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揽流光(11)

因为这一打岔,方才那古怪的话题便岔开,两个人都不再复提。

崔云昭面上一红,她下意识推开了霍檀,然后就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她拿起筷子,慢条斯理吃起了有些咸的阳春面。

霍檀见她安安静静秀秀气气吃面,便也重新拿起筷子,继续狼吞虎咽起来。

“好吃吗?”

他一边吃一边问。

崔氏是博陵的百年氏族,百多年来都以诗书传家,曾经出过不少鼎力国祚的相国之才。

崔氏的规矩是极为严苛的。

在崔氏用饭,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只要一家子开始吃饭,不吃完是不能说话的。

但霍氏却没有这个讲究。

如今的崔云昭在宫苑一个人自在惯了,也喜欢身边有人陪着她说话,所以对他在饭桌上忽然说话也接受良好。

崔云昭把口中的面条咽下去,然后才说:“其实还行,就是有点咸。”

确实还行,但也只是还行。

面条有些软,煮得太烂糊,酱油又放的多了些,很咸。

但现在崔云昭饿了,倒也不那么讲究,故而她一小口一小口吃着,倒也能品出面粉本来的香味。

霍檀笑了笑,说:“你要是吃不惯,就让家里的丫鬟做,也一样。”

说到这里,他又说:“祖母管不到东跨院,有什么事,你只用一句话回她。”

崔云昭抬眸看他一眼。

霍檀说起祖母,语气很淡,没有对母亲和兄弟姐妹那般亲昵。

“你只管告诉她,等我回来问我。”

“其他的事,你一律不用回她。”

崔云昭捏着筷子的手顿了顿,忍不住笑了:“要是让别人听到这话,会说堂堂霍军使不孝顺。”

霍檀喝干最后一口酱油汤,用帕子仔细擦了嘴,然后才淡淡道:“我多么孝顺啊,好吃好喝供着,还请了仆役伺候着,多么孝顺。”

说到这里,他又忍不住笑了一下:“再说,我只要能打仗就行了,只要能一步步往上爬,没有人敢说你一个不字。”

这话说得非常有气魄,倒是让崔云昭更了解他几分。

见崔云昭有些愣神,霍檀便凑上前来,问:“娘子,你会不会觉得我太桀骜不驯了?”

崔云昭瞥他一眼,慢条斯理把最后一口面条吃完,放下筷子才说:“郎君,家里全指望你,你好好努力赚钱养家吧。”

霍檀大笑一声,起身进了里间。

东跨院这边有正房并厢房,正房分里外两室,另外还有个很小的隔间,厢房里原来放的是霍檀的衣物,现在则由梨青和桃绯居住。

霍檀进了里间,转身又出来,在八仙桌边坐下。

崔云昭吃完了饭,正想去把自己的嫁妆收拾一下,抬眸就看他又回来了。

“还有何事?”

崔云昭起身问。

霍檀摸了摸脑袋,说:“有些无趣,不知要做什么。”

他整日里泡在兵营,不是操练士兵就是同同僚们议事,如今战事频发,每日都很忙碌。

现在因为新婚,骑兵营刘统制给他放了三日婚假,让他陪娘子回门过后再来当差,这原本是好事。

但霍檀已经习惯了军营生活,现在闲下来,一时间不知道要做什么。

崔云昭安静看他一眼,想了想,说:“那帮我搬家具吧。”

虽然是被潦草嫁给霍檀的,但二叔父毕竟也要脸,崔家的面子也不能丢,故而昨日结婚时,嫁妆还是抬足了的。

只不过里面的家具都不算新,裹着红绸谁也看不出来。

婚事仓促,前世的崔云昭又不愿意,以防夜长梦多,所以从定亲到结婚一共也就一个月。

故而也就没人来霍家给新娘子布置寝房。

除了要当成喜床的拔步床摆了进来,其他的都还堆在厢房里。

霍檀眼睛一亮,大手一挥:“娘子,走着。”

崔云昭笑了笑,跟着他出了堂屋。

早冬时节,还没来得及落雪,外面并不算极寒。

崔云昭依旧只穿着夹棉褙子,出来后只把手缩在袖中,也不算很冷。

梨青正要端水进来,见她领着姑爷出来,忙见礼:“小姐,九爷。”

霍檀在这一辈排行第九,家里人都唤他九郎。

他只是军使,不算正经官职,故而外人见了崔云昭也不能唤她夫人,倒是可以唤她一句九娘子或者崔娘子。

如今也没那么多男女大防事,女子也可立女户,若是男女之间过不下去,和离便是,二嫁再娶不知凡几,故而称呼女子多以娘家姓。

梨青这是用了崔氏的老称呼。

崔云昭就说:“我去看看二叔父给准备了什么家什,搬到寝房里用。”

梨青忙道:“是。”

家具虽然不是新的,但种类很多,衣柜一个,箱笼四个,还有枣木的衣架和一张梨花桌。

加上那架很惹眼的拔步床,倒也不算寒酸。

桃绯见崔云昭面色平静,不由有些气愤:“大夫人那么许多嫁妆,也不知道都被二夫人藏到了哪里去,他们那样打发小姐,不就看小姐嫁的不……”

她话还没说完,就被梨青拽了一下衣袖。

崔云昭也不去应这话,只对桃绯笑了笑,就转身看向霍檀:“郎君,我看堂屋边上还有一个小隔间,只四扇门尺幅,不如给我做个书房,如何?”

霍檀本来就对生活上事不甚在乎,闻言便说:“娘子,家里事你自全权做主便好。”

这话说得好听。

崔云昭点点头,开始使唤他去搬家具。

别看家具都不算很大,但沉是真的沉,原本崔云昭还想让家里的平叔和力气比较大的福婆子过来帮忙,就看到霍檀一个弯腰,很轻松地就把那张大书桌扛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