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捕头去致富(142)
接下来,两人均避开此类话题,聊了些夏良军营里的趣事,谈了些媚枝店铺里碰到的新鲜事,一顿饭结束,两人均有相谈甚欢的感觉。
夏良脸带笑意的跨进府里,小厮说老夫人找他,便院子也没回的往正房走去。
在客栈住了两天后,是罗知县安排这个别院,自己母亲是最欣喜的。夏老夫人出门名门,嫁给了当时官至三品的夏老爷,生下了一子二女。两个女儿均嫁入门当户对的人家,生活大致美满。就是这个让她一直骄傲的儿子,却在她晚年的时候让她操碎了心。
夏老爷去世的第三年,自己那个千挑万选的媳妇得了一场小风寒,因救治不及时变成了温热病一命呜呼,留下5岁大孙子。
在出了百日后,她就想给这个儿子重新寻找一门亲事,只奈在她找了10几门条件还行,又愿意让女儿嫁为填房的官家后,这个儿子不声不响的请辞去了辽北,远远的离了京里。
若不是这次她去信说要回乡祭祖,这儿子还不定什么时候回家呢。尤其又出了地动这事情,虽然过去了十多天,但她的心还是慌慌的,要是就那么去了,她是在天也不能瞑目啊。这次无论如何也要找个好女子给他成了亲,为夏家开枝散叶。
夏良进了主屋,见母亲正翘着腿让丫鬟伺候着捶打,福了福礼道:“娘,你有事找孩儿?”
夏老夫人眼一抬道:“怎么,没事就不能找你了。我听那小厮说你今天一早就从桐乡回来了,怎现在才来见我?”
夏良笑着上前一步道:“这不还有点事去处理了下,一忙完孩儿就赶回来府。”
夏老夫人睨了,摆摆手让丫鬟结束捶打,待双脚落地后道:“娘也知道你最近辛苦,但是毕竟这不是你职权范围内,你也帮衬着点也就是了,别全上赶着去弄。免得好心当成驴肝肺,被那些知县忌讳。”
夏良点头应道:“娘说的是,孩儿今天回来就是搜救伤员结束,后面的事情孩儿不参与。”
夏老夫一脸欣慰的点点头:“你是心中有数的,为娘也是多嘱咐一句。既然事情完了,那我们也择日回京,回了京娘就给你定门亲事,你上书跟皇上说说,给调回京里,好好的给夏府开枝散叶。”
夏良心里一惊,看了看娘的神色,有着以前从没的坚定,看来这次是下了决心要给自己定门亲事。以前自己拒绝,是觉得没意思,和前妻相处那几年基本相敬如冰,家里两个通房,整天的明里暗里的在自己面前挤兑对方,看了就心烦,所以在娘亲说要给续弦的时候,他就主动请辞去了辽北。只是现在……
“娘,我都有霖儿了,何必那么急。再说二弟和三弟不是都膝下有子,来之前二弟的那个小妾又怀了身孕,这夏府的枝叶也够开了。”
“胡说,你是嫡子,他们是庶子,儿子生的再说那也不是长房的。你长房里就以个霖儿,那哪够。这次听娘的,不论你说什么,娘都要给你定门亲事,你要是再赶离京,你以后就不要叫我娘。”夏夫人脸露怒色的站起来,声音沉沉的呵斥着夏良。
夏良眉头紧皱,他没想到自己那边还没捕获佳人心,娘这边就打着回京的主意,低眉敛眼想了想道:“娘,你要给儿子说亲事,儿子同意,只是现在不能回京。”
“为什么不能回?你的差事不是结束了,再说你这是义务帮忙,可不是正经差事,就算不插手也没人敢说你错。”
夏良上前扶着夏老夫人走到里间,等夏老夫人坐下后道:“娘,我要说的不是差事,而是我们夏家的事情。你看这一场地动,不要说我们夏家祠堂,就是大半个桐乡县都成了废墟,到时等朝廷派人派银下来,这里肯定要重建,那我们要是不先选好地址,那些风水宝地不是要全被别人拿去了。夏家先主要是知道,不是得怪罪我们这些子孙。”
“这些族长自会料理,等确定了我们到时出点银钱不就行了,难不成还要我们在这等着?”夏老夫人一脸不赞同。
夏良接道:“若是族长没有受伤,孩儿也就依娘亲了。只是现在族长受伤严重,也不知道能不能熬过去,尤其族里很多旁枝死的死伤的伤,都等着一个能做主的人出来。这夏族里就我们这一脉地位最高,要是这个时候,我们都不管,不是要寒了族人的心吗?”
“这……可是我们出来也快一个多月了,这重建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弄好,难道我们都要呆在这乡下地方?”夏老夫人习惯性的露出一抹嫌恶。虽然夏老夫人嫁给夏老太爷几十年,但是也就回过桐乡几次,从娘家到夫家,大部分都是在京里度过,现在在这里熬了快一个月,已经是极致了。再呆下去,她还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忍下去。
夏良看了看娘脸色,赶紧道:“儿子是这么想的,母亲可以带着霖二先回京里,儿子在这里再呆一段时间。虽然重建要很久的事情,但是等朝廷人派下来,就会有方案出来,那个时候儿子只要提前让人选好风水宝地,跟办事差爷打声招呼,把那地给我们留着,剩下的交给族人去办就行。”
“这……”夏老夫人拧着眉思索这个可行性。
夏良也不在说话,站在一边安静等着夏老夫人的决定,他知道他娘的脾气,你越催她越跟你反着来。
良久,夏老夫人微微叹了叹气道:“也只能这样,只是最多你再呆一个月,要是还没确定下来,娘就派京里管事来替你。”
一个月,夏良在心里暗思量,一个月应该能打动媚枝吧,毕竟自己条件都不错,作为一个和离的人,应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