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靠捡废品惊艳世界(501)
元妮压根没把这些小伎俩看在眼里,自顾取出几本书来看着,一边看一边做笔记。
元妮越是这样淡定从容,刘颖越是生气,从小到大,周围的人哪个不巴结她?
对刘颖而言,忽视就意味着不尊重。所以刘颖越看元妮,越觉得对方不顺眼了。
很快就到了吃饭时间,老侯大夫叫元妮一起去餐车吃饭。
虽然彭大林说这趟出的是公差,食宿都有人报销,但餐补是发到个人手里的。
比如说一天餐补是一块五,如果只花五毛钱,那剩下的一块钱,就可以落进自己的腰包。
所以大部分人都没去餐车,随便啃点干粮就算了。
彭大林过来叫刘颖,“小刘,怎么就你一个人?那个女生呢?”
“跟卢队长他们一起走了。”
“老卢也是,怎么就那么偏心自己的徒弟?吃饭单叫她,不叫你?走,咱们一起吃饭去。”
列车刚离开始发站,无论是水还是食材,目前都比较充足,餐车菜品丰富,主食有大米饭和面条。
卢老和老侯大夫岁数大了,要的都是面条,元妮给自己要了一份米饭,然后点了两荤两素。
吃饭的时候,元妮儿就提点了一句,说是接下来可能会缺水。
老侯大夫嘿嘿一笑,小声说道,“我带水了,用酒坛子装的。”
卢老也点头。
怪不得彭大林说他们行李多,原来也做了跟元妮一样的准备。
接下来几天都很平静,绿皮小火车一路走走停停,考古队员们打起了扑克,还有些跟乘客混在一起谈天说地。
老侯大夫和元妮几人,随身都携带了水壶,每次供应开水,都把水壶灌得满满的。
见元妮如此小心,刘颖摇头,“列车到站就可以补水,真是小家子气。”
元妮瞥她一眼,“我记住你说的话了,我就是小家子气,就算你要渴死了,我也不会给你一口水。”
“怎么可能缺水?你以为现在还是一百年前啊,如果真缺水,把我的刘字倒过来写。”
“我对你姓什么不感兴趣,你真要脸,别问我开口要水就行,”元妮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也别问我要饭。”
刘颖气的拍案而起,“你知道我是啥家庭吗?把我家的地缝子随便扫一扫,都够你花一辈子的。”
元妮笑道,“我对你家没兴趣,你留着自己吃喝吧。”
周围的乘客都看过来,刘颖咬唇不再吭声了。
其实话说到这份上,但凡聪明人都会给自己留条后路。
其他考古队员,老成些的旅客,在听到元妮说的话之后,都不约而同把自己的水杯加满,铝皮饭盒也存满了水。
出门在外,小心无大错。
只有刘颖不信邪,压根儿没把缺水当一回事。
到了第三天,锅炉突然停了。
这时刘颖还没觉着渴,她只觉得冷,虽说已经入春,但往北走温度还是很低,全靠锅炉撑着,车上的人才不至于冻僵。
元妮从床底下取出一个旅行袋,取出一件棉大衣穿上,然后问隔壁,“师傅,候大夫,你们俩有衣裳吗?”
老侯大夫探个脑袋过来,“有呢,已经加上了。”
三个人穿得棉墩墩,满足地叹了口气。
出门在外,多少都有所准备。
乘客们一边抱怨,一边开始翻找行李。
然而也有准备不足的人,为了轻装简行,刘颖最厚的衣裳,就是身上穿的这件了。
没有衣裳可加,刘颖气呼呼的瞪了元妮一眼,跑去质问乘务员,“为什么要停锅炉?是不是带的煤不够?”
“煤还有,水没了。”乘务员十分无奈。
烧锅炉靠的是煤炭,但也需要水,没有水降温,列车上的锅炉没法用。
刘颖大为惊讶,“好好的怎么会缺水?你们没上水吗?”
乘务员叹了口气,说道……
第442章 没常识
“不是我们不上水,而是上不来水。连续几个车站都没水啊。”乘务员也没办法,他常年跑这条线,知道这条线路的最大问题就是缺水。
刘颖大吃一惊,“怎么会这样?不是都通自来水了吗?”
“看你也像个有学问的人,怎么说这么没常识的话?自来水是从哪儿来的?不得有水源吗?
北边就是这样,春季河道里没有水,地下水也抽不上来,容易出现季节性干旱。
现在也不太冷了,你多穿两件衣服,再熬一熬就到站了。”说完这番话,乘务员哈气暖了暖手,就跑回去穿棉大衣了。
刘颖这时才意识到自己天真了,她家里的确是有关系,但没常识。
临出门的时候,爹妈告诉她,有困难只管找人,除了彭大林,他们家还有别的关系户。
不过那得到站才有用,现在在火车上,她该找谁帮忙?
其实断水早有预兆,早在昨天,厕所和盥洗室的水就停了。
好在现在的厕所是直漏式,不需要水冲洗,只要旅客不在意,还是可以使用的,所以大家根本没往心上去。
眼瞅着乘务员也加棉袄去了,刘颖突然意识到一个大问题,锅炉都停了,肯定不会再烧开水,接下来她该喝什么?
“没事,只剩下一两天的路了,就算不喝水也渴不死。”
“我好歹还存了两口,关键时候润一润就行了。”
在这紧要关头,旅客们都显示出非凡的智慧,纷纷盘点起自己的存货。
不管是搪瓷缸子,还是铝皮饭盒,大家多少都存了一点水,只要抿着喝,肯定能坚持到站。
刘颖一滴水都没有,她用棉被裹住自己,又冷又渴,瑟瑟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