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揽流光(162)

这倒是事实。

他说到这里,淡淡笑了笑:“他之后在家养了许久,几月是有的,等回到军营时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崔云昭若有所思点了点头,却问:“你哪里受伤了?”

霍檀愣了一下。

旋即,他抿唇浅笑一声。

他的笑声把之前沉闷的气氛都驱散了,霍檀吃了一口茶,才道:“后背受了伤,我很幸运,没有被火烧到。”

崔云昭才松了口气。

霍檀眼眸里的冰雪消融,他看向崔云昭,目光犹如春日暖阳,有说不出的温暖。

“所以白小川行事有些偏颇,同军营中其他人也有些隔阂,我能理解,我一直都知道,”霍檀道,“我应该管一管的。”

当时崔云昭问他,他也说过不喜白小川的为人,但不会把他驱逐。

“他曾经是个好兵,为了百姓受过很重的伤。”霍檀最后说道。

崔云昭轻轻叹了口气。

她倒不是怅然,只是觉得这世间的事情真是很难辩驳,也很难分辨。

崔云昭道:“这一次的事,怕是有人同他说了什么,否则他也不会过来埋怨你,不过他到底心虚,听懂了你的话,没有继续闹下去。”

“他自然是心虚的,”霍檀淡淡道,“不过我听闻,木副指挥把他调入岑长胜麾下了,这下,说不定比我这里要更好升迁。”

倒是没想到还有这一手,崔云昭不由笑了一下:“军营里也挺有意思的。”

武将们勾心斗角,可一点都不比文官差,谁若说他们耿直性子,崔云昭都要笑出声。

看看眼前这位,就知道肚子里有多少弯弯绕绕了。

刚才那几句话说的那么模棱两可,让提前准备的白小川都不敢招架,真是厉害。

闹了这一场,霍檀也没什么心思操练,便直接送了崔云昭回家。

崔云昭今日刚学了骑马,本来就有些累了,中午睡了好长时间才醒来。

等她醒了,梨青就说霍新枝找她有事。

崔云昭简单擦了脸,立即就去了西跨院。

她过去的时候正好瞧见福婆子和巧婆子在扫院子,福婆子做的认真,巧婆子脸色就不是很好。

见了崔云昭,两个人都见礼:“九娘子。”

崔云昭看了看她们,便笑道:“冬日天冷,不用扫得那么勤快,院子里没有落叶便是了。”

福婆子便感激道:“多谢九娘子。”

崔云昭也没去看巧婆子,转身进了东厢房。

霍新枝正坐在堂屋里看账簿。

最近她才跟夏妈妈学的,每日都很刻苦,偶尔还会念给霍新柳来听,闹得霍新柳躲去了厨房,不肯在屋里头待。

崔云昭两个人客气几句,霍新枝就道:“弟妹,我已经把所有的田产都安排好了,佃户都统一做了调度,契也都签好,每半年给一次租子。”

崔云昭点头;“阿姐办的利落。”

霍新枝又翻了账簿,道:“如今临泉街和听水街的铺面没有太好的了,即便有,位置也不成,开一家倒闭一家,租金肯定不好收,不过牙行的人同我说,伏鹿那边的铺面不少,你觉得呢?”

要去伏鹿的事,霍檀肯定同霍新枝提过一句。

霍新枝这人心思细腻,聪慧稳重,她听过一耳朵,并未往外面多言,只压在了心里。

可这采买铺面的事情,她却多了几分考量。

崔云昭看了看门帘之外,见外面已经没有了两个婆子的身影,才压低声音道:“我以为很好。”

许多年后,霍檀自然是要在汴京登基的,但伏鹿是他们最可靠的大营,霍檀就是在这里发家,成就一方霸业,对于伏鹿的感情很深。

崔云昭记得,霍檀给长姐的公主封地就是伏鹿。

现在提前过去安排好田产,自然是极好的,伏鹿以后只会比现在还要富足。

达官显贵自然在汴京,可富饶水乡却在伏鹿。

两处通过水路,可以一路同行,快船日就能抵达。

霍新枝的眼睛亮了一下,便道:“那我先把家里的产业归拢一下,等到了伏鹿再做打算。”

崔云昭却道:“等开了春,我会让夏妈妈和家里的掌柜去一趟伏鹿,那边的产业也得重新打理,若是那时候阿姐有空,可以一同去看一看,把事情提前定下好。”

崔云昭没有多解释,只是道:“这个看阿姐。”

霍新枝若有所思。

两个人说了说家里的事,霍新枝就道:“那两位长工,实在太好了,我瞧着他们把家里破损的瓦片都换了,斑驳的墙壁也都刷新,尤其是我去田中时候,他们跟在身边,那些佃户说话就更小心些。”

霍新枝道:“家里还是得有人。”

若是无人,只能像之前那样被完颜氏打上门来。

崔云昭笑笑,道:“我想着,再添几名小厮和仆妇,不过人选要慢慢找,不能急于一时。”

“不过厨娘我已经寻好了,大约年底,就能过来当差。”

霍新枝终于松了口气:“你的眼光我自然是放心的,你放心,家里的田地许多,岐阳那边也有营生,多雇佣几人不在话下,尤其是十一郎和十二郎越来越大,许多事我和阿娘也不好插手。”

姑嫂两个说了会儿话,崔云昭才从东厢房出去。

她绕过屋舍,就看到巧婆子依旧站在那里扫地。

崔云昭蹙起眉头,看了一眼巧婆子,巧婆子似乎在发呆,低着头不吭声。

崔云昭便叫她:“巧婆子。”

巧婆子一个激灵,忙抬起头,小心翼翼看了崔云昭一眼,就又低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