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七零:抢走金大腿,拒做炮灰(124)
“小溪,谁寄东西来啦?”刘春梅跟关雨兰的话不是一时半会能说完的,决定今晚让她留宿。
其他人去厨房给宁知松打下手,堂屋里只有宁溪和孙子孙女。
“知青朋友寄来的,有熏肉,咱们晚上再添个菜吧!回头让哥嫂他们带点走。”宁溪把信和雪花膏拿走,剩下的熏肉摆在桌上。
刘春梅有点惊讶,小溪什么时候跟哥嫂关系变好了?
之前她拿了一个大果篮回来,自家吃了好久,也没听她说要给哥嫂分一点。
不过刘春梅只是觉得宁溪和哥嫂不算亲近,她自己的东西自己分配,作为长辈她没有任何意见。
“行!他们也算是有口福了。”刘春梅笑得更加开心,她跟宁知松自然都是乐意看到小辈关系好。
团结力量大,一家人其乐融融才叫幸福。
看着一大包熏肉,她忍不住跟关雨兰炫耀道:“看看我们家小溪,不仅长得漂亮,人缘也好,走到哪人家都喜欢。”
“是是是,走到哪都有人喜欢。”关雨兰作为知情人,心里不由偷笑。
瞧你能的,估计不久她就要跟我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啰~
第103章 观念的转变
本来今天赵峥嵘就想上门拜访,特意向关雨兰请教来了应该带什么东西。
但是关雨兰建议他改天。
她跟刘春梅虽然不是一个娘生的,但神奇的是,不仅生日一样,连出生的时辰都差不多,两人从小就跟对方特别亲近。
所以今天刘春梅也过生日,肯定家里人都在,这个时候外人上门拜访并不是一个好时机。
宁溪看着刘春梅打心眼觉得她人见人爱的样子,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大伯一家关心她,本能地对她好,就算知道她不是宁知柏亲生的也没有改变过,也没要求她要上交工资或者做任何回报。
其实她自己也并非冷心冷肺。
就像换来了健体丸,她第一时间想的不是拿去买个大价钱,而是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大伯时不时揉腰、刘春梅每天回来都说腿痛......
宁溪这性格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上辈子,她的父母给了她生命,却没教会她该怎么爱别人。
从小她接受到的观念就是,她爸爸妈妈自己有家庭了,她是多余的,所以她必须去讨好爸爸妈妈,必须嘴巴甜,才能有钱花。
每次通话前,爷爷奶奶会教她怎么说。
先要说想爸爸想妈妈,然后再关心爸爸妈妈过得好不好,再跟爸爸妈妈哭自己没钱花。
最好还要再升华一下,学校又开家长会啦,只有她是爷爷奶奶去参加的,别的小朋友都有玩具有漂亮的衣服......
以此来激发父母的愧疚心换取更多的金钱。
宁溪不能说爷爷奶奶有错,他们出发点是好的,而且从小到大要来的钱都帮她存着,竟然有五十多万。
但她调皮的时候,爷爷奶奶不会打骂她,只会说:“要不是你是我儿子的种,我早就不管你了!”
在她被狗咬掉一块肉的时候,不是第一时间关心她,而是骂她不省心,让他们不能安心养老。
宁溪从小就喜欢钱,她没有家,钱是她唯一的依靠,当手里的钱不多的时候她会焦躁不安。
从来不敢多花钱。
在交朋友前还会考虑一下,TA能不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是不是无意义社交?
因此她从小到大也没几个朋友。
只能说一声活该,自己不用真心,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真心相待?
现在的宁溪觉得好像不应该这样,她现在有家人了,不是那个孤寡的宁溪。
这一刻,宁溪发自内心地感激着原主,她给了她一次完整的人生体验。
“你这孩子怎么了?”刘春梅看她呆呆的,伸手贴了贴她的额头。
怎么蔫蔫的样子?该不会是生病了吧?
“没发烧啊......”
宁溪破涕为笑,伸手抱住刘春梅,“大娘,我没生病,就是在想刚刚的信有点出神。”
......
晚饭做好了,端碗拿筷的、上菜的、盛饭的,人一多,大家一起动手,很快就安排得妥妥的。
整整十一个人,围着桌子边吃边聊,气氛出奇的火热,饭菜也被一扫而空。
饭后大家纷纷拿出了自己的礼物。
大哥宁伯远跟媳妇送了刘春梅一套毛衣毛裤,还有一罐麦乳精,刘春梅摸着新毛衣,爱不释手。
连连夸这大儿媳:“小颖这手艺真好,百货商店里都没这么好看的毛衣。”
卫颖确实是花了巧思的,见婆婆喜欢,心里也很高兴。
她嫁到这个家来,公婆都是讲理的人,还给丈夫换了新房子,不用跟老人住在一起,跟以前的小姐妹们一比,生活不知舒坦多少。
二哥宁仲麒夫妻俩送了一瓶药酒,“娘,你平时睡前喝一杯,对身体有好处的。”
这是他老丈人的同学泡的,他给换了一瓶过来。
“好好好,你们都有心了。”刘春梅笑得嘴都合不拢。
关雨兰给了妹妹一个大金镯子。
以前在地主家的时候,她天天寻思着跑路,哄着老头子给了不少好东西,都是些金银细软。
后来出乱子了直接拎包就跑。
宁骅和宁姿是老宁家唯二的孙辈,也给奶奶准备了礼物,都是自己画的画。
画中的刘春梅扎着麻花辫充满童真,把在场所有人都逗乐了。
宁少澜用自己的存的私房钱给刘春梅买了一双牛筋底的鞋子,因为刘春梅的工作经常要站着,鞋子的舒适性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