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云鬓乱:惹上奸臣逃不掉(1282)+番外

作者:三尺锦书 阅读记录

严暮看着已经长到自己下巴的儿子,重重沉了口气,而后伸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爹娘有愧对你的地方,往后会好好弥补,可你如今是皇上了,肩负天下重任,至此一次,再不能胡来了。”

“是,儿子知道。”

砚儿回来了,严暮和柳云湘心总算放了下来。

当晚一家人吃了团圆饭,热热闹闹的。

翌日一早,严暮带着秦砚上朝,百官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同时建立商部的事也就提上了日程。

商籍的学子可通过类似于科举的考试来选拔,一旦中举便能进入商部任职。商部有不同于六部的地方,商部官员不参与除了商贸以外的朝政。

朝廷拟好章程以后,继而公示天下。

这日,柳云湘和严暮来给方万金他们送行。

竹子没有考中,他和方万金一道回竹水县。谢思考中了,需得在京中等朝廷安排。

“回去好好准备,来年春来盛京参加商部官员的选拔,希望你一举中第。”柳云湘对方万金道。

方万金此时仍觉得不真实,他们商籍学子竟然能参加选拔,能走仕途了。

“师娘和先生放心,我一定用心准备。”

严暮点头,“戒骄戒躁,沉下心来。”

“是。”方万金弯腰行大礼。

“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白先生,也告诉徐靖宇。”

说到徐靖宇,多少有些遗憾。

“那我们明年见!”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外来的姑娘

在六部制外建立商部,首先需要制定一整套的章程,包括主管的事务范围,与六部的衔接,商部官员的选拔,内部考核等等。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最开始由谁主持大局。朝中官员,无论文官还是武官对做生意一窍不通,自是不能胜任的。

最后皇上和严暮拍案定板,由太后来暂管商部,等走上正轨以后,再逐级考核选拔。

大臣们倒是没有意见,毕竟太后有灵云这个招牌,并用这块招牌带动了全国的经济,南边和西州在她的布局下迅速恢复生机,甚至崛起,所以没人比她更适合。

而柳云湘接手后,从无开始,慢慢筹建,在制定法令的时候,她提出一个让朝廷震惊的法令。

那就是:商部选拔只商籍学子能参加,而商籍学子不论男女,皆可通过朝廷阻止的考试而进入商部。

这一条一出,朝廷上下立时炸了锅。

柳云湘知道会如此,所以并不急,慢慢争取讨论就是。

这日,柳云湘从外面回宫,想着自儿子从外面回来,他们母子还没有好好谈谈,正好今日有空,便朝着儿子的寝宫去了。

她过去的时候,正见行意往外走,正盘算着什么,眉头微微皱着。她身后除了在她身边伺候的两个小宫女外还有一小姑娘,约莫十四五岁的样子,穿着棉布衣服,面容清秀,正一步三回头往后看。

直到身边宫女提醒,行意才看到她,忙笑着上前行礼。

她身边两个宫女也上前行礼,见那姑娘呆愣愣不动,便扯了她一下,让她学着她们行礼。

那姑娘抬头先看了柳云湘一眼,怯生生的,还有些慌,胡乱行了个礼。

柳云湘扫了那姑娘一眼,继而收回视线,看向行意,“她是从宫外来的?”

行意点头,“砚儿他们从西南带回来的。”

柳云湘眉头微挑,“他们为何把人家姑娘带回来?她没有家人?”

“说是这姑娘的家人都被那贪官害死了,在砚儿他们调查的时候,这姑娘帮了不少忙。后来他们要走,看这姑娘孤苦无依的,便将她带回了盛京。砚儿说他们本想安排在宫外,可这姑娘害怕他们丢下她,怎么劝都没用,非要跟着他们。如此,砚儿就将她带回宫了,当个小宫女也好。”

“原是这样。”

柳云湘再看了那姑娘一眼,“他让你帮忙安排?”

“是。”行意微微叹了口气,“她什么规矩都不懂,自是要先学,我在犹豫是直接送她去教习司和其他新进宫的宫女学习,还是在我宫里学习。”

“你弟弟怎么说的?”

“他说全凭我安排,如此,我才觉得难办啊。”

柳云湘笑了笑,“既由你安排,自是按着规矩,该如何便如何。”

行意眨眨眼,随即明白了柳云湘的意思,砚儿若希望她特殊对待这姑娘,自会说明,不说便是按着规矩就行。

“倒是我想多了。”

柳云湘让行意先去忙,她正要朝内殿走去,一直默声不语的姑娘突然开口了。

“您是砚哥哥的娘亲吗?”

柳云湘止住脚步,看向那姑娘。一句‘砚哥哥’,这关系可不寻常。

柳云湘神色未变,淡淡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原名叫丫头,砚哥哥觉得这名字不好,为我改名青黛。”

“青黛?这名字确实比丫头强一些。”

“砚哥哥跟我说过,说他的娘亲是这世上最美的女子,今日见了太后,才知这话一点不假。”

柳云湘笑了一声,“你嘴倒是甜。”

“砚哥哥还跟青黛说了好多关于您的事,青黛能感觉出来,砚哥哥很爱您。”

“他与你倒是说了不少话。”

“有一次砚哥哥发高烧,青黛在他床前伺候,用温水给他擦拭身体,一整夜没有休息,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砚哥哥第二日终于退烧了。也就是那晚,他与青黛坦露心声的。”

柳云湘垂眸,这话怎么听着都像是在点她。这小姑娘想说她和砚儿关系不一般,想让她们特殊对待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