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揽流光(258)

这样一来,婚事就没能定下来。

崔云昭已经知道了结果,就听得不是很认真,甚至已经在想中午的午食有哪几道菜了。

谭齐虹的手艺非常好,她擅长的菜色也很多,比如武平比较出名的血鸭,她做的就很正宗。

崔云昭正在分神想着,忽然,听到崔云遥的声音:“但是前几日,伏鹿的拓跋氏也上门议亲了。”

拓跋氏?

崔云昭彻底愣住了。

曾经的天朝上国万世繁荣。

当时有各种各样的异族来到中原,世代繁衍,留在了这片繁荣的土地上。

后来即便□□崩塌,后世不继,战乱纷繁,那些在中原繁衍生息多年的异族也没有离去。

比如二婶娘出身的贺兰氏,比如刚刚上门议亲的拓跋氏。

贺兰氏是文臣,多年来已经融入中原文化,成了书香门第,但拓跋氏却依旧是武将。

拓跋氏的族人英勇非常,多有军功,他们一家都生活在伏鹿,是伏鹿的本地武将门阀。

说起来,也正因为拓跋氏的存在,朝廷才放心伏鹿。

拓跋氏别看是武将,历代族长却都很清醒。

他们家只有一个家训,就是听从王命,无论帝王是谁,他们都只听帝王诏令。

这样一来,远在汴京的皇帝才能放心伏鹿。

但拓跋氏只管自家的军队,旁的政事一概不插手,故而朝廷还需要命其他节度使代辖伏鹿。

拓跋氏一贯只同军户联姻,从来没有同高门世家联姻过。

今生没有,前世亦没有。

所以听到拓跋氏的名号,崔云昭都有些惊讶了。

“拓跋氏?”

崔云遥点点头。

她神情晦暗不明,显得很是紧张,她抿了抿嘴唇,最终才道:“同舒氏和年氏相比,拓跋氏就太出众了。”

是的。

对于崔序来说,拓跋氏才是最好的联姻对象。

拓跋氏不管政事,但他们手里有军权。

崔云遥看了看沉思的崔云昭,片刻后,她才低声道:“原本父亲还在犹豫,可是……”

“可是来结亲的是拓跋氏的嫡长子,拓跋氏的少族长,父亲如何能拒绝的了。”

崔云昭又愣住了。

很快,她就回过神来。

原来如此。

一件件小事的改变,霍檀的副指挥职位提前到来,正好卡在了崔云遥订婚的关键时刻。

崔云昭不知道前世拓跋氏是否也同崔氏议亲过,但显然,今生崔云遥的婚事很可能有了变化。

崔氏女低嫁给了一个小小的军使,这件事肯定不止博陵在议论,左近的伏鹿军户肯定也都知道。

可两家成婚之后,霍檀扶摇直上,短短一个月就擢升副指挥,眼看就要宏图大展,鱼跃龙门。

这样一来,崔氏女就又显得炙手可热。

不管霍檀原来如何出色,不管他曾经立下多少战功,也不管这里面有多少弯弯绕绕,百姓们津津乐道的,依旧是崔氏女曾经的荣光。

这些年因为武将崛起,文臣没落,皇帝流水一样轮换,崔氏风光不再。

可曾经,崔氏女的传说却依旧印刻在百姓心中。

甚至曾经有一度,还有人谣传,得崔氏女得天下。

虽然早就没人信了,但崔氏女能光耀门楣的好运,却已经深入人心。

正是因此,拓跋氏才求娶崔氏女。

而且求娶的人,正是拓跋氏下一任族长。

同已经掌权的拓跋氏少族长相比,舒氏和年氏立即就逊色了。

可以说,崔云昭的重生,也改变了崔云遥的命运。

崔云昭忽然觉得有些毛骨悚然。

不知道为什么,她心底发寒,总觉得天命莫测,她认定的事情,似乎也会被改变。

崔云遥看崔云昭一直在发呆,咬咬牙,问:“二姐姐,你能不能帮我?”

崔云昭回过神来,平复了一下心境,才问:“你想要什么?”

崔云遥垂下眼眸,不敢去看崔云昭的眼眸。

“我不想嫁给武将。”

她说着,双手紧紧攥拳,声音晦涩难辨:“凭什么,最好的都给了大姐姐?”

崔氏的长女是崔云殊。

她自幼便得疼爱,长大之后嫁与伏鹿苏氏,是同崔氏一样的四大世家之一。

在崔氏这一代的女儿中,她是第一个出嫁,也是嫁的最好的一个。

尤其是跟崔云昭相比,亲爹还在不在,就尤为明显了。

苏氏在伏鹿也是响当当的家族,尤其是这一代家主作风强硬,同裴业也曾有过过命交情,因此如今即便是天雄节度使封铎代辖伏鹿,苏氏在伏鹿也能屹立不倒。

比之崔氏强了不止凡几。

简而言之,还是看家主之能。

崔序自己不行,只能把主意放到儿女身上。

在崔云殊订婚时,人人都夸天作之合,金玉良缘。

实在是令人羡慕。

作为只比长姐小了一岁的崔云遥,其心情可想而知。

从小到大,家里最好的都给长姐,即便是爱撒娇卖乖的崔云绮都没有。

原本家里还有崔云昭和崔云岚给崔云遥垫底,可现如今,霍檀水涨船高,官运亨通,崔云遥心里就又不平了。

尤其霍檀生得好。

即便是个武将,可霍檀就是天生俊逸非凡,身姿颀长,若不看出身,崔云昭嫁给他实在不亏。

话虽如此,可崔云昭婚事却是是崔序自私自利才得来,所以崔云遥倒是不怎么嫉妒崔云昭,她心里最嫉妒的,最喜欢比较的,就是崔云殊。

想到这里,崔云遥眼眶就泛红。

“凭什么长姐就能加入高门大族,凭什么我们就得给家里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