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作为深宫中的一枚公主,她安心地开始准备看戏。
皇后并没有对皇帝之死瞒而不发,所以才有了现在的秦王和晋王的争夺。
等到所有皇子和大臣齐聚一堂,皇后坐在帘后,轻轻地说:“陛下已去,如今要先有个章程出来,给陛下治丧才是。”
☆、91写意良缘
给皇帝治丧这种事,无论如何都要有个人出头才行。
晋王就面上温和地笑道:“皇后娘娘想得周全。本王居长,就让本王来主理此事如何?几位弟弟可有意见?”
秦王同样笑,却带着几分恶意:“二哥,话不能这么说。要说长,上头可还有个大哥呢。”
所有人的目光落到大皇子身上,因为瘸腿而向来不问朝中事情的大皇子立刻温文一笑,柔声道:“三弟说笑了,我这等半残之人,何德何能来做这个主事人。我看,还是要选个有能力的人才行。毕竟是父皇的身后大事,若是做得不好,平白让父皇丢脸。”
大皇子说完,就不肯再说多余的话了。别人无论怎么说,他都是一副伤感模样,摸着自己的腿自怜自哀,于是,其余的人就算想让大皇子出来挡枪,也有些不好开口。
不过他这番话,倒是让秦王似乎得到了什么支持,对着晋王就得意洋洋地笑:“二哥,你看大哥说得可有道理?这种事,就该找个能做事的人才行,否则……可就是让父皇身后也不得安宁了。”
他这些年帮着皇帝做了不少事,自认也是有能力的一员,自然是不甘落后。
晋王的目光扫过大皇子,最后落到秦王身上,笑容变得冰冷了几分。
只是不等他说话,边上就有几个老臣皱眉道:“几位殿下休要为了此事纠缠不休。据在下来看,此事还是要请一位长辈来主持处置才好。几位殿□为孝子,却是不适合来做这些事的。”
晋王和秦王都沉默了片刻。然后就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大人说得是,此事,还需请江都王出面为好。”
江都王是皇帝最小的叔叔,本身比皇帝还要小上几岁。平日里是个再安分不过的,晋王和秦王曾经都认为江都王活得有些战战兢兢,日子过得太不肆意。
到了这个时侯,他们就想起了这位闲王,自然是要拿过来做一做挡箭牌。
皇后一直置身事外,如今听到他们商议已定,方才仿佛刚刚回神一样,微微笑道:“既然如此,本宫立刻就下了帖子,去请江都王入宫。”
几个皇子对她行礼,似乎也没有了以前的恭敬。
皇后看在眼中,也不生气着急,只是微微一笑。
江都王入宫之后听说了这件事,当下就接了下来,却又对众人叹道:“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的丧事有我搭理,这国家大事,却要早日找人撑起来才是。帝位空悬,终非好事。”
江都王一句话顿时激起千层浪,也让最开始说起让他主持丧事的两位皇子心中有些慌张。
他们从未发现江都王与谁有过交往,怎么……
难道真的只是唯恐天下不乱?
一时间,有些疑神疑鬼起来。
康王被幽闭在宫中,终于慢慢地回过了神。
他并不是忽发奇想才到宫中去的,还换上了太监的衣服,但是现在仔细想来,他绝对是被人算计了。
他身边的那个钉子,已经埋了不下十年。
想到这里,康王就恨得牙痒痒。但是,他更想不通的是,那个人是谁的人。谁想出了这种办法。这样,就是货真价实的兄弟相残了。
不死不休。
在深宫中没什么人来打扰康王,难得容易冲动的康王想了好几天,终于抽丝剥茧一般找出了一些疑点。
他躺在有些发硬的床上,不怎么舒适地翻了个身,目光渐渐冷凝。
反正是狗咬狗,他且看看,要变成什么样的地步。
最好是乱了这盛世江山,大家都跌落尘埃才好。
这样想着,他不由得大笑起来,笑声中带着萧索与悲凉。
这样的念头不时出现,几乎要将他心底寻找真凶证明自己清白的念头都压了下去。
他觉得,如果自己再继续被这样关在这里,没法为自己辩白或者干脆有人过来宣判了对自己的处置,只怕自己都能将自己给逼疯。
夜间的时候,康王扒了几口饭,就将太监们送过来的饭食丢到了一边,继续躺在床上想自己的心事。
自己的结局,大概是注定与那个位置无缘的了,唯一差的就是自己这一门的下场。
要么,自己能运气好证明自己真的与那件事无关,然后洗清嫌疑,从此以后在新帝的眼皮子底下战战兢兢地做自己的闲散王爷;要么,自己和自己的妻子儿女被砍了头,从此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虽然不甘心,但是,他自己也就是这样的结局了。
夜渐渐深了。
没有人过来给灯盏中加灯油,所以灯早就已经熄灭了。康王躺在床上,蜷缩在被子里,难得地觉得冷。
自从出生以来,他几乎是第一次感受到这种寒冷深入骨髓的感觉。
非常糟糕。
来个人,随便什么人都好啊……
他几乎是在心底无望地呐喊。
给他送饭的是个哑巴太监,无论问他什么和他说什么,他都当做没有听到。只是沉默地过来放下食盒,又收拾了东西带走。
然后,房门被关上,外面再也没有任何声音。
黑暗中忽然传来了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
康王的身体忽然僵硬了一下。他下意识地想到了某些毛绒绒的小东西,身体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