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话,却是轻轻松松的将原本孟桐自以为的底牌给瞬间推翻了。
不得不说,孟锦的口才倒也在这个时候发挥得淋漓尽致。
“你、你这样纯粹是不讲理!”
孟桐原本好不容易有了几丝血色的面孔再次苍白无比,她发现自己竟然被孟锦直接给逼到了绝境,也顿时明白,只要人家咬死不松口,是压根没有办法奈何得了孟锦的。
“我不讲理?这么多人都在呢,你倒是问问看,到底谁不讲理?”
孟锦得了势,更是步步紧迫:“我倒是要看看你的良心究竟是什么颜色的,自己做了那么多恶毒之事,竟然不是嫁祸这个,就是嫁祸那个,先是晓晓郡主,现在是我,接下来不行了你还想胡扯哪个?”
“我、不、不是这样的!”
孟桐慌了,开始有些不知所措。
“不是这样那是哪样?难道是有人指使让你故意陷害我?说!快说,到底是谁让你乱咬人故意陷害我的?”
孟锦怒气十足,全然不顾一旁的刘利达,直接一刻不停地当众逼问孟桐,如同审问犯人似的。
“不是的,没有人指使,没有人……”
孟桐整个人都愣了,下意识的接着话,眼神迷离。
“没有人指使?没有人指使那你为什么说是我指使的?孟桐你居心何在?”
孟锦一下子便抓住了孟桐的口误,神色间更是凌厉万分。
孟桐这会总算是察觉出了问题,知道一时间根本辨不过孟锦,倒是索性不再接其话。
“父皇,请您相信儿臣,儿臣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
她直接朝着孟昭帝磕头哭诉起来:“请父皇好好想想,凭儿臣自个,哪里可能想出如此精密的点子谋害九皇妹。而且,事后儿臣更加没有那样的实力派出那么多厉害的刺客杀人灭口!儿臣真的都是受五公主指使,都是被逼听其令行事,还请父皇明鉴呀!”
这会功夫,孟桐总算是聪明了点,没再将刘贵妃指名道姓的顺嘴扯进来。
光是一个孟锦她就已经没有办法动摇得了,更别说刘贵妃了!
其实,事实明摆着,她一个人根本没有可能做出这么大的一个局出来,而宫中有这样的能力又与九公主交恶的还能有谁?
她虽然没法拿出足以让孟锦亲口承认的证据来,但怎么样也不相信如此英明的父皇会想不明白这一层关系!
是以,孟桐此刻将所有的希望全都寄托于孟昭帝的身上,她并不指望可以全身而退,只希望父皇能够看在她交代出所有实情的份上,可以对她从轻发落。
但有些事情,孟桐似乎从根子上便想错了。
“够了!”看到孟桐如此模样哭诉个没完,孟昭帝极其不悦的呵斥道:“事情如何,朕自会明断,不用你提醒朕如何去想!”
事情到了这个程度,孟昭帝早就已经失了耐心再去追根寻底。
都说家丑不可外扬,皇家更无所谓的家事,家事便为国事!
这丑都不知道丢到哪儿去了,孟桐这个蠢货还想没完没了的再让他丢到底吗?
若是这个逆女当真清清白白被人冤枉还说得过去,偏偏自身本就是没一处干净的,还如此不识时务,一心要搅得他下不了台完全收拾不了局面才甘心吗?
孟昭帝的话如同一记重雷,狠狠地砸到了孟桐心上,同时也让营帐里每一个人都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
“父皇!父皇恕罪,父皇恕罪,儿臣真的知错了,还请父皇再给儿臣一个代罪立功的机会吧!父皇……”
孟桐哭得成了个泪人儿,她不知道自己到底哪儿突然间让孟昭帝这般动怒,只得一个劲的磕着头求着饶。
“住嘴!”
这一下,孟昭帝当真火了,大手一拍直接呵断了孟桐的哭闹:“来人,传朕旨意,朕现在便要将谋害九公主、陷害晓晓郡主的真凶严惩不怠!”(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五章 拔得头筹
话一出,所有人都怔住了,没想到皇上竟然如此果绝。
真凶一词代表的自然是此次事件即将划上一个完结的符号,不论皇上所指的到底是谁。
但很显然,按着孟昭帝此刻的言辞神态,他所欲严惩之人到底是谁并不难猜。
孟夏在心中不由得轻叹一声,果然宁母妃早早便有先见之明,这宫里宫外所有的事,从来就没什么真正的是非对错,一切看的不过是圣心罢了!
孟桐这个替罪羊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哪怕刚才孟桐所言极有道理,依着一个区区身份的七公主,根本没有那么大的能耐谋这么大一个局,布下这么大的手笔。
相信这里头每一个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也心知肚明孟桐的身后是不是真的还有其他幕后指使。
可此事到现在为止,那些却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皇上已经觉得这样的结果足够。
果然,只是片刻的功夫,真凶的答案便正式确定下来。
“七公主心性歹毒、谋害同胞,事情败露不思已过,反而再三杀人还口、嫁祸他人,实在是罪孽沉重!即刻起,送入太庵堂清修以赎罪过,若无特诏,终身不得再入皇宫,永远不许踏出太庵堂半步!”
孟昭帝便当众对七公主孟桐做出了处置,压根不容任何人的质疑,话音刚落便同时挥手,让刘利达带人将惊得瘫坐于地,连声都吱不出的孟桐给带了下去。
这样的处置的确算得上是绝对的严惩!哪怕并没有要了孟桐的性命,但对于一个公主而言,却也算得上是生不如死。
太庵堂历来便是皇家惩治后宫犯了过程的妃嫔流放之地,进了那比打入冷宫还要让人绝望,从此再也没有半点回宫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