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七零:抢走金大腿,拒做炮灰(26)

作者: 大肉圆子 阅读记录

“这新鲜黄瓜就是好吃!”张光霁三口两口吃完,还想要,眼神一个劲往菜园子里瞅。

严菁面露为难地提醒道:“别吃了吧,咱们初来乍到的,这样拿别人的东西不好。”

他们都是一起来的,要是让人家发现,可能对他们所有人都有意见。

正说着话呢,下工的社员们和知青们陆陆续续从田里回来。

打头的女知青首先朝几人打招呼:“你们就是新来的知青吧,我叫曲华。”

她脚穿草鞋,头戴草帽,尽管是夏天,依旧穿着长袖。

其他知青也是差不多的打扮。

离得近了,还能闻到他们身上有一股汗水混杂着泥水的腥气,脸上还带着泥巴点,宁溪猜测他们应该是在田里割稻子。

曲华掏出钥匙开门,自己先进去:“你们的位置已经收拾好了,空的地方就是。”

男知青那边也有人把他们领走了。

宁溪和严菁进门,里面光线昏暗,两人站着适应了一会儿才看清空出来的位置。

这边没有炕,但也不是单独的床,就是土砖垫在下面,上面铺着木板,弄了一个大通铺一样的东西出来。

边上订着木桩,用来系蚊帐。

最靠里的位置空着,看来就是给新知青准备的了。

“你们来一趟也累了,先收拾收拾东西,等晚上咱们再好好认识一下,我先去洗澡了,你们也可以找好衣服,等会我带你们去洗。”

曲华是来得最早的那一批,但她16岁就下乡了,现在也不过21岁,但她经验足,做人厚道,是知青点的主事人。

其他女知青都没进来,曲华开了门也出去了。

“怎么样曲姐,是不是好相处的那种?”有几个女知青在外面,一见她出来就围着问东问西。

本来天气就热,人围着更闷,曲华无奈地拨开她们,“这哪能看得出来啊,我又没有火眼金睛,但俩人都挺有礼貌。”

她开门之后指了位置后两个人都朝她道谢,也没有嫌弃条件不好之类的。

“有礼貌就行。”

“不管了,赶紧洗澡吧,身上痒得受不了了,这稻草怎么这么刺挠......”

“不过稻子真香啊,要不是有壳,我都想撸下来吃两口。”

“走吧走吧,今天我先洗,昨天是我站岗的。”

知青们在屋后搭了个简易的棚子,平时就在里面洗澡。

现在天气热连水都不用烧,早上出门前把大水缸搬到外面,灌满水,白天就晒热了,晚上回来直接洗。

男知青们则是等女知青洗完之后,跑到河边洗一下就行。

之所以要等,是因为村里有那么几个二流子,傍晚的时候总喜欢来知青点这边溜达,什么心思自然不用说。

女知青洗澡的时候,直接用木桶拎进去洗,外面还有女知青站岗,有意外情况大声呼喊,男知青就能跑过来帮忙。

没办法,屋里都是土,在里面洗湿答答的没法住。

“你们的粮食。”宁溪和严菁收拾好出来,正好大队长带着几个人送粮食过来。

大队长吴大柱掏出他的小本本,一个个开始叫人,“按计划男的45斤,女的40斤,这是你们一个月的口粮,喊名字来领!”

“大队长,这哪有四十五斤呐!”夏志伟一掂量就感觉不对,估计有没有三十斤都是个问题。

“孬子哦,这是去了皮的。”大队长瞪了他一眼,用他带着浓重乡音的塑料普通话说:

“我肯定是按计划给你们的,既然到了这里,就要听我们的安排,不要到处惹事,不然大家都不好过。”

除了宁溪,新来的几个知青都没太听明白,不过想也知道是在给他们下马威。

第21章 借粮

大队长走后,宁溪把袋子打开,发现里面杂七杂八很多东西,有干黄豆、绿豆,还有大米、红薯干。

其中大米是最少的,红薯干最多。

“新来的知青吧,家哪里的呀?说不定咱们还是老乡呢!”有个不认识的瘦高男知青伸头过来看宁溪的粮食。

“北方的。”宁溪把口袋扎起来,不温不火地回道。

这人看粮食的眼神都要放光了!她都害怕下一步他就要上来抢。

“我叫唐世斌,家是哈市,不管怎么说都是半个老乡了,来来来,我帮你拿,你们女孩子力气小,哪里拎得动。”

男知青不由分说地从宁溪手里抢过粮食,小跑着帮她拎到房门口。

宁溪:......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怕不是看上她的粮食了吧?

“正好要做饭了,要不我帮你蒸饭吧?”唐世斌紧紧攥着口袋,眼神期盼地看着宁溪。

宁溪将口袋拽过来,拒绝道:“谢谢你的好意,还是不必了,我自己可以。”

怎么看都觉得这个男知青在打她粮食的主意。

“那个,能不能借我点粮食?现在开始割稻子了,等两天就会分粮,到时候把我的新米还你。”tຊ唐世斌犹豫着开口。

去年桐乡县洪涝,下了整整半个月的大雨,水田全部涨满洪水,庄稼死的死,倒的倒,最后收获寥寥无几,还是靠救济粮度日。

现在粮早就吃完了,只有去年攒下来的红薯干还剩一点,生产队里也借不到粮,每天就吃这个哪里吃得饱,胃里都直泛酸水。

“我已经写信回家让家里寄粮了,过两天就能到,你就借我点呗?老乡,行不?”唐世斌还双手合十给宁溪拜拜,企图能借到点粮食。

“不好意思,这点我自己还不够吃的,你问问别人吧。”宁溪提着粮头也不回地进屋,还顺便把门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