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军婚甜蜜:在八零嫁全军第一硬汉(241)

作者:青山流云 阅读记录

“若真要挖出来,送到市场上卖,价格也不便宜。”

顾司衍转念一想,好像是这么回事。

从前他一个人的时候,几乎从不做饭。

对柴米油盐的事情,更是关注的很少,自然是不知。

“不过,叶老最是好吃这一口。”

“像排骨莲藕汤、藕夹、凉拌藕片,甚至是晒制后的藕粉,他一律都喜欢。”

王姐夫妇,跟着照顾叶铭的饮食起居,已经很多年了。

自从将叶老接回身边后,照顾叶老的饮食起居,也成了两口子工作的一部分。

原本周瑗是想着,从外面新找一个阿姨,过来照顾周瑗的。

没想到叶老知道以后,硬是把王姐推荐到了这一边。

“王姐心细稳重,做饭也清淡好吃。”

“那小丫头是头一胎,更是要注意!”

“怎么能把随随便便的阿姨,往家里领?”

一开始,周瑗和叶铭都不太同意。

直到叶老直接搬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

“我算过了,小王和那小丫头八字合!”

“若是让小王过去照顾她,两个人都顺,定能平平安安诞下宝宝!”

老爷子都这么说了,周瑗和叶铭哪还敢再说什么?

顾司衍也是后来,才辗转从王姐口中,得知了事情的原委。

如今听王姐这么一说,便留了心。

想着周末有时间,再去挖点莲藕。

给老爷子和大哥邱志远那边,都送点过去。

晚饭的排骨莲藕汤,邱秀英一连吃了两碗。

她心满意足的盯着桌上的莲藕,突然福如心至。

“这汤真好喝!”

“也不知道叶老爱不爱吃?”

“要不咱们周末再去挖点,给老爷子也送点过去?”

这莲藕在小河村,不算什么新鲜的食材。

想吃的时候,直接去藕塘里挖便是。

可老爷子是京市来的,没准就爱吃这些时令的东西。

王姐一听,不禁笑出了声。

“你们两口子,还真是心有灵犀!”

“就连这样的小事,都能够想到一处去!”

*

又过了几日,大院里突然热闹起来。

一大清早,邱秀英还睡得迷迷糊糊,就被外面敲锣打鼓的声音强行吵醒。

秋天的清晨,一天比一天冷。

她换好衣服后,又添了一件披风。

随后揉着睡眼惺忪的眼睛下了楼。

前院开着门。

王姐和郑母两人坐在门口,正剥豆子。

“阿姨,王姐,早上好!”

邱秀英憨笑着打招呼,朝着门口走过去。

“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怎么这么吵?”

她笑问道。

满院子都看不到壮壮的身影。

估计是嫌吵,躲到后院睡觉去了。

王姐笑道:“不是要开始建新桥了吗?县长鼓励全民自愿捐款。”

“咱们大院,由政委夫人宋老师,牵头组织。”

“捐款的时间,就今天上午半天。”

郑母也笑道:“刚才我和小王还商量呢,等剥完豆子,也过去捐上五毛钱。”

“聚沙成塔,人多力量大!”

邱秀英低头一看,再有个十来分钟,估计就剥完了。

她赶紧道:“等等我!”

“等我吃完早饭,一起去!”

两人见她一副风风火火的样子,赶紧在身后喊道:“别着急!”

“你慢点,时间还早呢!”

吃过早饭,邱秀英从书房抽屉里掏出一个红包,这是她提前准备好的。

薄薄的一个红封,封皮上写着顾司衍和她两人的名字。

她深吸了一口气,捏着红封跟着一起出门了。

关于捐款数额,她并不想哗众取宠,更不愿意细想。

越想,越心疼舍不得......

家属院大门口,唢呐和小鼓队分成两拨,成八字行排开。

一个大红色的募捐箱,就放在最中间。

现场气氛热烈,各个脸上都是喜气洋洋。

捐五毛一块的,是大多数;捐五块的,不算多;偶尔也有个别捐上十块的。

三人被挤在人堆里,各种消息从四面八方涌来。

“哎,你听到了吗?刚才宋老师捐了多少钱?”

“听到了,听到了!宋老师捐了四十八元整!”

郑母凑过来,小声好奇地问道:

“奇怪,都捐了四十八了,怎么不凑个整,直接捐五十呢?”

邱秀英笑着摇摇头,具体原因,她还真不知道!

很快,身边就有人问出了相同的问题。

有那知道内情的人,赶紧抢答。

“那还用说?肯定是因为团长夫人先捐,正好捐了五十元呗!”

“政委夫人是个讲究人,怎么好直接越过团长夫人?”

听完这话,邱秀英低头望着自己手里的红封,陷入了沉思。

第193章 打脸来得太快

人群中间,政委夫人宋琳接过话筒笑着道:

“建桥修路,是为人民服务的大好事!”

“大家作为军属,一定要做好社会表率作用,踊跃参与,都尽一份心意。”

“当然了,大家也切忌不要攀比,捐多捐少都一样!”

宋琳捐完款后,进行了慷慨激昂的发言。

邱秀英心道:说了等于没说。

王姐在旁边低笑打趣道:“捐多捐少,能一样吗?”

“捐少了,将来桥头石碑上刻着的是家属院集体的名字。”

“多捐的话,刻的是个人的名字。”

郑母在旁边听着,觉得不可思议,“真的假的?”

王姐咧嘴一笑,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不信的话,等着往后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