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靠捡废品惊艳世界(533)
至于备选的宝物,则定下了一只毛笔,这只毛笔别有乾坤,万一局势失控,它也有一搏之力。
大家伙排兵布阵,刚刚准备周全,看门的就跑过来报告,“洋鬼子来了。”
外国人是坐着两辆车来的,跟他们一起过来的,还有翻译,和涉外部门的官员。
现在就是这样,不管民间的老百姓怎么想,上边的政策是礼遇洋大人。
个头最矮的小本子,趾高气扬走在最前面,一进屋就嚷嚷,“我再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把假货砸掉,并且向我们道歉,要不然我立刻让你们的店铺关张。”
跟在小本子身后的干部,看到一屋子人,就把眉头皱起来,
“大家注意分寸,差不多就行了,不行就认错吧,该砸的砸,该扔的扔,可千万不要破坏国际友谊。”
听了这人的话,一屋子人火都窜起来了,原本只有八分气,现在变成了十二分。
齐向阳指了指圆桌,“别说那些有的没的废话,我们都是吃粮食长大的,不是吓大的。
干赌就干赌,谁怕谁呀?来来来,你们谁牵头,先把干赌协议签了?”
三个外国人是有备而来,闻言只是冷笑,小本子又挺胸上前,“签协议是吧?我来跟你签。”
签好协议之后,齐向阳就把公证人请了出来,按照约定,公证人一共有两位,对赌双方各出一人。
但齐向阳想让对方输得心服口服,就把跟这小本子一起来的干部也请了过来,让他做公证。
这干部一看现场挺文明,并没有动手的迹象,也就答应了。
于是双方划分场地,各占一边,然后请出了各自的宝贝。
元妮代表齐向阳上场,去鉴定对方的宝贝,小本子那边,则站出来一位板栗色头发的年轻人。
第470章 天皇弹过的琴
小本子抱了个锦缎包裹走上前来,他当着众人的面打开包裹,里面赫然是一张古琴。
看小本子一脸得意的神色,这张古琴应该是他的收藏了。
元妮只瞥了小本子一眼,就集中精力观察起了古琴。
这张琴为七弦五十三徽,差不多有一米来长,材质是桐木,保养得益,似乎只要随手弹奏,就会有优美的音乐响起。
看完了外形,接下来就该看底款了。
花瓶陶罐瓷碗等等瓷器,款式皆刻于碗底。
古琴的款式则刻在龙池处。
所谓龙池,是指古琴底部的孔眼,一共有两个孔眼儿,一个叫做龙池,另一个叫做凤沼,这两个孔眼主要起和声共振的作用。
元妮儿双手轻抚过琴面,触手灼热,说明这张琴年代久远,且为真品。
她将古琴翻起来,就看到在龙池处刻有辛丑长安四个字。
辛丑长安,表明这把琴是中唐时期制作,这几个字儿恰恰跟手心灼热感对应上了,表明这就是一把中唐时期制作的七弦琴。
就这么简单吗?
元妮儿看了看古琴,又看了看小本子,只见对方一脸得意,似乎稳操胜券。
这说明问题没那么简单。
首先,小本子为什么会拿着龙国的古琴来对赌?
虽然对于真正的古董收藏家来说,收藏无国界,再加上龙本文化本就相近,所以小本子收藏一张龙国的古琴来说并不奇怪。
怪就怪在这琴太容易断代了。
拿着这么一个有底款,毫无争议的古琴来参加对赌,跟送人头有什么区别?
元妮相信,小本子绝不会如此愚蠢。
她闭上眼思索起来,突然一个念头如同流星般划过她的脑海,龙国的中唐,正是本子国的平安时期。
本子过的平安时代,算得上是他们历史上比较辉煌的一个时期,正处在文化大融合的阶段,也出了好些个爱好风雅的天皇……
想到了这一点,元妮猛然睁开眼睛,她知道这是什么琴了。
又把古琴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元妮才拿起纸笔,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答案。
这纸下面还垫着复写纸,写出来答案之后,一共有三张,分别交给了三位公证人。
因为都是复写出来的答案,想作弊也是不可能的。
就在此刻,名叫约翰的外国人,也完成了鉴定工作。
等他写答案时,大家才发现,约翰也是个龙国通,他的龙国话,甚至比小本子讲的还要流利。
收到了两人的鉴定答案,几位公证人宣布了次序,先核对元妮的答案,再看约翰的答案。
跟这小本子一起过来的干部有些偏心眼,为了让他心服口服,齐向阳干脆请他宣布答案。
这位干部姓李,他倒也不傻,先问了比赛的规则之后,这才读出了纸条上的答案,“文德天皇用过的七弦琴,名凤音,为唐中期雷家所制。”
李干部读完了之后,另外两名公证人也跟着点了点头,“纸上写的是这个,没错。”
一听这个答案,小本子的脸色唰的一下就变了,“你,你怎么知道?”
文德天皇为本子国平安时期一位天皇,他风流成性,酷爱风雅,据说弹的一手好琴。
大部分人都以为,文德天皇喜欢弹的琴,为他们本国的和琴,其实不然,他喜欢唐琴。
无论从制作工艺还是音色来说,唐琴都远超和琴。
这就跟现在的人喜欢用洋货一样,文德天皇也喜欢用外国货。
但是,元妮儿怎么会知道?
据小本子所知,并没有任何史料记载过这张琴的历史。
元妮笑了笑,“你不知道,并不代表我不知道。文德天皇喜欢弹琴,但具体弹的是哪一把琴,的确没有史料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