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揽流光(253)

这一夜,崔云昭睡得格外好。

梦里有花,有草,有蔚蓝的天和洁白的云。

也有一望无际的丘陵和草原。

霍檀骑在马上,同她并肩驰骋,一起在草原上奔驰。

梦里,也慢慢开始有霍檀的身影。

这一夜,崔云昭一觉到天明。

等她醒来的时候,觉得神清气爽,格外舒适。

她躺在那眨了一下眼睛,才意识到时辰已经不早了,霍檀显然已经离开了家。

床铺边的位置空空荡荡,温热的体温已经散去,只剩下一床冰冷。

但崔云昭却还是笑了笑。

她坐起身来,伸了个懒腰,觉得整个人都畅快了。

看来,那白头煞对睡眠也是有影响的。

经常做的噩梦变少了,睡醒后也没有那么疲倦,反而神采奕奕。

崔云昭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就听到外面传来梨青的嗓音:“小姐,虎子说有事要禀报。”

崔云昭眼睛一亮,忙让梨青伺候洗漱。

等她用过了早食,才叫来昨日忙了半宿的王虎子。

王虎子是踩着宵禁时辰回来的,他知道时间太晚,便没有过来惊动主家。

等早起崔云昭醒来后,他才过来禀报。

他手里还拿着最后的那个绣球纱灯,一进来就道:“九娘子,小的查到些线索,只是不知要如何分辨,得给九娘子说一说。”

崔云昭点了头,就听王虎子开口:“昨日小的跑了城里所有的烛火铺和杂货铺,他们都说不知道这灯笼是哪里来的手艺。”

“不过,有位老匠人眼光独到,他说这灯罩应该已经做出至少三个月,从上面的竹条痕迹能看出来。”

崔云昭眼睛一亮。

这么说,在两人订婚之前,这灯罩就准备出来了。

这样看来,老太太要害霍檀,不是因为这桩婚事。

因为当时,两个人并未订婚。

第90章 等我们去了伏鹿,会有更……

崔云昭垂眸深思,那边王虎子还在讲:“我让老匠人仔细看了,他都说实在看不出是谁的手艺。”

“这位老匠人,可是博陵有名的钱灯匠?”

博陵中有几个做灯笼灯罩很有名的匠人,崔云昭知道一位年纪很大的老者,今已过花甲之年,依旧在做灯。

王虎子点头:“正是他老人家。”

崔云昭垂眸思索,才道:“我隐约记得,钱灯匠是家传的手艺,他天资出众,十三四岁时就已经出师,开始给家里的灯铺做活。至今已有五十载光景。”

这位钱匠人很有名,每年上元灯会,博陵最大的花灯都是由他亲手而做,每一年造景都不同,却个个灯火辉煌,精致华美,也正因此,他家的灯罩和灯笼售卖极好,一般人家想要买灯笼,都是选择他们家的采买。

灯罩这种东西,一年半载就要更换,更讲究的人家,可能半年就会换一批新的,故而做灯的人家不少,大家也都有生意做。

钱灯匠见多识广,博陵城中的匠人师父他都认识,许多都是他的徒子徒孙,这又不是什么高超的手艺,不过需要极强的眼光和耐心,学徒多,可能叫得出名的师傅却不多。

一盏灯好不好看,一打眼就能看出来。

崔云昭道:“若是钱灯匠说不认识,那就是说这灯不是博陵本地师傅做出来的,肯定是外地师傅的手艺。”

王虎子一愣,马上就说:“九娘子所言甚是,后来钱灯匠仔细看了,他说这上面所绘的花纹笔法娴熟,一看就是多年的老师傅,最少有十年的手艺。”

崔云昭点点头,钱灯匠能给出这些信息,已经很不错了。

她奖赏了王虎子,让他回去休息,才喊来了夏妈妈,两人一起坐下看那盏灯。

昨日的事情,崔云昭还没来得及同夏妈妈说。

待听得霍檀的分析,夏妈妈的面色一下子就白了,她拍着胸脯道:“那老虔婆可真恶毒。”

“对陌生孙媳恶毒也就罢了,姑爷可是她亲生的孙子,她也见不得姑爷好,真是让人不齿。”

崔云昭指了指灯,有些发愁:“这灯不好查。”

“钱灯匠会这么说,就说明他没见过这个人的手艺,但这人最少有十年的经验了,否则也画不了这么好。”

这其实有些矛盾。

若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灯匠,钱灯匠不认识也就罢了。

可一个手艺出众的老灯匠,即便是外乡人,都是同一行的,钱灯匠不可能不知。

“我听说钱灯匠对做灯很是热衷,往年听说附近的州府有漂亮的造景,他一定会去看一看,学一学,他都不知,要么这灯匠不是附近州府,要么名声并不显赫。”

夏妈妈倒是有不一样的想法。

“小姐,你说,若是做灯的人跟绘画的人不是同一人,是不是也可以?”

崔云昭愣了一下。

片刻后,她拍了一下额头:“我怎么魔怔了。”

这灯虽然做的挺好,但手艺并没有出众到能做上元造景的地步,只有上面的才彩绘画技精湛,若随意买来普通的绉纱灯,自己在上面作画,就说得通了。

崔云昭眯了眯眼睛,道:“如此看来,灯匠或许不知其情,但画师一定知晓。”

因为他一定要用掺和毒物的颜料来作画。

夏妈妈点点头,她见多识广,思路更清晰。

“小姐,我们要找的不是一名灯匠,而是专做奇技淫巧的货郎。”

这种恶毒刁钻的毒物,让人防不胜防又意想不到,售卖之人肯定不能长久居于一城,大约都是四处游走,在黑市高价贩售各种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