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靠捡废品惊艳世界(51)
陈家人听她这么说,都心疼不已,五十块钱啊,就买这么两个小凳子?
红旗大队靠着山,姥爷和大舅舅都会木匠活,想做个小凳子,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现在因为元妮逞能,一下子赔出去这么多钱,就买俩没用的小玩意?
现场只有姥姥姥爷还算是镇定,其他人脸色都不好看,不过,倒是没有像田小芳一样跳出来。
元妮娘听得直皱眉头,她刚想上前,就被大舅舅给拽住了,元妮说过,她要自己解决。
“你愿意给钱?那太好了。”吕同志眉飞色舞,冲着元妮伸出手。
五十块钱,差不多是中级工一个月的工资了。
“先写收据。”元妮从挎包里数出五十块,却没有给吕同志,而是递上一张纸。
“我还能赖你的不成?”吕同志提笔就写。
“那可不一定,买定离手,卖家没责任,我这个帮忙的就更没有责任了。
像你这种赖上门来的,还有什么事干不出?”
“你,你不要乱说,如果凳子没问题,我才不会上门来找你。”
元妮收了收据,把钱递给吕同志,“凳子没问题,这是明代四足鼓凳,之所以看起来新,是因为保存得当,你想看木头,不能从面上看。”
“那从哪里看?”
姥爷忍不住了,“当然是从里面看。”
他走上前,双手一拍凳面,也不知用了什么巧劲,刚才还完整的圆凳,就散开变成了四条腿和一个凳子面。
明代红木家具,完全使用榫卯结构,不用一点胶,不打一根钉。
姥爷手脚利索,接住了凳子面,元妮则拿起凳子腿。
“这,你是怎么拆开的?”吕同志被惊呆了。
“这你别管,你不是要看木头吗?从这里看。”元妮指着凳子腿的榫卯部分,让吕同志看。
榫卯部分不上漆,能真实反映木料的情况。
这个凳子,是用上好黄花梨木做的,虽百年却不腐朽,只是颜色变得暗沉,特别有层次感。
看到榫卯结构的凸起部分,吕同志只觉得脑袋轰轰响,她不懂古红木家具,只是觉得凳子太新,又不相信元妮的眼光,这才上门找麻烦。
可是,从元妮指点的位置看去,木料凸显出来的色泽和层次,十分符合姨夫说过的明代家具特征。
难道,这两个凳子竟然是真的?
在这一瞬间,后悔的情绪犹如排山倒海般袭来,她就不该不懂装懂,鸡蛋里挑骨头。
要知道,明代红木家具,在这个穷乡僻壤卖不上价钱,可在大城市那些识货的人眼中,可是很值钱的。
吕同志记得很清楚,姨夫曾经说过,有喜好老红木的有钱人,曾出过三百块,就为了收购一个品相好的红木凳。
什么叫品相好?
自然是像眼前这红木凳一样,完整,新崭崭的。
吕同志呆若木鸡,后悔不已。
元妮冷眼看着,“钱都拿到手了,你咋还不走啊?”
“我,我,我不要钱了,你把凳子给我吧?”吕同志脸皮也是真厚,伸手就想去抢红木凳。
她反应奇快,如果红木凳是真的,一对的价格比单个更高,她只要花五十块钱,就能以小博大,赚到好几百。
“做梦呢?”元妮伸手,啪的一声,就打到了吕同志手上。
如果不是看在顾超的面子上,元妮就会找机会,自己掏钱买下这对红木圆凳了。
毕竟,这对凳子可是大头那里,唯二的真货。
陈家人瞪大了眼睛,这下子他们也看出来了,并不是元妮看走了眼,而是这姓吕的不识货。
姥爷得意洋洋,哼唱着红灯记,然后慢悠悠地把圆凳装了回去。
大舅舅则打开门,冷冰冰的对吕同志说道,“钱,你都拿到手了,快走吧。”
第45章 小秘密
舍不得走,真的舍不得走,吕同志一步三回头……
突然,她醍醐灌顶,跑回来抱着圆凳不撒手,“这是顾超帮我姨夫买的东西,我只是帮忙带货,这不是我的东西,我没资格卖啊。”
陈家人都被她这番不要脸的言论惊呆了,城里人套路深,还带这样的?
姥姥嗷的一声,抓起扫帚就打了上去,“别碰,这是妮儿的东西,你敢碰就是偷。”
“对对对,哪里来的洋贼?竟然跑我家院偷东西?”
“打吧。”赵富花很兴奋,直接捡起一块石头就扔了过去。
啪嗒,石头不偏不倚砸在吕同志脑门子上。
“你们,你们咋不讲理?我后悔了,我不卖了还不行吗?”吕同志捂着脑门,十分的委屈。
不就是不识货吗?
她要是识货的话,早就自己去收老物件了。
“由不得你了,就算这东西是你偷来的,我也只跟警察同志讲道理。”元妮笑着拍拍手。
“对,吕同志,你快走吧,要不然,我就要动手撵人了。”大舅舅板着脸,开始挽袖子了。
吕同志哭丧着脸,完了,这次是真的完了,顾超废了老鼻子劲儿,好不容易给姨夫收到了点东西,竟然被她自作聪明还回去了。
要是被家里人知道,还不得骂死她啊?
吕同志没说谎,这红木凳真不是给她的。
吕同志的小姨父,是顾超的叔叔,顾叔叔委托顾超,利用空闲时间,帮他收集明清家具。
顾超收到了,正好吕同志要回家,顾超就委托吕同志办个行李托运,顺便把凳子带回去。
所以说,这俩圆凳其实跟吕同志一点关系都没有。
吕同志垂头丧气,走得格外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