滥杀了。”
慕听雪不支持母后对苏婉婉下杀手,狗急了还跳墙呢,神威侯苏世兴虽被卸了兵权,但东南苏家的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觑,“这烤鸭需蘸着麦酱,才格外好吃。”
她亲自给母后夹了一片好的,浓蘸了酱汁儿入味。
晏太后无意间看到了女儿纤细手腕上的翡翠镯子,立刻眉开眼笑,用怀念的语气道:“这镯子,你外婆以前经常戴。”
她知道,茗国夫人把这镯子传给了宝贝女儿,就等于婚前迫不及待确定了女儿下一任晏家女主人的地位。
嫁回晏家,果然是最正确的选择。
“嗯~~这烤鸭味道绝妙!比御膳房烤的强十倍!”
晏雅对北京烤鸭赞不绝口,夹了第二片、第三片,根本停不下来。
“外婆是不是很厉害?”
慕听雪跟母后,闲话家常。
“当然,她不止是哀家的母亲,更是哀家的老师。”晏太后很是礼敬,“我们兄妹三个的功课,都是你外婆手把手教的,你外公常说,娶了她,是晏家祖坟冒青烟。”
慕听雪也吃了一块,喃喃着:“难怪母后在政事上,总是给南宫家留两分情面。”
“你外婆在世的时候,咱们和南宫家关系可融洽了。”
晏太后一声冷哼,“现在呢,南宫界整日在朝堂上跟咱们唱反调,最近和离泛沆瀣一气,要给南方三州修水利?闹旱灾的淮州和决堤的荆州还没修好呢,南方三州风调雨顺,修什么修!而且南方三郡超过六成的田亩都是离家和南宫家的,他们自己不会掏钱?尽想着从女儿管着的国库里弄公款。还有他那个女儿浅贵妃,隔三岔五在后宫作妖,明月又病了,身上莫名其妙起了红疹……”
第309章 过敏性紫癜
“明月得过痨病,她的身子弱,抵抗力差,比普通人更容易染病。”
作为一个医学博士,慕听雪的专业素质,不允许她在没有亲眼见到病人之前,仅凭一句话,就直接下诊断,说是宫妃下毒。
“依哀家看,就是那贱人嫉妒皇后,给皇后投毒。”
晏太后,并不待见南宫浅浅这个贵妃。
“待会儿我去坤宁宫,看看明月。”
慕听雪决定先陪母后用完这一餐,“御医给明月瞧了,怎么说?”
皇后凤体有恙,第一时间肯定是找太医院开方子。
晏太后叹息:“御医的药方,明月喝了,但效果欠佳。红疹越来越红,哀家昨日去看她,都有些发紫了,腿上尤其多。”
慕听雪继续问道:“皮肤上的紫,是不是连成片了?”
“没错,你怎么知道?”
晏太后有些惊愕,略一思量,便露出喜色,“清鸢可是有医治的法子?一个花容月貌的年轻皇后,若是长红疹、紫斑,容貌受损,有失体面,就无法出席各种宫宴了。月底就是你和晏泱的婚礼,皇后必须要到场的。”
皇后和皇帝大婚,是女儿做的伴娘,还亲自给皇后颁了宝册金印。
“有可能是明月接触到了一些致敏物质,血管发生了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皮肤才会有紫斑、红疹。”
慕听雪心中思忖着,“可惜这个时代,做不了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检查。”
这种检查方法,是通过毛细血管茎,发现毛细血管扩张、扭曲、渗出性炎症反应。
铜炉里的计时香,差不多过了半个时辰。
午膳后。
长公主和太后娘娘摆驾坤宁宫。
坤宁宫不如栖凰宫奢华,但处处弥漫着书香气,藏书千卷,花梨木大理石书楼,设文房四宝,名人法帖,极贵重的水晶宫墨。
晏明月是无宠,但她寄情于古籍秘典,大部分的时间都看书消遣。
名为皇后寝宫,实为藏书阁。
“表姐——”
晏明月斜倚在铺有银红色狸皮的病榻上,一只手持西游记,见慕听雪来,苍白病态的脸上,浮现喜悦之情,见到晏太后,赶忙起身欲行礼,“臣妾参见太后娘娘。”
“你身子抱恙,免了吧。”
晏太后把她给按回了病榻上,“好生修养着,太医院的庸医治不好你,哀家把清鸢叫来了。”
晏明月眼眶发热,心中感又惭愧。
她一直觉得自己很没用,身为皇后,无法获得皇帝宠爱,也就无法诞下晏家希望的皇位继承人。身体也不济事,病秧子似的,表姐是户部尚书,在朝堂上与晏家的敌人斗智斗狠,还要抽出时间来帮她这个对家族没什么贡献的人治病……
“御医给你开了茯苓汤?”
慕听雪拿起梨花木案几上的药罐子,嗅了嗅,是茯苓的味道。
“对,御医说是脾虚湿盛,用茯苓汤做加减去湿,喝了七日,这腿上、胳膊上的红疹紫斑,非但没有褪去,反而连成了片,甚至小部分还变成了黄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