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八零,嫁最猛厂长当最美后妈(115)

作者: 泠非雨 阅读记录

温梨雨茫然地抬起眼眸,“什么?”

“你不开心。”沈辞语气平静,十分笃定,“刚才发生什么事了?”

第101章 把品牌宣扬到国外去

晚上回家的时候,大家就不用坐牛车。

李婶她们将小三轮开出来,把东西往旁边搬开,叠在一起,整理出一大块空位。

三个小孩挤一挤,和陈燕一块坐在三轮车驾驶座。

沈辞抱着沈沐沐坐在左侧,温梨雨和李婶坐在另一边。

分开坐能尽量平均重量,这样走陡峭的小路的时候就不会有翻车的危险。

温梨妤和李婶聊天的时候,不断地感受到沈辞望着她的视线。

他的视线如有实质,直勾勾地射到她身上,带着灼热滚烫的温度。

她脸颊一点点漫上红晕,好在天色已晚,没有人看到她突然脸红的样子。

“小雨你说我们要先在隔壁开店,还是再等等,看看有没有别的店面出租?”李婶没有察觉到两人的眉眼官司,还在思索着开店的事情。

“其实…我觉得不开店,一直摆摊也挺好的。”陈燕突然加入话题,语气纠结,“摆摊虽然不太稳定,经常会错过一些老顾客,可是它不用花那么多钱,也能到处走走停停。”

“要是开店,就不能像现在这样,到处去人流量多的地方,只能再店里待着了,说不定……说不定会错过很多客人呢?”

开店并不是一件立刻就能决定的事,店面大小,装修时间,员工,进货渠道和客人……许多的事情都要考虑到,最好是考虑周全才去做。

李婶和陈燕都是不打无准备仗的类型,以往的过往经历让她们对钱财十分看重。

虽然现在赚了不少钱,可要花大笔的钱出去,还是会让她们感到犹豫。

现在摆摊的赚钱模式,她们才熟悉没多久就又要换掉,会犹豫是很正常的事情。

温梨雨努力定下神,“摆摊和开店各有各的好处,但是如果想要赚大钱,那一定得选择开店。”

陈燕和李婶都有些不理解,想不通,“为什么啊?”

“首先摆摊会受到许多天气限制,我记得最近有许多天在下雨,那几天的收入和售卖情况怎么样?”

温梨雨的话又轻又柔,“应该比平时差了很多吧?”

“确实,下雨天卖的很少。”李婶点头回答,“我们的糕点还淋湿了不少,最后都坏了,丢掉了。”

她说这件事的时候心疼得不行,表情都纠结地皱起来,一想到突然下雨那天出现的损失就又气又烦。

“如果是开店,那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温梨雨伸手,安抚地拍了拍李婶的手背。

“做生意出现亏损和意外情况是很正常的,李婶不用太过在意。”

陈燕一边开车,一边听温梨雨的话。

乡下小路坎坷,三轮车头处挂着一盏大灯,照亮前方的路。

周围草丛和树木时不时发出虫鸣和鸟叫声,乡下独特的土腥味和青草树木气息混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味道。

冷冷的草木气息顺着鼻腔进入体内,让人感觉呼出气体中夹杂着人体的浊气,令人精神一振。

温梨雨缓缓地将摆摊和开店,两种售卖模式的优缺点一一说明,最后才开口道,“我为什么说开店会更赚钱?因为开店后,我们会雇佣员工,李婶你们就有空闲的时间。”

“空闲的时间可以去教导徒弟,也可以去别处开一家新的店铺。”

“教会徒弟后,可以让他们去管理其他店铺,让他们当分店铺的店长,给他们涨工资,提高分成。”

“只要给的钱够多,还签了合同,对方就不会跳槽或者出去单干。”

陈燕年轻,脑袋转得比李婶要快一些,立刻就明白了温梨雨的意思,“梨雨姐!按你这样说,那……那我们以后会开特别特别多的店铺吗?”

“当然啦。”温梨雨笑了笑,“我的服装店也是,我可是想要将自己的服装品牌传播到世界各地,不单单是我们国家,我还要把店铺开到外国去!”

李婶被温梨雨画出来的饼给震撼到,她一个农村妇女,能够靠自己的双手赚到钱,她就觉得这个很厉害了。

可听了温梨雨的话,她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么狭隘。

她还在纠结要不要开店铺,而温梨雨已经想好,要将店铺开到全国,甚至是外国去了。

“小雨你真是太厉害了。”李婶嘴里和心里都不断冒出感叹,“遇到你可真是我的福气,我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李婶心里惶恐又担心,担心自己跟不上温梨雨的节奏,会被她抛弃。

她可是知道,村里有好多人都想要搭上温梨雨,让她带自己赚钱。

李婶赚了钱之后,家里人在外头不小心说漏嘴。

那天她摆完摊回来,家里门槛都要被踏破。

来她家的人就是想要她帮忙牵线搭桥,让温梨雨带她们一块赚钱。

李婶可是知道,那里头有好多人都说过温梨雨的坏话。

不好意思直接去找温梨雨本人,怕被拒绝,就来找她,仗着都是同村人的交情,想要道德绑架她!

道德绑架这个词还是李婶从温梨雨这了解到的,她觉得非常符合那群人,就把她们骂了一顿后赶走了。

“李婶你不用这么害怕。”温梨雨脸上露出安抚的笑容,“我说得那些肯定不是马上就能实现,要一点点去做。”

“李婶你现在可比我厉害多了,做的糕点味道特别好,我和陈燕需要你的帮忙呢。”

“害,我能做出那些糕点,还不都是靠着小雨你的菜谱。”李婶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哪里厉害,“要是没有你,我一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