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七零:抢走金大腿,拒做炮灰(45)
“你这么小,你爸妈放心让你下乡吗?”宁溪随口问了一句。
两人是真正的老乡,本身就自带一份亲近,经过一天的了解,两人更熟悉了些。
宁溪状似无意,其实也是在变相地打探他家里的信息。
这个节点太敏感,有时候交朋友都得谨慎一些。
褚鸿辰有点难受:“我爸妈都申请去建设北大荒了。”
但是按照他爸妈的说法,实际上能不能去成还不一定。
如今北大荒可是个好地方,又被称为“北大仓”,别的不说,吃饱是肯定可以的。
按如今这个情况,不说他们一家什么时候才能重聚,就是能不能联系上都是个问题。
宁溪看他一脸惆怅,安慰了两句。
前面的曲华只听到两人在后面嘀嘀咕咕,具体内容没听清,回过头问:“你俩是亲戚吗?看上去像姐弟。”
她就说呢,两人都是C省来的,侧脸乍一看还有点像。
不过褚鸿辰一看就是条件不错的家庭精养出来的,所以她一开始并没有猜到这点。
刚刚看这两人亲昵但又丝毫没有暧昧气息的样子,这个念头灵光一闪,疑问自然而然脱口而出。
宁溪被这个问题问得一惊,仔细看了褚鸿辰两眼。
她现在这具身体的样貌跟以前很像,甚至鼻尖的小痣都丝毫不差,而褚鸿辰,同样的位置也长着一颗一模一样的小痣。
而且两人的鼻子都是秀气窄挺型。
褚鸿辰也在看宁溪,同样注意到了这一点,心中十分震惊。
要不是他爸妈只生了他这一个,他都怀疑宁溪是不是他流落在外的亲姐姐。
一时之间两人都没有回答,曲华还以为被她说中了,可能人家有难言之隐,便赶紧扯了个别的话题。
而宁溪和褚鸿辰失去了回答的最好时机,问问题的人显然已经揭过,他们也没有再刻意申明。
但两人内心都产生了一丝奇妙的感觉,看着对方更觉得像是亲人一样。
除此之外,宁溪隐隐觉得原身与何红娟的母女身份更加可疑了。
第37章 搭顺风车去公社
早晨起来,看见老村长
第二天早上宁溪做完早饭又准备去小山丘上转转,顺便砍点干柴回来。
昨晚洗的马齿苋还晾在那里没焯水。
因为水和柴都是老知青们弄回来的,做私人的东西消耗别人的东西不太好,宁溪不想落人口舌。
所以早上褚鸿辰主动提出去担水,她则是负责拾柴。
去小山的路上正好看见骑车的大队长,宁溪喊了一声:“队长,这是要去哪呀?”
大队长一愣,用脚刹住车,惊讶道:“你不是外省来的知青吗?咋还会说额们这儿的话?”
宁溪脸不红心不跳地撒谎:“我奶奶老家就是这边的,所以我一来就觉得特别亲切。”
大队长点点头,看着她的背篓和镰刀:“哦,行,上山去?也是该做点活习惯习惯,往后日子还长着咧!”
眼看大队长踩上脚踏,宁溪又问了一遍:“大队长这是有要事出门吗?”
“去公社借铁牛,要耙田插秧了,你找我有事?等我回来再说吧。”大队长心里苦啊。
大圩公社一共八个大大队,但只有两台能耕水田的拖拉机,一台管四个大队。
他们余庄大队是离公社最远的,窄田多,大田少,每年都排最后一个。
这里一年种早、晚两季水稻,春耕还好操作一点,都会提前犁田耙田,轮到他们时间也来得及,但晚稻不一样。
晚稻是早稻割完了立刻就要栽下去,时间紧任务重,被称为“双抢”,就是抢收抢种,晚了影响收成。
尤其是去年,早稻洪涝颗粒无收,晚稻又插晚了收成不好,余庄大队是整个公社粮食收成最差的。
去年他也不是没争取过想早点用铁牛,或者直接抽签决定使用顺序,但公社没支持他的想法。
依旧按照以往的办法,先近后远。
今年他卯足了劲,从春耕前就开始布局,庄稼也不负所托,是整个公社最早开始成熟的。
现在铁牛还闲着,公社总不能不让他用吧?
宁溪笑嘻嘻地拉住他的后座:“队长,我跟您一起去呗?两个人一起去多好啊!显得咱们诚意足。”
她其实就是想跟着去‘见见世面’,说不定还碰见什么好机会。
大队长正想训她两句瞎胡闹,话还没出口,人家已经坐上来了,总不能把人给赶下去。
“大队长,快走吧,别耽搁了栽秧的大事。”
大队长:......
这知青看着弱不禁风林妹妹一样,脸皮竟然这么厚的吗?竟然还催起他来了。
得!再扯一会太阳都要晒死人了,大队长叹了口气,认命地蹬起自行车。
“老余啊,怎么今天过来了?有什么事?”
公社所在的位置叫水湖村,现在是第一大队,也叫水湖大队。
大队长黑黢黢的脸庞上挤出一抹微笑:“刘主任,有点急事想跟您汇报一下。”
宁溪站在一边,默默听着大队长从去年受灾开始卖惨,又过渡到去年晚稻插晚了收成差大家过得水深火热。
刘有民不知道这老头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又不能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只好附和着说:“是是是,去年大家都受苦了。”
说到稻子,刘有民脑子一激灵,不会是又来让他重新分配拖拉机使用顺序的吧?
这可不行,他绝对不会同意的。
“老余啊,我知道你来是为了什么,但这铁牛的使用顺序是大家一致决定的,我也无权更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