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婚甜蜜:在八零嫁全军第一硬汉(59)
西装革履的镇长,一边帮着往车上搬东西,一边无奈笑道:
“你们两个小家伙,到底是来逛街的,还是来进货的?”
邱秀英有些不好意思,她还真成了来进货的了。
搭顺风车本来就占便宜了,还让镇长帮着带这么多东西回去,实在说不过去。
若是付车费,人家肯定不回收。
怎么办呢?
谁知卫兰竟像是背后长了眼睛一般,直接回头握了握她的手,笑道:
“别不好意思!”
“我们现在算是好朋友不?”
邱秀英傻傻地点头,“嗯,当然算!”
虽然一开始是卫兰主动些。
但到目前为止,这可是她来到这个年代,最好的一个朋友了。
见她点头,卫兰进一步道:
“既然是好朋友,你还算这么清做什么?”
“你准备做生意,脸皮就要厚一些。”
“反正每个星期六,我干爹跑空车也要跑。”
“还不如顺便为人民服务一下,举手之劳的事情。”
“对吧?干爹!”
被迫坐在副驾驶位的镇长,无奈又宠溺地笑了笑。
“我和你干娘,就你一个女儿,敢说不呀?”
邱秀英也是无意中听村长夫人提了几句,才知道卫兰的可怜身世。
虽然卫兰名义上喊镇长为干爹,其实和养女差不多。
卫兰的母亲,是青山镇的人。
后来嫁给了大城市来的下乡知青,生下了卫兰。
没想到,卫兰的亲生父亲不甘于困在这穷山村,想尽办法回城。
在她半岁的时候,她父亲终于心想事成,调回了城,却抛弃了她们母女。
卫兰的母亲受了刺激,一下就疯了,后来悄无声息的消失在了青山镇,不知所踪。
她如今的养父母,曾是她母亲最好的两个朋友,也是看着她出生的。
夫妻俩都是知识分子,结婚多年,一直怀不上孩子。
也算是天意,后来名正言顺的抱养了这个可怜的干女儿。
从半岁养到了十八岁,视如己出。
包括卫兰和杨斌的娃娃亲,也是两口子一手促成的,知根知底,又有出息。
镇长听说,邱秀英想要周末在镇上摆摊,当即表示支持。
“年轻人,有想法,有闯劲,踏实肯干是好事!”
“正好乡政府的门卫处后面,有一个杂物间,闲置很久了。”
“你这么多的货,来来回回背也不方便。”
“要是不嫌弃,这个杂物间可以给你当临时库房用,门锁都是现成的。”
卫兰一听,当即也觉得合适。
“秀秀,这个位置好!”
“周末赶集,就在乡政府前面的马路上,东西搬出来就能摆摊,还好占位置。”
这件事,就这么说定了。
当天回到青山镇,邱秀英就将这一大包丝巾,寄放在了那个小杂物间。
没想到,杂物间里面,正好还有几张闲置的折叠桌椅。
若是星期日开始摆摊,出摊的东西都是现成的!
临回家前,她想了想,从大袋子里面挑出了六条丝巾。
其中四条的颜色,(两条紫罗兰色、两条玫红色),都是当下最流行的。
丝巾虽然不贵重,主要是片心意。
她把其中两条紫罗兰色的,交给了卫兰。
“兰兰,这两条丝巾,帮我转送给你干妈。”
卫兰的心思,玲珑剔透,二话不说地笑着接过。
“嗯,放心!包在我身上!”
走路回到小河村时,天色已经暗了。
远远看到村头的岔路口,有一个熟悉高大的身影,站在那岿然不动。
邱秀英的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暖意。
她一眼就认出来了,那是自己嫡亲的大哥。
第49章 出摊创业
“怎么这么晚?累不累?”
低沉关切的话语,让邱秀英的心特别安稳。
虽然很累,但她还是笑着摇了摇头。
“县城很好玩,一点都不累!”
兄妹俩一边往村里走,她一边把今天在梅花市场的见闻,说给她大哥听。
邱志远认真地听着每一句话,没有多嘴半句。
只是在听到她明天一早,还准备去镇上摆摊时,提出要同她一起去。
邱秀英知道大哥担心自己,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想了想,她还是决定先绕道,去一趟村长家。
村长夫人见她们兄妹俩傍晚上门,十分意外。
她从包里,掏出两条质量上乘的玫红色丝巾,塞到了村长夫人手里。
顺便提了一嘴,自己想要周末去镇上集市摆摊的计划。
村长夫人接过丝巾,爱不释手,嘴角止不住的上扬。
“你是个孝顺又勤快的,婶子看好你!”
*
回到家后,邱秀英故意将剩下的两条藏蓝色丝巾,用剪刀剪了两个不起眼的小窟窿。
然后趁着母亲不注意,悄悄塞到了她的枕头下面。
晚饭的时候,她将自己准备摆摊创业的事,又详细的跟家人讲了一遍。
姜母有些担心。
“会不会太累?”
“摆摊要早出晚归,你自小身体就弱,吃得消不?”
“万一在镇上遇上你曾经的同学,你怕不怕?”
邱秀英一边喝粥,一边笑着摇头。
“妈,你放心!”
“我先试试,若是太累,身体吃不消,大不了就不干了,保证不逞强。”
“再说,遇到同学怕啥?”
“若是真碰上,她们要找我买东西,我还想给她们打折咧!”
听她这么说,姜爱敏的眉头才稍稍舒展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