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门反派疯批,王妃以医治服(6)
全家上下百来口生死存亡的时刻,如果还有恋爱脑,那慕宗启生这个女儿真还不如生一块叉烧。
慕宗启愕然,似是不相信这话能从大女儿嘴里说出来:“雪儿,你当真这么想?”
“千真万确!”
慕听雪给了个肯定的答案,“所以阿爹,当务之急是咱们得议个对策,如何在这场诡谲风波中,保下慕家。我的建议是,主动拿钱出来赈灾,在附近城中和附近几个县设立布施棚,给灾民发粮。”
慕宗启眼底的黯色,一扫而空:“这倒是个好主意。把家财给散出去,保个平安。”
慕听雪沉声道,“这么做,能博个'义商'的好名声,又帮朝廷缓解了灾情。”
“好!好!好!”
慕宗启连说了三个好字,看大女儿的眼神都变了,“就这么办。”
顿了下,又道,“商人就是研究人性,雪儿深谙此道。依为父看,你此番和离之后,也无须去做谁的妻,整日盘桓在深深内宅,围着丈夫孩子打转,埋没了才华,你就做你自己!”
摄政王府。
镶嵌着和田玉的紫檀木茶几上,摆着两个茶盅,一盘莲心桂花糕,一盘捏成兔子形状的奶香包。
一枪一旗嫩绿的芽尖儿,浮浮沉沉。
“吃。”
晏泱眸色深深,像是命令。
“不吃!”
小泽宝抗议,对着爹爹置气,哼哼唧唧的,两个腮帮子鼓起来好似包子,“府里的点心不好吃,我想去找漂亮小姨玩儿!”
晏泱:“……”
泽宝从怀里摸出来一块巧克力糖,十分宝贝地剥开了糖纸,掰了一半放嘴里:“这是最后一块了。”
晏泱一双锐利的眸子望着桌案,不说话,俊美宛如神祇的面容异常峻肃。
少顷。
男人闭上了眼睛,脑中勾勒出慕听雪巧笑倩兮的模样。
嫁人了又如何?
那是他儿子的娘亲,抢回来便是!
腊月二十八。
部分百姓的茅屋、土房都被厚厚的积雪给压塌了,本就歉年粮食不够吃,这会儿更是饿得躺倒在了大街两侧,连个避雪之所都找不到。
冻死街头,饿死荒冢,无人收尸。
忽然,不知道谁喊了一声。
“快!去慕氏织造行门口,可以免费领一个白馒头、一碗热粥,8两米。”(16两一斤)
“太好了!八两米,能救我家中年迈老母一命了。”
……
数不清的灾民,拖着面黄肌瘦的残躯,向着瑶光街巷而去。
发放赈灾粮食的棚子,已经搭好了。慕家的下人扛着米粮,一麻袋一麻袋地搬过来,巨大的铁锅里熬着热米粥,蒸笼里蒸着香喷喷的馒头。
一共二十个赈灾点。
瑶光街上的这个,是由慕听雪负责的。
她没有挽华贵的发髻,不戴珠翠环佩。而是与灾民们打成了一片,穿上了布衣,披着玄色起暗花的棉袍。
“乡亲们排好队,不要挤。每人都能领到粮,今早刚从大运河买来的两百船粮食,足有七十万石。”
慕听雪微笑着,她的声音不大,但在风雪中却格外的有力量。
安抚着每一位灾民的心。
“是覃岭王妃!”
“慕家真是太慷慨了!”
“这都饿死上万人了,负责赈灾的王爷还大张旗鼓的娶侧室呢。”
慕听雪早就算好了账,云都有二十万灾民,附近7个县郡有五十六万灾民,共计七十六万。当然,这是官方统计数据,实际受灾人数肯定远超这个数字。当官的大都是老油条、不粘锅,上报数字的时候就会往少了报。
“就按七十六万灾民去算,每人每天领8两赈粮,每天消耗两万八千石。”
慕听雪算着账,“这批粮,可以支撑25天左右。”
一旁的账房管事,“啪啪啪”一通拨弄算珠,欠着身子满脸佩服:“大小姐果真是经商天才,一钱不差。”
慕听雪却并不乐观:“这只是纸上谈兵的数据,七十万石粮,能支撑十五天就不错了。”
十五天可熬不过这个灾年。
还是得跟父亲合计一下,多联络一些大米行的粮商,或者租船去没有受灾的富庶省份买粮。
算好了账,她亲自布施,给一年迈的灾民,盛上了热粥,送上一小袋八两米。
百米之外。
“漂亮小——”
泽宝认出慕听雪,惊喜地叫出声。
第6章 有爱一家三口
却被一只宽厚有力的大手,捂住了嘴。
“别吵,她在忙。”
晏泱一袭紫貂大氅,撑着油布伞,为儿子遮住风雪。
“唔。”
泽宝眨了下纤长卷翘的睫毛,他把老爹的手给掰开,咕哝了一句,“我懂,大自在殿的主持说过,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功德无量。”
晏泱给儿子请了四位名震天下的老师。
结果晏泽这小子依然皮得上天,今儿把这个老师养的宠物狼犬给欺负自闭了,明儿把那个老师的草药给薅了,后天又离家出走……若让孩子亲娘教,不知能不能乖一些。
一直忙到暮色黄昏,慕听雪才得空准备坐下来歇一歇。
这才发现一大一小父子俩,就那么在雪地里杵着,直勾勾地瞅着她。
慕听雪福身行了一礼:“参见摄政王殿下、世子殿下。”
晏泱:“免礼。”
慕听雪浅浅笑着,语带歉意:“瞧我这忙的,忽略了二位贵客。你们什么时候到的?外头天寒地冻的,可别冻坏了身子,赶紧进屋喝杯暖茶。”
晏泱:“刚到。”
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