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靠捡废品惊艳世界(554)
捐献人激动起来,“真有那一天,我就算把宝贝都砸了,也不能落在他们手里。”
这位捐献者年纪也不小了,元妮儿害怕他血压高,笑着安慰他,
“不至于,他们的阴谋不是没有得逞吗?你看,青铜器现在好好的,生锈的那部分,我都给修补好了,就跟新的一样。”
捐献者立刻点头,“我知道,我看到了,这都要感谢你,感谢你给了这些宝物第二次生命。”
青铜器的打造,都是历经千锤百炼,铸造者给了它们第一次生命,然后在慢慢的岁月长河之中,修复者又给了宝物第二次生命。
领导也跟着点头,“小元同志,听说你文笔很不错,不如这样,由你主笔,把这些青铜器的经历写成故事。
咱们主打的就是一个嘲讽,那些外国的博物馆不是故意祸害青铜器,还让它们得上了传染病吗?
你就写,咱把青铜器都给治好了,不仅治好了,而且比以前还漂亮,再配上图片。
你在文章里只写结果,不要写具体操作方式。
等你把文章写好了,我负责推送,保送推送的全世界都知道。
到了那个时候,嘿嘿嘿,我就不信那些黑心博物馆不着急……”
杀人不如诛心,还别说,大领导说的这个法子,真是挺戳心窝子的。
第489章 奔腾年代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其实也是金属冶炼技术的进化史。
作为最早的合金,并不是每个国家都能熟练使用青铜。
别看西方现在很发达,但论起文明历史来,远远不及龙国。
能跟龙国相提并论的,只有四大古国,然而除了龙国以外,其他几个国家留下来的青铜器少之又少。
在西方的几个大博物馆里,保存着古埃及出土的鱼钩,箭头等青铜器,跟龙国的青铜鼎比起来,寒酸得令人发指。
“日不落博物馆里,最值钱的物件儿是青铜皿方鼎,这是咱龙国的物件,是早先被倒卖出去的。除了皿方鼎之外,还有不少值钱的青铜器。
几大博物馆之间,其他展品经常交换展出,只有青铜器从来不交换,我估摸着,他们就是害怕粉锈病。
没办法解决粉锈的危害,就不能交换青铜器,对博物馆来说少了一大笔收入,估计他们也正头疼着呢。
你解决了这个问题,让他们看得见,吃不着,估计他们得上火。”捐献者笑着说道。
“行,我这就动手写文章,把结果写的漂亮一点。”元妮同意了,不就是把柠檬做得更酸吗?这个她会。
征服不一定非得喊打喊杀,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个好法子。
西方博物馆可以隔空下黑手,祸害华侨的青铜器,她也可以杀人诛心。
领导高兴了,国外无法彻底解决粉锈,而他们有法子,这意味着在考古研究中取得了领先,“好好写文章,到时候我给你们请功。”
元妮很快就把文章写出来了,她心思细腻,把青铜病起因和传播方式写得明明白白,然后又把修复后的青铜器效果图附在了文章后面。
凡是搞考古懂文物的,都明白这篇文章的价值,文章发表之后,可以说在世界考古圈内都引起了轰动。
尤其是西方的几个大博物馆,几乎是见到文章的第一时间,就来电查询真伪。
确定是真的之后,几个大博物馆立刻行动起来,向龙国官方提出了要求,既然研究出解决粉锈的方案,那就应该公布具体细节。
被龙国官方给拒绝了,说具体方案属于私人研究所得。
这样一来,就达到了大家期盼的效果,让坏人看得见,摸不着。
西方各大博物馆各种抗议,然而没有用,谁研究出来的方案,谁有处置权。
西方的工业领先,也不见他们把最先进的工业研究成果公布出来,凭什么龙国要公布处理粉锈的方案?
双方开始打口水仗,这中间也有不甘心的人,偷偷伪装成记者跑来探听虚实,甚至有人进了鉴宝阁。
元妮儿虽然开了鉴宝阁,但鉴宝阁本身并没有青铜器。
鉴宝阁做的是古董买卖,有年头的青铜器,多半都是文物,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古董可以在民间自由交易买卖,而文物则不行。
作为一名合格的古董商,元妮是不会触碰政策红线的,她只在需要的时候,才以特殊顾问的身份,去处理属于国家的青铜器。
这些不怀好意的打探者转了一圈,没能得到任何有用的东西,反而被忽悠着买了不少古董。
卖给这些人的古董,都是华而不实的东西。
比方说鼻烟壶啊,蝈蝈葫芦,皇后曾经带过的金簪,一个个做的巧夺天工,价格很高,却没有太多的历史价值。
在商言商,古董商赚的就是这些人的钱。
这一年,鉴宝阁简直是赚翻了,而元妮的声誉也达到了顶点。
相比较而言,顾超就没那么幸运了。
以前国企大厂最红火,能在国企大厂当厂长,那都是人中龙凤。
现在不一样了,各行各业都进入了市场竞争,国企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已经失去了老大哥的龙头优势。
坚持了两三年之后,顾超所在的工厂终于坚持不住了,开始下岗分流。
作为一厂之长,顾超不希望看见这样的情形,但大趋势如此,并不是他一个人就能挽回的。
又到了落雪的季节,天寒地冻,去蒸个澡,再按摩一下,就成了享受的事情。
大舅舅和大舅母开的澡堂,已经更名为洗浴中心。
今年买卖没有去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