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揽流光(433)

霍檀知道,他们并非真的为了博陵和岑勇,但那又如何?

理由并不重要,结果才重要。

藉着这一次机会,节度使们一起上表朝廷,为的就是威胁裴翊询,告诉他将军们不好惹,他若是行事太过,大不了一起反了。

这一次确实给了裴翊询当头棒喝,打得他晕头转向,却也心里愤怒到了极点。

那么多兵强马壮的节度使当前,他即便想要一意孤行,却也再无可能。

在陈情表上表的次日,裴翊询便下诏解封博陵,另奖赏岑勇救灾有功,升为博陵观察使。

至此,除了太子殿下被落了面子,一切似乎是皆大欢喜的。

等刘三强逃回汴京,裴翊询心里的怒火便全部都落在了霍檀一人身上。

刘三强心里也很怨恨霍檀,说话就很是阴阳怪气。

“殿下,依我看那霍檀包藏祸心,他今日能勾连如此多节度使,他日岂不是要揭竿而起?”

“若是他真要动作,殿下便危险了。”

刘三强一边小心看着裴翊询的脸色,一边继续说道:“陛下,霍檀肯定不会即刻回京,但他的家人都还在汴京……”

裴翊询面沉如水。

那双狭长的眼眸冷光闪烁,透着说不出的恶意。

“住口!”

他厉声训斥,道:“你忘了耿重广?”

就因为诛杀耿重广的亲族,耿重广才揭竿而起,至今虽然没死,却重病在床不能动弹,因西坪百姓对朝廷多有不服,认为耿重广是被人所迫,故而朝廷至今没有动他。

事情已经发生了一次,裴翊询不想重蹈覆辙。

况且霍檀手里都是精兵,数量比之裴家军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手中的兵是当时裴业亲自下的圣旨,裴翊询不好消减。

经过这几场大战,霍檀手中兵强马壮,已经比之许多老将和节度使都要厉害,裴翊询想要动他,怎么也得掂量掂量。

此时此刻,他已经骑虎难下。

要么忍耐,伺机报复,要么便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激怒霍檀。

刘三强被他一斥,顿时低下头,满脸都是恨妒。

“可殿下,臣实在担心你。”

裴翊询面沉如水,他问:“霍檀一直留在博陵?”

刘三强道:“是,不过霍檀的夫人倒是回了汴京。”

裴翊询点点头,心中稍安。

“霍檀应该还不想反,他们这一家子最好名声,谋逆犯上的罪名怕是不想担。”

刘三强惊疑不定:“殿下的意思是,就这么放过了?”

裴翊询冷笑一声:“自然不能。”

他眯了眯眼睛,目光遥遥往前看去,不远处的琉璃瓦下,是宽敞明亮的干德殿。

那是裴业的皇帝寝宫。

他已经许久未去探望过父皇了,或许,是时候去父皇病床前尽孝了。

不知道,他何时能搬进干德殿,成为这座长信宫真正的主人。

裴翊询深吸口气,对刘三强道:“拟诏。”

景德八年十一月初八,太子裴翊询下旨,奖赏霍檀平叛有功,晋封其为定远公,因其功绩斐然,太子特地褒奖霍家爵位为降等袭爵。

也就是说,以后霍檀的儿子可以继承定远侯的爵位,每一代依次降等,大抵能维持三四代的荣光。

这一封赏,可谓是皇恩浩荡。

因霍檀一直在帮助博陵重修城墙,未曾回京,这封圣旨是直接送到崔云昭手中的。

崔云昭率领家中众人叩拜谢恩,恭敬送走内侍,转过头来就关闭了定远公府大门。

在林绣姑等人欢喜的眼神里,崔云昭眉心轻蹙,脸色非常难看。

林绣姑只看了崔云昭一眼,就收起了笑脸,有些紧张地问:“皎皎,可是有什么不对?”

崔云昭垂眸深思,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三下。

笃笃笃。

三声响过,崔云昭猛地站起身来,沉声道:“太子这是要诱杀夫君。”

直接围困霍府,以霍家人性命威胁霍檀,只会如同当时耿重广那般,逼迫霍檀造反。

还不如施恩示下,加官进爵,降低霍檀的防备,把霍檀直接诱骗回汴京,到时候瓮中捉鳖,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绞杀霍檀。

到时候直接说霍檀病亡,里子面子都有了,危险也能解除。

何其歹毒。

但崔云昭不能让霍檀陷入危险之中,所以无论朝廷如何诏令,霍檀都不能回京。

可若是如此,裴翊询一定会下旨,斥责霍檀抗旨不遵,意图谋逆。

回与不回都是危难,还不如拚搏一把,或许可以拼出一条康庄大道。

若是走了第二条路,他们就会成为霍檀的掣肘。

崔云昭深吸口气,对家里众人道:“我们必须要离开定远公府,不能让朝廷中人知道我们的下落。”

林绣姑紧紧握着霍新枝的手,紧张到了极点。

“皎皎,我们要如何行事?”

崔云昭垂下眼眸,很快,心中便有了计较。

“阿娘,阿姐,柳儿,十二郎,你们怕吗?”

霍成朴率先站出来,昂着头对崔云昭道:“嫂嫂,我们不怕,全听嫂嫂做主。”

崔云昭难得笑了一下。

她拍了拍霍成朴的肩膀,最后看向林绣姑:“阿娘,我们庙里上香吧,感谢菩萨保佑。”

林绣姑没有犹豫,直接道:“好。”

崔云昭当即就吩咐武达同,让他务必联系霍檀,告知其不要回京,另告知其家人安排。

一切准备就绪,崔云昭的心反而踏实下来。

无论结局如何,一切都会在景德八年结束。

景德八年十一月初九,在朝廷晋封定远公府的次日,定远公府一家老小出门上香,感谢菩萨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