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八零,我靠捡废品惊艳世界(547)

作者:十八木听风 阅读记录

家里的几个生意都有了店面,就连陈大勇都盘下了一个鞋店,开始卖皮鞋了。

这一看完,二舅舅二舅母的精神状态就不一样了,跟打了鸡血一样。

他们算是看明白了,政策彻底放开,上边允许做买卖,老百姓也需要做买卖的人,既然如此,那何乐而不为呢?

刚过完年,二舅舅二舅母就跟老队长父子一起,搭伴回了老家。

老队长父子主要是回乡送骨灰,同时办迁户口的手续。

二舅舅二舅母则是回乡辞职,准备奔向新生活。

陈学文两口子不争气,还想着要占乡下的老房子,二舅舅二舅母把这个情况跟爹娘说了。

姥姥姥爷态度很坚决,对于陈学文这种拎不清的儿子,那是坚决不会认回来的。

两位老人家写了一封信,给新任队长,委托队里帮忙看房子,绝不能便宜了这个怂娃。

至于县城的房子,也留着,山不转水转,万一谁想回县城呢?

村里的制度也变了,以前是大队长管事,现在变成村长了。

新任村长看了姥爷的信之后,拍着胸脯表示,陈家的事就是他自己的事,他一定帮着姥爷把房子看好。

“地也给你们留着,你们要是没时间种,我可以找人帮你们种。”新任村长也是存着交好的心思,把一切都给安排妥当了。

关于房子和地,元妮早就叮嘱过,这是陈家的根,且留着,以后还会有大造化。

听见村长这么说,二舅舅也就顺水推舟接受了。

事情很快就办好了,但有一件事情,让二舅舅难以抉择。

元妮娘还在蹲监狱,要不要去看一下?

“要去你去,反正我不去,她原来跟我就不对付。”二舅母表示眼不见心不烦,二舅舅要去,她不拦着,但自己不去。

二舅舅思来想去,还是收拾了一些吃的,准备去看一眼曾经的妹妹,这一走可是山高水长,不定何年何月才能回来,还是看一眼吧。

说真的,年轻的时候,二舅舅对这个收养来的漂亮妹妹,是有点那方面的心思,但他是个正直又老实的男人,只是偷偷想一想而已。

等岁数大了,再看看元妮娘干的那些事,二舅舅只觉得庆幸。

光长得漂亮有啥用?性子拎不清,那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这几年,元妮娘也在发生变化,别人都是越过越好,眼界越来越开阔。

而她却是越过越差,心思也越来越狭隘。

刚进去的时候,元妮娘还拧着性子闹着别扭,故意跟娘家人作对。

姥姥几次给她送东西,都被她冷嘲热讽怼回去,看着老太太伤心难过,元娘娘心里还挺痛快。

她甚至认为,这样多来几次,家里人就会想办法把她弄出去。

没想到,家里再没人来看她了。

说良心话,里头也没短了犯人的吃喝,只是别人都能收到家里的接济,就她啥都没有。

就连同监舍的犯人,都嘲笑元妮娘说她为人太差,“你是咋做人的?没一个朋友来看也到罢了,难道连个亲戚也没有?”

元妮娘好强,自然不是滋味。

她本想做个有志气的人,死也不向娘家人低头,但她少了一个腰子,身体不比旁人,活着比死了还难受。

等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元妮娘就把脸面和志气都扔了,又动了心思联系娘家。

这一联系,可把她给惊呆了,原来家里人都去了京城。

这个时候,元妮娘才体会到,什么是绝望,那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听说有人来看自己,元妮娘兴奋不已,第一时间就冲到了会客室,“二哥,咋只有你一个人?娘呢?爹呢?”

第483章 路都是自己选的

二舅舅看着元妮娘,神色很复杂,“他们都没来,就我一个人。”

元妮娘颓然坐下,“就你一个?他们都去京城过好日子,不要我了?”

谁都有资格说这话,只有元妮娘没资格说这话,她打了不少歪主意,每次都把心思动在家里人身上,尤其是三个闺女。

这种情况下,还要求家里人原谅她,无条件的包容她,怎么可能?

二舅舅也不是来跟她讲理的,有些人就是无法讲理,“我也要去京城了,以后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

也许这一次看望,就是最后一次看望。

“不行,二哥你不能走,你要是走了,谁照应我?”元妮娘急了,一下子站起来,双手拼命摇晃栏杆。

“安静,干什么呢?快坐下。”不等二舅舅说话,监管人员就发话了。

元妮娘吓得坐了下来,她就是这么个性子,门背后的霸王,对自家人虎得很,在外人面前很怂。

“我给你带了些包子,还有两只烧鸡,检查完了人家会给你的,你慢慢吃。”

说完这些话,二舅舅就站起身准备走了,他来看的,不只是往日的妹妹,还有往日的情怀。

“二哥你不能走,你要帮帮我啊……”

埋怨的话都还没来得及说,要求也没提,眼瞅着二舅舅要走了,元妮娘又急了。

二舅舅头也不回,元妮娘拼命拍栏杆,被管教人员拎去管教了。

就她这个态度,屡教不改,减刑是不可能减刑了,估计下半辈子都得在监狱度过。

也不知道,缺一个腰子的身体,能不能熬够刑期?

反正脑子里边进的水,早晚都得变成眼泪。

二舅舅速去速回,二舅母也没过多盘问。

夫妻二人迅速把手头的事结清,就跟着老队长一家回京城了。

在临走的前一天,还有同村的人跑过来,试图帮着陈学文说情,“好歹都是骨肉同胞,就拉扯一下这个小兄弟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