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殿下,督主他又放肆了(99)
沈珩快速骑着马,飞奔在江南的小路上,他要趁着这个功夫,去一趟安谷村,去见一见自己的家人了。
七年了,这是自己第一次回来看自己的家人,七年啊,也不知道安谷村已经变成什么样子了?
*
江南发生的一切,在京城永明帝还不知道,此刻的他正在养心殿内和自己的小舅子温玉辰辩驳得正火热呢。
“弃文从武?”永明帝皱着眉问道,“不行,简直是胡闹!”
永明帝气愤的坐在软榻上,别过头去,不再理他。
温玉辰好不容易将自己的爹爹说服,最难过的这一关已经来了。
“姐夫,求求您了。”温玉辰跪在永明帝的脚边苦苦的哀求,板着脸的模样一点儿都不像是在开玩笑的。
永明帝实在是没有想到,温玉辰会有这样的想法。
他没有弟弟了,皇后也就只有这一个嫡亲的弟弟,他对温玉辰和对自己的弟弟有什么区别?疼爱都来不及呢,怎么可能想看着他去战场上受苦?
一个不小心,命都没有了,在自己怎么和皇后交代?怎么和温太傅和温夫人交代??
“陛下,请陛下恩准。”
温玉辰能猜通永明帝的几分小心思,自己叫他姐夫,就是他的小舅子,姐夫舍不得自己的小舅子去战场上受苦,这很正常。
可自己叫他陛下,就是启朝的臣子,身为臣子,为君分忧,这是天经地义的。
“不行。”永明帝仍旧拒绝,“就算是朕要御驾亲征,也轮不到你上战场,好好回府上待着,去准备明年的科举,中个文状元才好。”
“陛下若是不同意,微臣就在这里长跪不起。”温玉辰不怕被责罚,就是怕永明帝真的不同意。
“愿意跪着就跪着。”永明帝不再理他,随手拿起檀木桌上的一本奏折,开始处理公务,他愿意闹就闹吧。
殿外,传来了苏云倾与陈海的交谈声。
“长公主殿下,您快去劝劝温公子吧,温公子今日在陛下面前说自己要弃文从武,被万岁爷训斥了,殿下您快去看看吧。”陈海在殿外听到君臣二人的争执的声音,本来想去请皇后过来的,看到了长公主苏云倾过来,像是看到了自己的救星。
长公主知道温玉辰今日要和永明帝说这件事儿,也知道永明帝不会同意的,故而赶过来,但她不是来说服温玉辰的,她是来说服永明帝的。
苏云倾进去,就看到永明帝在软榻上专心致志的批阅奏折,温玉辰就在殿内笔直的跪着,君臣二人好像是都忽略了对方的存在一样。
“皇兄万安。”
永明帝抬眸,看了一眼苏云倾,淡声吩咐她起身。
“正好你来了,替朕说说玉辰,朕看他是一时冲昏了头脑。”
苏云倾没有起来,不卑不亢的回话,“回皇兄,倾儿今日不是来劝说温公子的,而是来劝说皇兄您的。”
永明帝重重地将自己刚刚批好的奏折合起来,扔到了檀木桌上,忍着怒气没有说话。
苏云倾继续说道,“皇兄,启朝确实缺能够为皇兄分忧,并且忠心耿耿的武将,既然温公子有这个心,实在是难得,皇兄您不如就让他试一试?”
永明帝不是听不出来,苏云倾这话还是冲着宁家去的,宁家不安分,站在大局上考虑,确实是应该再培养一位优秀的武将的,这一点儿永明帝心里也很清楚。
“倾儿你想过吗?玉辰现在还很年轻,万一在战场上稍有不测,温太傅要怎么办?”
“皇兄是不相信温公子吗?”
第九十二章 沈珩的奏折
“姐夫,求求您了,您就相信我这一次好不好?”温玉辰依旧是在苦苦哀求,还对着永明帝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永明帝沉思着,良久都没有说话,虽然苏云倾和温玉辰说的话都有些道理,但他依旧是不忍心温玉辰还没有二十岁就去军营里历练,就去战场上受苦。
“姐夫,您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看看我究竟是不是这个苗子?”温玉辰说这话,给了永明帝一个台阶。
见苏云倾也点点头,永明帝这才勉勉强强的开口,“那你就说说,什么机会?”
“姐夫,我想参加明年的武举,若是我得了个状元,您就同意了我弃文从武好不好?”温玉辰膝行几步,拽住了永明帝的龙袍的一角。
既然硬的不行,那他就来软的,一定要让永明帝同意这件事儿才行呢。
“若是得了武状元,那就是我启朝的不可多得的人才,皇兄您就同意了吧,您不同意那岂不是可惜了吗?”
见温玉辰这么的坚决,永明帝端起茶盏来喝了一口,“玉辰,朕只能给你这一次机会,若是你不能自己好好的把握,那这件事儿以后就永远的不要提起了。”
永明帝这话也算是松了口,温玉辰见此,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多谢姐夫,多谢姐夫,若是姐夫您没有什么吩咐,微臣就先退下了。”
现在夕阳已经快落山了,温玉辰还想着今日去尚书房接承悦回凤仪宫呢,这眼看着时辰快要到了,他得赶紧地去了。
看着温玉辰跑出去的时候差点儿被养心殿的门槛绊倒,苏云倾笑着摇了摇头,“这就是个武将的性子,皇兄觉得呢。”
温玉辰自小就活泼些,最是适合做个武将,因着上一世的经历,这一次苏云倾决定让温玉辰试一试。
“等到他中了武状元再说吧。”永明帝给苏云倾倒了盏茶水,放到了她的手边,“既然你过来了,朕有件事儿想问问你,纪太医的事儿,查的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