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八零,我靠捡废品惊艳世界(304)

作者:十八木听风 阅读记录

经过处理之后,画纸洁净如新,山水险峻,墨色浓厚,跟当初不能同日而语了。

范教授和班上所有的同学都来参观了这幅画,参观过后,这幅古画就被正式移交给学校,放到校史陈列馆里去。

按照现行的标准,张军的名气不够大,他的作品还没有被列进珍贵古董之中,因此也没有上交博物馆的必要。

这样一来,倒是让学校的全体师生大饱眼福。

京大校史陈列馆不简单,里边不但有珍贵的照片和文献资料,还有各位校董和校友捐赠的名人字画。

张军的画摆在里头,倒是也相得益彰。

这幅画能够进入校史陈列馆,有两人贡献最为巨大,一个是发现者元妮,另外一个就是修复者卢老。

京大是很公正的,不但把这幅画的发现经过写入简介之中,而且还给了元妮一个优秀学生的称号,和一笔三十元的奖金。

至于卢老,自然也有一份奖金。

全校同学都很羡慕元妮,她才进学校几天啊,还没有参加过第一次期中考试,就这么得了优秀学生的称号?

京大是名校,差不多集中了全国的青年才俊,而优秀学生占比仅仅只有2%,这就意味着,大部分学生永远也得不到优秀学生的荣誉称号。

要知道,优秀学生不仅仅是个荣誉称号,它是有实际用途的,在日后留校,以及分配工作的时候,都能派上大用场。

李凤霞虽然没有荣誉称号,但她也跟卢老学了本事,损失最惨重的就是方苗苗和杜兰了。

要知道,卢老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得他老人家真传,哪怕稍稍点拨,就足够进博物馆做修复工作了。

这点子手艺,在李凤霞日后准备留京的时候,肯定会派上大用场。

一起参加集体劳动,只有方苗苗和杜兰一无所获,而她俩距离荣誉也仅仅只有一步之遥。

因为这个缘故,两人总觉得别人在笑话她们犯傻,连宿舍门都不愿意出了……

元妮和李凤霞,自然是得到了同学们的尊重,还有不少人夹着笔记本,专程来向她们请教鉴定和修复古画的知识。

大概是受到农场木匠的启发,李凤霞倒是管得住嘴,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一直把握的很好。

至于元妮儿,她可是耿老太太亲自给传授过经验的,更是把话说的滴水不漏。

也许是两人表现好,在修复古画后不长时间,卢老又托范教授给她们带话,让两人每周都抽一个下午的时间,到他的工作室来学习。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当然了,两人的时间也因此而变得更加紧张和忙碌。

青春是火热的,只有学习才能让火热的青春变得非同凡响,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李凤霞和元妮不仅没觉得累,反而斗志昂扬。

时间过得很快,连绵秋雨下了一个月,气温几乎降到了零度。

即便是京城,也不是所有路面都铺上了柏油,下雨的日子,几乎所有人都是两脚泥。

在这种情况下,元妮儿只能穿上了橡胶雨靴,这东西防水倒是好,可惜单薄的很。

四舅母给大家织了毛线袜,“把毛线袜套袜子上,再穿雨鞋。”

据四舅母说,百货大楼有卖棉皮鞋的,但真皮见水糟蹋的快,就算买了棉皮鞋,她也舍不得在水里趟。

好在国庆之前,天气终于放晴了。

姥爷不辞辛苦,冒雨在地头挖了排水沟,大白菜喜湿,在这样的阴雨天,长势居然不错。

“等太阳晒一晒,就可以收白菜了,倒是这南瓜……恐怕不那么甜。”姥爷指着墙角的一株老南瓜,忧心忡忡的说道。

南瓜长得特别茁壮,可惜没怎么见太阳,都长得脸盆一样大了,还是绿色的。

“那就不炖南瓜,直接南瓜炒肉,要不就包南瓜包子?”耿老太太喜滋滋的蹲下,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南瓜。

看见老太太这外行动作,姥爷忍不住嘴角抽搐,为了让耿老太太不失面子,他只能僵硬的别过脑袋,假装要抽一袋烟。

大花蹲在南瓜边上,手里托着一样东西,“嘿嘿嘿,吃南瓜……”

“我说孩子,你拿的这是什么?”因大花脑子不够事儿,大家都害怕她乱吃不该吃的东西。

耿老太太在兜里掏摸半天,摸出两粒花生糖,就把大花手里的东西骗下来了。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大花手里拿的竟然是个木头瓜。

看木头瓜的形状,俨然是南瓜,而且在瓜蒂的位置,还雕了一片南瓜叶子出来,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耿老太太一看眼睛就亮了,“妮儿,这南瓜是哪个孩子刻的?有天分呐。”

元妮拿到了木头南瓜也纳闷儿,虽然手法青涩,但能看出雕刻南瓜的人很有天分,这是好苗子,幸亏发现的及时,得从小培养啊。

她赶紧把猫蛋狗蛋,小雯小雨叫过来,“这南瓜是谁刻的?”

没想到孩子们都知道,大家一起指向一个人,“是她刻的……”

第268章 小天才

大家一起看向孩子们指向的那个人,居然是大花。

元妮买下的这院子很大,房子也多。

堂屋用来生活起居,一起吃饭看电视。

元妮跟姥姥姥爷分别住在左右耳房。

大花跟孩子们住在西厢房,因她长得胖,睡觉扯呼噜,所以独自住一间屋。

“这个南瓜是大花刻的?”元妮儿只觉得不可思议,这手也太巧了吧?

猫蛋跑进大花的房间,抱出来好多小木头块,“这都是花姑刻的。”

大人们啧啧称奇,拿起小木头块看了起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