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靠捡废品惊艳世界(124)
大队长沉吟片刻,想起那个死去的女人,然后默默点了点头,“应该是,尕娃娘是个好强的女人。”
“我出一百二十块钱买石头吊坠,这钱交给大队,由大队保管,每年给尕娃十五块,给他交学费买书本,剩下的都给他买粮。”元妮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摊主万万没想到,元妮会说出这么一个章程来,这样一来,吊坠卖了钱,跟她这个后母有什么关系?
她岂不是占不上一点便宜?
摊主想反对,然而张张嘴,把否定的话又咽了回去。
此刻元妮众望所归,她是在做行善积德做好事,如果摊主现在反对,肯定会挨打的。
尕娃的爹倒是很动心,有人愿意供他孩子上学,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
大队长则是又惊又喜,“没问题,这样一来,我们村又能多一个上学的娃,哎呀,我说同志,你这可是做了件大好事,你单位在哪?我给你送锦旗去?”
“那没有必要。”
大家都认定元妮是做好人好事,所以办起事儿来特别利索。
有人帮着写文书,这文书上写的明白,从签署文书的那一刻起,石头吊坠归元妮,钱由大队暂为保管,每年给尕娃十五块。
任何人,包括尕娃的亲爹和后妈,都不准挪用这笔钱。
截止到这一刻,尕娃才明白自己是遇上好人了,他泪眼婆娑的望着元妮,嘴唇翕动,久久没有说出话来……
第109章 误闯贼窝
钱货两清,元妮终于把石头吊坠拿到手,刚才只能通过触感,确定这是个古董。
其实元妮根本没看清楚,吊坠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王同志扶了扶眼镜,“元妮同志,石头能给我看看吗?”
王同志是个少有的善良人,否则他就不会帮着尕娃赔碗,元妮做了他想做,却没有资本做的事,他对元妮是相当的佩服。
所以想帮元妮看看石头,万一是个真货呢?元妮也可以少点损失。
东西到手,元妮也不用遮着藏着了,她大大方方的把石头递过去。
耿老爷子和耿老太太也凑上去看,“哎哟,这是个汉白玉的……”
“不是……不是汉白玉,这是高古玉啊。”
王同志,耿老爷子,耿老太太都是行家,他们跟元妮不同,鉴别古董凭的是经验和眼力。
三人看过石头吊坠之后,确认一下眼神,知道对方都看出来了,就低调的把石头吊坠又递给元妮,“不值钱,你就当是善心做好事了。”
元妮接过吊坠,结果看见王同志一个劲儿的冲她挤眼睛,“回去再说……”
元妮就懂了。
摊主还算懂事,见几人碗里的素粉汤早就坨了,又重新给他们下了几碗,虽然好处没有落到她手里,可多少也能沾上点光不是?
几人匆匆吃了粉汤,用油纸把油炸糕包起来,就离开了集市。
等他们走了以后,当地人还在议论这件稀罕事儿,好人年年有,他们总算见着一个活的。
山县的招待所不便宜,一晚上三块。
耿老太太主动提出,跟元妮住一间房,当然,房费各摊一半。
元妮认为耿老太太挺奸滑,她也看出来,对方应该不至于害她,就同意了。
出门在外得抱团,不能太得瑟。
耿老爷子跟王同志住在一起。
登好房间之后,四个人就聚到了一起,关门关窗,小小声说话。
王同志先说,“元妮同志,这个吊坠不简单,这不是石头,这是高古玉。”
“高古玉,这竟然是玉石?”元妮手上就有一块高古红玉,所以她对高古玉并不陌生。
石头吊坠外表呈现灰白色,应该是高古白玉,因为太粗糙了,所以看起来像石头。
耿老太太十分感慨,“哎呀,这是玄武呀,看年代是商周的。”
“商周年代的玄武雕像,应该是大祭司用的,具体还得查查资料。”耿老爷子摸了摸高古白玉,他的表情很虔诚,仿佛透过高古白玉,看到了古老的年代。
王同志做了总结,“你做好事换来的吊坠不简单,应该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这是文化人的说法,通俗一点,就是很值钱。
元妮高兴的把吊坠收了起来,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招待所条件有限,有热水,但是没法子洗澡,大家伙逛了一天也都累了,鉴定完吊坠之后,就简单洗漱一番,各自关门上锁,准备睡觉。
耿老太太还准备跟元妮聊两句,拉近一下感情,她还没想好怎么开口,就听到元妮那边传来了均匀的呼吸声,她已经睡着了……
第二天大家起得很早。
“今天去八里村,据说大人物就是埋在那里的。”王同志笑眯眯的给元妮介绍。
在场的这几个人之中,元妮的各种古玩常识是最薄弱的,她虚心点头,“是个什么样的大人物?”
到底是什么人埋在八里村呢?
公侯将相,还是皇帝皇后?
耿老太太递给元妮一个萝卜豆腐馅儿的大包子,“早先在八里村发现了一对石骆驼,一对石象。
这肯定是守墓的石兽,看规格是皇族,没听说过哪个皇帝是葬在这附近的,所以应该是皇子或者是公主。”
饭菜的味道还不错,大家伙就着薄皮大包子,又喝了稀饭。
临出发之前,耿老太太在摊子上买了八个卤鸡蛋,“出门在外,有备才能无患。”
耿老爷子十分赞同,把鸡蛋拿过来,装在了自己的挎包里。
元妮和王同志也多少备了一点干粮,又把军用水壶装满了,这才坐上了去八里村的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