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爹非土著(113)
“爹。”花朗快步走到面前,又跟沈老爷问好。
花平生打量他一眼,“昨晚你去了哪里?衣服都没换,不许撒谎。”
一眼就被老爹看穿,花朗有些尴尬,他性子耿直,听见不能说谎,就更没法掩饰了。
“他昨晚跟我喝酒去了。”盘子从门外边走边说,声音响亮没有淹没在嘈杂声中。他走到桌前,客气地跟两个长辈问安,视线扫过花铃和沈来宝时,只觉眼刀唰唰唰地捅在他的身上。他收起视线,只能当做没看见。
花平生对潘家人心结难解,但也不会为难年纪尚小的盘子,“原来是跟潘小少爷一起外出了。”
沈老爷笑道,“少年人,正是血气方刚好玩的年纪,就随他们去吧。”
花平生点点头,又道,“反正前路塌方还不能走,听说这镇上有处林园十分雅致好看,不如一起去吧?”
沈老爷正待得无聊,便答应了,留下四个年轻人在这。
送走两个长辈,盘子仍旧端坐着,没有素日的跋扈和张扬。他双手放在膝头上,腰杆挺直,一会拿出个鼓当得都快要撑破袋子的钱袋放在桌上,推到花铃面前,“这是好几百两银子。”
花铃说道,“我只要二百两。”
“里面约莫有三百两。”
“我只要二百两。”
要是平时盘子早掀桌了,可这会他忍了,左边是花朗,右边是沈来宝,他要是敢骂对面人一句,估计就要被两人夹攻了,“我错了,铃铃,我不该绑了你的情郎,不该……”
花铃脸一红,“你胡说什么。”
盘子认真道,“沈来宝不是你的情郎吗?”
沈来宝瞥他一眼,盘子又把腰挺得更直,人更周正了般,“我不打趣你了,我错了。”
花铃没好气道,“好了,我不生你的气,以后不要再胡闹。你知道昨晚我有多担心吗?一晚上没睡好,差点跑去报官了。要是真把官兵引来,这事情可怎么收场。”
“你不会的。”盘子笑嘻嘻道,“我说了你不许报官否则就撕票,所以你肯定不会报官的。”
花铃瞧着他,真没法生气了,软了声音说道,“盘子哥哥,昨晚你那样做真的很不好,以后不要这么做了,好不好?”
盘子轻轻点头,“好。”
他以后再也不胡闹他们两个了,要是绑,就绑花朗好了。不过不知道能不能等到他喜欢的姑娘出现,也不知道以他的眼光找的姑娘,有没有花铃这么勇敢。
越是想到早上发生的事,他就越感慨花铃真是女中豪杰,“小花,你真是个好姑娘。”
沈来宝竖起耳朵,“嗯?”
盘子回神,“我这是在夸小花,还是当着你的面夸,我可没有在背后做什么小动作。”
“重点不是这个,你夸小花我当然开心了。但是……”沈来宝说道,“你能不能不要喊‘小花’。”
花铃面颊又扑飞了胭脂,她也想说这句话很久了。这个名字虽然稚气,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喊出来还觉羞赧,可听见这个称呼,她就知道是谁在喊她了。
这个叫法,就好像是暗号。
属于两人的暗号。
盘子趴桌投降,“好了,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会喊。哎呀,成了小恋人真的好麻烦,要不列个禁忌表给我,我一定背得滚瓜烂熟,决不触到你们的底线。”
花铃实在拿他无赖的样子没办法,笑笑说道,“盘子哥哥你别耍宝了,除了叫法,什么都跟以前一样吧。你不要故意刺激来宝哥哥就好。”
盘子弯眼一笑,“原来你也知道我是在刺激他,还好你没觉得我喜欢你,不然就可怕了。”
提及这个,心中还有阴影的沈来宝也觉得惊险,还好还好。
四人知道一个共同的秘密,彼此坦诚,也不觉气氛尴尬。相反花朗倒是十分期待沈来宝能做自己的妹夫,他相信他定会成为好妹夫,好丈夫。
将妹妹交托给他,比给任何人都安心。
翌日塌方的路重开,恰好出了那儿就是各自要去的岔路口,便不得不分开了。
花平生站在岔路口和沈老爷道别时,更觉惊奇,如果塌方的是前面一段路,不是恰好在这小镇外头,那女儿和沈来宝哪里见得上面。
果真是缘分么?
