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将相在我直播间疯狂辟谣[历史盘点](38)
这一放不得了,朝臣还以为她是要退位了,御史大夫赵绾开始只上书汉武帝,而不告知窦太后。
窦太后:?
怎么,一个个的这是要把我逐出去?
她怒不可遏,直接将汉武帝任用的几位倾向儒学的重臣全部废除,宰相和御史大夫的位置,换上和她一样信奉黄老之术的臣子,给年轻的小猪狠狠地上了一课。
我们可怜的小野猪从此变成了一只家猪,整日耽溺于享乐,对朝政之事装作不关心的模样,以此来安抚窦太后。
值得一提的是,《汉武故事》金屋藏娇一篇中的阿娇,便是此时的皇后陈阿娇,她的祖母正是把小猪整治成咸猪肉的窦太后。
所以阿娇不被宠信的结局是天生注定的,她和汉武帝天生站在黑白棋局的两边,这场婚姻是由长辈一手操办的,她注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这样无所事事的日子维持了四年,终于等到了窦太后去世。
但是汉武帝依然没有完全拿回全部的政治话语权,因为后宫里还有一个太后——他的母亲王太后。
王太后在窦太后在位期间,是和汉武帝绑定成同一势力的,前面提到的任用尊儒重臣一事中,也有她的手笔,可惜夺权失败。但是窦太后这座大山倒塌后,她很快和汉武帝也站到了对立面上。
和窦太后直接掌权不同,王太后对前朝的干预并不直接体现在她本人身上,而是依靠外戚力量把持朝政。
窦太后一死,王太后的弟弟田蚡立刻重回相位。他权倾朝野,满朝文武对他目无尊长、肆意妄为的作风敢怒不敢言,以至于汉武帝也拿他没什么办法。
好在汉武帝手气确实不错,元光四年,田蚡突发恶疾,一命呜呼。而王太后家的几个兄弟,除了田蚡还勉强称得上是能言善辩,其他几个弟兄都是平平无奇,扶不起来,于是王太后也慢慢地偃旗息鼓了。
自此,二十七岁的汉武帝终于开始了他的宏图大业。
窦太后权势滔天,在这之后的卫皇后、李夫人在政治上却是真正的失语,虽然卫家封侯拜将好不风光,李家也有出入仕途者,但是这一代确实没有再培养出下一个窦太后。
西汉时期的女性政治从汉武帝这里,被分成了前后两篇,前篇有吕后窦太后直接插手朝政,后篇则演变为外戚势力的活跃。
这样的变化正缘由在刘小猪时期,他被窦王两位太后裹挟着,不得不利用一方去牵制另一方,再到后来提拔卫青,也是为了用卫家去抗衡王太后一脉。在他的视野里,皇后的力量,是暗藏杀机,极为恐怖的。
帝王的情爱和寻常百姓是完全不同的,从金屋藏娇,到戾太子被废,再到钩弋夫人的赐死,汉武帝的爱情故事在《汉武故事》中虽有许多动情写意的描写,但是这些史实记载中的种种真实片段,说明他“好色多情”的标签,有杜撰之嫌。真实的汉武帝婚姻,多为政治目的裹挟,局中人身不由己,后世也不必为之兴旺感叹。】
天幕一口一个亲切的“小猪”、“小野猪”、“咸猪肉”将汉武帝雷地外焦里嫩,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那困兽般的十年,过得有多不如意只有他自己清楚,到了后世口中,怎么听着像满汉全席似的!
群臣也是目瞪口呆,他们有的是从窦太后时期留下的老臣,对那段时光十分了解,对汉武帝或心疼或畏惧;有的是汉武帝新提拔的青年才干,对前事的了解不过是听他人口述了解一二。
但无论是什么样的年岁和身份,至少现在汉武帝如日中天,也没谁敢没事儿提起这份从前,或是妄加评议。
“这、这神仙真是……”
“我瞧陛下天颜,那是气狠了。”
“嘘,不可妄议。”
上述一切的反应皆是在天幕尚未说到最后一段之时。
直到那一句“戾太子被废”一出,汉武帝便听得身侧卫皇后惊呼一声,然后紧紧捂住自己的嘴,一双美目满是不可置信。
“据儿……”
九岁的刘据此次也跟着来了这次游园会,此刻走累了,由宫人抱在怀里。
天幕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揭过,早慧的刘据却听懂了其中含义,下意识地搂紧了宫人的臂弯,小粉拳也捏地紧紧地。
卫皇后懂得分寸轻重,咽下心中的疑问,整理好仪态,低头不再言语。
然心中却有如鼓擂——她的据儿是犯了什么过错,才会惹得被废太子?刘据的太子之位被废,她卫子夫又当何去何从?戾太子……为何加一“戾”字,这其中掩藏的莫非便是据儿被废的缘由吗?钩戈夫人又是何人,她记忆中现在的后宫内并无此人在册。
一桩又一桩的疑问在卫皇后心中盘旋,她却不敢对汉武帝有质疑。
其实根本不用她问,汉武帝本人现在跟她一样迷茫——
刘据是个讨喜的孩子,自幼性情宽厚,被他的母亲教导地很好。
如今也已到了读书的年纪,识文认字的速度也可谓是一日千里,早聪早慧的他,未来必可承接自己的大事业。
这样一个嫡长子,于血缘,汉武帝满意,于才礼,汉武帝也满意。
那为啥要废掉这个精心培育的太子呢?难道自己还有别的太子?没有了啊!
而且天幕在太子一名衔前,还加了一字,称之为戾太子。
戾,有罪过之意,作为名号,有知过不悔改之嫌。
汉武帝狐疑地看向宫人怀里那个粉雕玉琢的娃娃。
不经意间对上刘据那一双紫葡萄般晶亮的眸子,他又安下心来——他还不过是个孩子,这么可爱的孩子,怎么会和“戾”这个字放在一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