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全家跟我喝西北风(美食)(59)
薛高远听完嗤笑了声,嘱咐清风让他找人自己研究酿。
清风连找了几个酿酒师傅,研究了两天也没搞明白这啤酒咋弄。
薛高远不愿意在这上费时间,只能亲自去庞家。
庞家父女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还好吃好喝的招待他。
就是说出来的话不咋中听。
庞元英一副笑眯眯的模样:“薛公子这啤酒别说在镇上了,就是放到柳州都没有人能酿出来,我们平时卖十五文一碗,一坛子都要一百五十文,因为和你都是老熟人么,就给你便宜了。”
薛高远皮笑肉不笑:“如此说来,我倒还要感谢庞姑娘一番好心了。”
庞元英赶紧摆摆手:“嗐,您不用太客气。”
薛高远哼笑了声,懒的再废话:“八十文一坛,这啤酒在码头一天能卖出去多少,我相信你很清楚,但和薛家合作就不一样了,薛家的酒楼遍布柳州,况且我们的食客都是达官贵人,这笔账怎么算合适,不用我教你吧。”
庞元英脑子转的也快,看了眼她爹才接口道:“您说的没错,码头和酒楼确实没有可比性,可薛公子您口中的八十文连人工费都不够的。”
说到这庞元英又看了眼薛高远的表情,见他表情平静。
又轻声道:“还有件事您可能不知道,我家不止会酿啤酒,还会酿葡萄酒呢,妇人喝了能养颜美容的,镇上这夫人小姐的可都舍得花那银子买它。”
庞元英说完这句话,才见薛高远有点表情动作。
只见他轻挑了下眉:“哦?这葡萄向来是南方产物,庞老板家也有?”
最后这话问的是庞有财。
庞有财见状,笑着道:“是,去年小女在那南方商贩手里买了点种子,自己琢磨着种了,谁成想倒真让她给种出来了。”
说着话他就带着薛高远去后院看了。
饶是薛高远见识过人,也被庞家后院这温棚给惊到了。
在温棚里见到了很多反季的蔬菜,还有搭起来的架子上爬满了秧子。
庞有财告诉他这是去年秋天时候种的,在这暖棚里有温度,它长得也快。
庞有财剪了一片叶子递给薛高远让他看看。
薛高远挑了一下眉头:“虽然我没吃过葡萄,但也知道这是叶子吧。”
庞有财尴尬:“薛公子误会了,这葡萄去年种上的,结果得等明年,我是让您看看这葡萄秧护理的好不好。”
薛高远:……。。
庞有财尴尬的摸了下后脖颈:“既然您信任我庞家,那关于合作这事您怎么看?”
薛高远没说话,看了一眼庞有财又看了看他身后的庞元英,见她眼神一动不动的盯着自己呢。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刻他想看看这父女两到底有多深的潜力。
合作达成了。
薛高远一百文从庞家买来的酒,以一百二十文卖给了柳州的老二,以及其他酒楼饭馆。
柳州那边都是第一次见到啤酒,不仅客人喜欢,他们自己也喜欢,一碗都卖二十多文,所以一百二十文在他们看来简直太便宜了。
一个简单的供应链就出来了。
庞家是厂家,薛高远是经销商负责销售渠道挣差价,那些小饭馆是载体。
庞氏酒业就这么做起来了。
庞元英没有去买人。
庞元英和她爹又雇了一些人,把人分成了两队。
庞家根和海柱分别为领导。
庞家根负责的是带人去乡下收麦子,海柱负责处理,关键步骤庞元英和她爹自己来干。
因为前院空间有限,庞有财在后院又盖了两个大的“加工坊”,在温棚与加工坊之间砌了一堵墙,只留了了小门。
幸好当时买的这后院够大,以前觉得空旷,现在全用上了。
第一批啤酒出来时,庞家直接净赚一百两,没来得及欢喜呢,第二批订单又来了。
虽然啤酒很赚钱,但庞元英也没有扔掉码头吃食生意,家里现在银子攒了很多,其实是可以弄个小饭馆的了。
她爹这段时间也一直在找,可惜在码头那边一直没有遇上什么合适的。
不是位置不好,就是价格贵的离谱,还有一些根本就买不到。
恰是这个时候,两月不见的清风又来了。
这次不是来送生意,而是薛高远有事请求庞元英帮忙。
庞元英第一想法是拒绝,每次和他沾上边的都没有好事,上次被大雪堵到村里那事,她还心有余悸呢。
可是再一想他家现在还有“困难”没解决呢,她又把拒绝的话咽了回去。
还向清风打听到底何事?
可惜清风不说,指推说让她去酒楼。
到了酒楼,薛高远正在试吃酒楼新菜,见庞元英进来了。
便招呼人上来二楼。
庞元英清了清嗓子:“薛公子您找我来到底何事?”
薛高远看了一眼庞元英,也没拐弯直接道:“叫你来……是想请你帮我照顾一个人。”
“啊?我帮你照顾……人?”庞元英听得满脑袋问号,她虽不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可也不是丫鬟啊。
这人真是……
庞元英都不知道用什么词形容合适了。
薛高远说完也反应过来了,觉得自己刚刚的话不妥,他又改了下:“啊……这人是我一个……远房表妹,她来这边……散心,我这也没有女眷,你带她逛逛。”
这几句话让他说的颠三倒四,但是庞元英在心里迅速总结了几个重点,表妹千里寻兄,这两人关系不一般。
那小说里不都是表兄娶表妹么,可好好一小情侣非得加她这电灯泡算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