沈来宝想到要半个月后才能和花铃再见,心中不舍。可花铃已经上了车,竟不跟他道别。
他将要上马车时,又往她的马车看去,那小小窗帘被挽起个小角,里面的人正往他看着。眉眼明亮,脉脉不语,他这才明白过来。
她分明更不舍得离别,所以不说离别,只是静静看他。
他立身宽阔大地上,也看着花铃。直到父亲喊自己,他才缓缓收回视线,唇语微动,这才和父亲上马车。
看着沈家马车离去的花铃终于放下了窗帘,不懂唇语的她琢磨了一会,心里念了几遍那两个未解的词。
他最后到底说了什么?
真要她猜到回明州的时候么?
她正打算放一放,突然反应过来,试着低低念出,便觉的确是它。
她蓦地笑了笑,眼里顿时有了泪。那两个字再简单不过了,简单又让她心悦之——
“小花。”
第72章 南北两雁
抵达西关府的时候已经是四月,西关府偏北,比明州要冷一些。这里今年同样受雨水之苦,桃花汛时大堤崩了两回,官道都被淹了一次。
沈老爷带着儿子从明州一路过来,到处都是灾民。快到西关府,仍见大批难民搀扶路过。
忽然一个男子拦在马车前头,抱着个破碗瞧他们。车夫想拐弯过去,又被他拦住。沈来宝撩了帘子看去,见是个瘦弱男子,正要拿钱施舍,就被沈老爷拦住了,示意他住手。
“路上难民千千万,你给了一个人,那能否给全部人?”
“至少能给一个。”
沈老爷摇头,“给了一个,那其他人知道这里有人施舍,也会蜂拥而至,到时候你能帮多少?”
没有见过如此多难民的沈来宝的确没有想到这个问题,点点头答应,转念一想又道,“每年商会都会出资做善事,那现在不如办个粥棚,施粥几日吧。就算他们要逃难,也能填饱了肚子逃。”
沈老爷大为赞赏儿子这样懂得变通,又欣慰儿子心善,当即答应。
沈来宝便下了车,朗声,“明日辰时开始,会在城外施粥三日,要去远方的,可领干粮若干。”
众人停步,面面相觑,半信半疑。等沈来宝回到车上,发现原本在拦路讨饭的那瘦弱汉子已经退到了一旁,没有再要阻拦的意思。
马车顺利进了城,城里比起之前沈来宝来时,少了许多商贩,街道的铺子生意也不景气,基本没什么人,十分萧条。
西关府商会会馆在一个大宅子里,平日没什么人住,开商会的时候除了会长其他人也不能住这里,因此沈家父子抵达时,只有常年守门的一个老者。
沈老爷做会长已久,每年在这里待十天半个月,来这里也等于是回了另一个家,很是自然。
沈来宝也已经来了几年,并不陌生。想到方才那些灾民,等下人放好行李后,就让他们去办明日施粥的事。
明天才是开商会的时日,沈来宝却见他爹像是要出门的模样,问道,“现在就外出吗?”
沈老爷说道,“有几个好友已经先到了,我先去见见,你也一起去。对了,去换身干净齐整的衣服吧。”
以往这种会面沈来宝都会同去,认识认识生意场上的叔叔伯伯,但并不会要求他先换身衣服,毕竟这一身衣服也没什么问题。他心中有疑,觉得自己好像参透了什么隐藏的意思,应该不会吧……
他回房换好衣服出来,发现自家马车都已经被擦拭了一遍,将一路风尘拭去,亮得能折射出人脸。他轻轻抬高了眉头,越发肯定他所猜疑的事。
上了马车,行了约莫两刻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