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城里小娇妻,嫁个厂长腰很疼(304)
陈娇兴致勃勃的拿着钱给程想送来,说是分红。
莫泊桑说过认真搞事业的女人最漂亮。
当一个女人开始搞事业,她就没有时间伤春悲秋,不再介意男人这个附属品给自己的伤害。
与其在一段不幸的婚姻里要死要活,不如把事业搞起来,先把钱揣兜里再说。
如今的陈娇已经脱胎换骨,完全没有了当初阴郁沉闷的样子,走路带风,信心满满。
程想没有收钱,留到下一季,做资本追加。
她觉得这个投资后续利益一定相当可观,最为原始股东,未来可期呢。
陈娇吃完饭,跟程想商量,想开春之后,增加大棚数量和蔬菜品种,问程想有没有什么建议?
老百姓一生在地里刨食,春种秋收,无非一些农作物,现在陈娇种植大棚算是走到经济作物的路上了。
然而经济作物并非只有蔬菜,后世人们建立大蒜基地,大葱更是走向世界,建立集成化农场,棉花,大豆,出口到世界各地,成为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这些都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但是目前资源和技术短缺,一切都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大豆棉花这些想要规模化种植,需要更广阔的田产,这时候的农村,日常吃食靠的就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谁也不会把田地租出去,并没有大量闲置的农田,所以需要规模化种植的产品,暂时不能考虑。
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只有种植紧俏,量少但利润高的产品,才能创造更大的收益。
程想想起后世,跟公司团建,去过一个山村,那里的人很少种植农作物,他们几乎整个村子都种植中药采。
价格高,质量好,不缺药商去收货。
但是这个想法并不成熟,毕竟自己在医药方面并不精通,需要找个专业的人咨询一下,什么样的土地条件适合种植哪一种药材?
程想跟陈娇说:“我倒是有个想法,但是不太成熟,等我找个专业人士确认好再跟你说。”
陈娇毫不犹豫的点头:“行,我等你信儿。”
陈娇对程想百分百的信任,顿时让一心摆烂的程想觉得压力山大。
过了正月十六,学校开学了,孩子们都回了学校。
这个学期,学校新调来几位老师,其中有一个音乐老师。
小学一共六个班,哪里用得上两个音乐老师?
校长觉得程想高中毕业,知识水平不低,问她愿不愿意在学校担任其它科目的代课老师,将来再慢慢转正。
程想婉言谢绝了,以自己后世大学文凭的知识水平,教小学当然没问题,但是,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程想自认自己没有传道授业的能力和耐心,还是不要误人子弟了。
更何况当初到学校教学也是看着辛晨的面子,勉为其难才做的,现在辛晨不在了,学校也不需要自己了,自然不必多留。
于是便辞去学校的工作,重新回到家里,带着青儿练练琴,研究研究美食,接着摆烂。
说到摆烂,程想在这个新身份里,摆的心安理得。
九零后的程想,从小被父母裹挟着往前冲,小升初,重点高中,重点大学,一路拼荆斩棘,没人关心你累不累,尤其是她那个事事要强的妈,她只关心,为什么别人可以,你不可以?
自己不过是她展现自己人生成绩的其中一项指标而已。
如果自己不够优秀,好像就影响了她的业绩,妨碍了她人生的完美。
第261章 这样的日子,其实也不错
自己一直活在妈妈的管制之下,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吃饭几分钟都被限制着。
无论学习或者之后的工作,只要懈怠,只有放松,似乎就触怒了妈妈的逆鳞,她那个恨铁不成钢的眼神,一直是程想心里的阴影。
程想一直觉得自己过得不快乐,成绩好的时候太高兴,妈妈说自己骄傲,嘚瑟。
成绩不好的时候,不难过都是有罪的,你考成这个样子,怎么还好意思高兴。
她所有的朋友,在妈妈的眼里都是来拖累她的,初中的时候,她有一个特别活泼的同桌,那段时间她过的很开心,很快妈妈就发现了她不寻常的开心。
没几天那个同桌就被老师调开了,老师说是她妈妈打电话给她,说这个同桌影响她的学习,要求调开。
那时候她就觉得,只要自己过得开心,妈妈就很不爽。
她不明白,为什么她的妈妈那么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快乐。
大学时填报志愿,妈妈选的学校都是附近城市的,程想偷偷改了志愿,她希望离她越远越好。
四年大学,整个宿舍的室友都接到过妈妈的电话,只要她找不到她,就会狂轰乱炸室友的电话。
毕业后,程想本来打算继续考研,妈妈竟毫不犹豫的同意了,并开始张罗帮她找学校,找导师,找资料,被操控的感觉让程想瞬间觉得窒息,生出一股逆反心理,不考了,找工作。
本科找工作处处碰壁,在一家会计事务所做了半年,那家事务所就倒闭了,出来后,应聘进了一家工厂财务科,小小的部门勾心斗角,程想不想参与就被边缘化,最后还被那个猥琐的秃头财务科长揩油。
当那个老男人的手摸到程想屁股上时,程想厌恶的叹了口气,反手给了那个老男人一巴掌,抄起桌子上保温杯泼了他一脸茶叶加枸杞,老男人气急败坏想还手。
程想一脚踹在他的小腿上,冒着新做的美甲被刮劈的风险,在那个老男人脸上一阵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