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满门反派疯批,王妃以医治服(412)

作者:落日山海 阅读记录

崔江江立刻帮她铺好了一张洒金白棉纸,磨宫廷御用的水晶墨。

慕听雪提笔蘸墨,画出了天锅蒸酒的设计图。

“殿下,最下方这个半椭圆的是什么?”

“地锅,用来盛装酒槽的加热器具。”

“最上方的是天锅么?”

“对,它可以将酒蒸汽冷凝,搜集在锅底,滴入合叶中……”

崔江江问题很多,慕听雪很有耐心,一一解答。

画完之后,慕听雪又给崔家父女讲解了,《齐民要术》和《东坡酒经》中,关于酿酒、天锅蒸酒的一些具体方法步骤。

此外,她还根据华夏1975年在河北省青龙县西山嘴村金代遗址中出土的青铜蒸馏器,又绘制了一张图纸。包括穹隆底、汇酒槽、革、甑等结构。

不知不觉,暮色渐沉。

崔氏父女辞驾。

慕听雪信步走到殿门口,仰望着天上那轮朔月,礼貌性地邀请晚膳:“二位不妨留下用个饭,膳房准备了酸辣粉,泱泱爱吃的。”

“何为酸辣粉?”崔江江来了兴致。

“就是红薯粉条和辣椒做的一道美食。”

崔士宁一听是摄政王爱吃的,便知摄政王要来长公主这里吃饭,他有些怕那个小舅子,忍住了对酸辣粉的渴望,拉着女儿小声劝道:“你娘做了一大桌子菜,都是你爱吃的,江江。”

崔江江信了老爹的邪,回家吃“大餐”去了,痛失酸辣粉。

慕听雪以为,泱泱是来吃酸辣粉的。

谁曾想,他从怀中取出一金丝楠木做成的木函,面色微红地递给了她。

“这是什么?”

慕听雪接过,木函设计巧夺天工,打开之后,里头有一张精心装裱过得洒金黄藤纸,上面铁画银钩地写着一行字。

【乙卯年己酉月戊子日丙戌时】

“咳,本王的生辰八字。”

晏泱温柔地凝视着她,“取年月日时四柱。”

慕听雪浅笑道:“生辰八字不能轻易示人,你的仇家那么多,若是不小心落入了术士手中,拿你的八字作法,行厌胜,就不妙了。”

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存敬畏之心。

晏泱离她越来越近,声音低沉沙哑:“本王听闻,民间嫁娶,未婚男女要互换庚帖,相看双方属相和生辰八字。”

慕听雪的心跳漏了半拍。

手中的生辰八字庚帖,忽然变得如烙铁一般。

她和晏泱的婚事,是母后直接赐的。

赐婚的当日,摄政王就迫不及待地送来了十八万两黄金的聘礼,以及五色丝、财帛、钱舆、猪羊、大雁、须面、果子、酱醋、椒姜等,聘礼有定例,陈列于中庭。

皇帝聘后,才用了两万金,亲王聘妻,正常是八千金。

摄政王却送来了十八万金,逾制了,但满朝文武无人敢反对,弹劾的奏章都被母后驳回。

在民间,婚姻嫁娶的步骤,跟皇室是不一样的。在男方正式送来聘金之前,需要双方交换庚帖,核对八字。

“咱们没合八字?”

“嗯。”

摄政王一脸期待地看着她。

在晏泱看来,她虽贵为长公主,但在流落民间那么多年,一应程序、婚礼六仪,还是要按照民间的法子,走一遭。交换庚帖不能省。

慕听雪沉吟道:“明儿我问问母后,生辰八字是多少。”

她不记得。

准确地说,是不知道。古人那种记录四柱年月日的法子,她背不下。

晏泱心满意足,开始吃酸辣粉,干了三大碗。

翌日。

晏太后放下批折子的笔:“生辰八字?”

“对。”

“女儿你是甲申年出生,丙寅月,甲午日……”

慕听雪认真听着,取出早就准备好的空白洒金黄藤纸帖子,写了上去。

“写的什么?神神秘秘的。”

“庚帖。”

“哦~~”

晏太后顿悟,笑得意味深长,“晏泱要跟你换的?”

“对。”

“那按照习俗,你不止要回他一张帖,交换八字年庚相合,还需要回赠给他一双鞋。”晏太后笑眯眯的,“哀家没出嫁之前,刚好娘家有一位宗族从兄弟娶媳妇儿,双方交换庚帖的时候,新娘子就送了他一双亲手做的新鞋。”

慕听雪脱口而出:“为什么是鞋子?”

问题大了。

医学工科女,不擅女红,一针一线做鞋子这种事,还真难到她了。

“鞋与谐同音,取和谐永好之意。”

第335章 为夫做鞋

鞋子是很有讲究的。

王公大臣帝王将相们穿的鞋子,与平民百姓不同,叫做舄(xi四声)。男子穿的舄,有赤、白、黑三色;而女子所穿的舄,有玄、青、赤三色。

慕听雪脚上的这双,就是玄舄。

双层底,上层用布,下层用木头,做成了一个托底。这种设计具有防水效果,下雨穿也不会湿。

说实话,很合脚,没有穿不惯一说。比现代的高跟鞋舒服多了。

自正殿而出,踏上铺满了莲花纹的方砖阶梯。

几个宫女太监侍立于殿阶边。

为首一人,着湖绿色锦绣厚棉袍,云鬓高挽,手里捧着一个暖炉,立于殿阶边,屈身施礼:“拜见长公主殿下,外头风寒,这个手炉您捎带上。

慕听雪粲然一笑,自这位栖凰宫掌事大姑姑手中,接过温暖的炉子:“劳烦寻音师父费心了。”

她每月初九下午,都会固定来跟琴圣寻音学琴。除非不在云都。

学了一年,也略有小成,能够奏一曲高山流水附庸风雅,也能弹个凤求凰小调把孩子爹逗得脸通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