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七零:抢走金大腿,拒做炮灰(7)
而宁书涵迟迟没有分到工作,当年12月份自己报名参军入伍去了部队。
一去四年,到现在只偶尔寄信寄东西回来,人还一次都没回来过。
现在陆军义务兵是三年,宁溪猜测她应该是提干了,就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回不来,小说里关于大伯一家描写不多,这个大姐更是没怎么提过。
“已经确定了,咱老百姓哪有那种手眼通天的本事呢!等你爸回来再说。”
刘春梅想破脑袋,也没想到认识的人中谁有把下乡知青带回来的本事。
“既然如此,穷家富路,得赶紧给二姐准备东西。”宁少澜冷静地提出建议。
刘春梅一拍脑袋,“哎哟!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还是我老闺女机灵!”
“你俩注意一下厨房的火,我去收拾点东西。”她在厨房煲着汤。
刚刚刘春梅一心想着这工作的事怎么办,倒把最重要的下乡给忘了。
她赶紧把围裙一摘,随手丢在凳子上,匆匆忙忙去了里间。
“大娘......”
宁溪想说不用,但是按照她的打算,下乡也是必然的,此时她钱也没有票也没有,明天一天还不知道能不能置办下来。
刘春梅能有这份心意她很感动,等成功把工作卖了,她肯定要把钱给他们分一点。
第6章 堂妹都比亲妈好
“二姐,这是我攒的零花钱,十块三毛五,都给你,你拿着备用。”
宁少澜回自己的小房间,踩着凳子把衣柜顶上的旧饼干盒拿下来,从里面翻出一个碎布缝的小钱包。
“不用不用,你留着吧,我哪能要你的钱。”
宁少澜比她还小三岁呢,她哪好意思要啊!
“农村辛苦,多带点肯定有用,不过我是借给你的,等你以后回来了再还给我。”
“好,谢谢小澜。”宁溪接过这个写满心意的布包。
堂妹都比亲妈好!
刘春梅一通忙活,给宁溪收拾了一床铺盖和一些能用上的东西,还给放了一包省下来的红糖,一小包用报纸包起来的干姜。
“这老姜可是好东西,要是哪里头疼脑热的,你就捏一小撮,跟红糖水泡了,知道了吗?”
“丁零零~”
宁知松骑着自行车回到了家中,在院子里放好自行车进门。
他个头很高,生着一副卧蚕眉,顶着个寸头,常年在厨房高温环境工作,裸露出来的皮肤呈暗红色,稍微有点驼背。
还真有点像红脸关二爷。
“来了?”他进门看到宁溪,一愣,朝她点了点头。
“大伯......”宁溪赶紧站起来叫人。
“爸!二姐得下乡......”宁少澜言简意赅,挑重点把事情讲给她爸听。
宁知松一言不发静静听tຊ着宁少澜的讲述,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凝重,眉头紧皱在眉心处形成一个“川”字,凶相更显。
听完后他心中已有决定,站起来回房里拿了一包东西出来。
“走!”看了眼宁溪,他闷着头往外走。
“去吧,你大伯就是这样的人。”刘春梅看到宁溪还呆呆地看着,推着她出了门。
宁大伯已经把自行车推到门口,看到宁溪出来,大长腿一迈登上他的二八大杠。
这个身体长期缺营养,自然也长得不高,之前进门的时候宁溪用手比了一下,估计也就一米五多一点。
不管是刘春梅还是宁少澜都比她高不少。
“大伯,我们现在就去找厂长吗?”宁溪坐上左座,宁大伯用力一蹬,车飞快地驶了出去。
“明天不上班,办事宜早不宜迟。”宁知松言简意赅,他本来就是个不爱说话的人。
每天最多的就是在厨房钻研配方苦练厨艺。
“哦哦,我没想到这点,还是大伯考虑得周到。”宁溪还不忘吹几个彩虹屁。
现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小礼拜”,一周工作六天,周末公休,如果明天她去厂里,还真有可能找不到厂长。
宁知松:“嗯。”
车蹬地很快,凉风习习,气氛尴尬地凝滞了。
过了好一会,宁知松又找补了一句:“你还小,想不周全很正常。”
宁溪:......
二十岁的小娃娃吗?
一个小时后,宁知松在一家大门外停住了车,这楼是少见的两层居民楼,门外打理得干干净净,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
此刻里面还亮着灯。
宁知松把挂在车把上的布袋子拿下来,宁溪这才看到里面放着两包香烟,两罐应该是酱一样的东西。
“谁呀?”一个穿着打扮很精神、十四五岁模样的男孩跑来开门。
“你好,祝厂长在家吗?”宁溪特意问了刘春梅,当初给她留工作的祝良才副厂长已经升任了厂长。
“我爸在家,你们进来吧。”男孩给两人打开大门。
“小风,谁呀?”祝良才正在屋里听收音机,看到来人了赶紧把声音调小。
“爸,是找你的。”男孩把人领进去,还勤快地给两人倒水喝。
“哦?是你?宁知柏的大哥宁知松?是不是?”宁大伯的长相太有特色,祝良才一眼就认了出来。
“祝叔叔好,我是宁知柏的女儿宁溪。”宁溪等长辈打完招呼,赶紧介绍自己。
“坐坐坐!我猜到了,你来找我是为了工作的事吧?我上上星期就跟你继父林勇军打过招呼了。”
祝良才跟宁知柏是高中同班同学,还是好哥们,对好兄弟唯一的后代自然是有心留意着的。
宁溪恍然大悟!
难怪林勇军动作这么快,原来是受到了来自厂长这里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