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福女:手握千亿物资带全家躺赢(202)
今天和明天,姜老先生给孟宁放了全天的假。
昨天门口和院子布置得差不多了,今天布置大堂和婚房。
孟璃从空间里弄出来的装饰物,大气精致,漂亮喜庆。
那些从外头经过的村民,都忍不住驻足观看,啧啧称赞。
都在说齐小莹有福气。
过齐家门口,还要提一嘴,齐家人听了,一个个都是喜气。
是啊,这是齐小莹做了八辈子的好人换来的福分。
今天已经有些村民去帮忙了,很多菜都要提前备着,砍好洗好泡好。
到了明天,就可以直接开火了。
中午,孟老大带着孟小小回到了西河村。
孟小小长相普通,嫁的那一户人家一开始也是寻常,可是嫁人一年后,杜家就做杂货发了财。
杜家觉得是孟小小带来的福气,对她也还算是厚道。
这些年来,孟小小的日子还是挺滋润的。
就是滋润着滋润着,也跟娘家这边疏远了,十多年来都没有走动。
如今孟小小三十来岁,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最小的也都七岁了。
孟小小是坐家里的马车来的,到了村路口,她撩起马车帘子,看着十几年来没有回来的故乡。
第一百七十四章 从来没有见过的小姑
村子变化不小,很多人家重新盖了房子,又增添了不少门户。
最吸引人眼目的,是村子的正中心位置,那一个十分漂亮的四合院子。
青砖红墙琉璃瓦,在阳光下隐隐散发出耀眼的光泽。
杜家也是早就盖了大院子,不过是白墙灰瓦的徽系建筑风格,也比这个院子小了三分之一,看起来自然不如这个院子气派夺目。
“这是哪一户人家,咱们村里有人发迹了?”孟小小有点惊讶,像这样的院子,得花上两千两吧。
杜家都不敢这样花钱——
孟老大看着那个院子,只觉得很刺眼。
“小妹,这就是我跟你说的,孟家二房几个娃儿出息了,盖起来的新院,他们是三个月前才摸到做生意的门道,又不知道从哪里弄的那些卖的东西,一下子就从吃不饱饭到现在生活富足,别说村子里了,镇子上都没有几户人家能和他们比。”
“就凭他们几个?”孟小小有点不敢相信。
她知道在十年前,二哥二嫂一趟外出,双双跌下了悬崖下的河水里,找回来的时候面目全非,仅凭着衣服辨认。
留下几个孤苦的孩子。
当时孟老大专门去了他们村子一趟,跟她说这件事。
她家里生意忙,抽不开身过来,只是提前把礼挂上了。
“是啊,有时候人的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现在二房一笔买卖就是几百两几千两,一年下来还不知道有多少。”孟老大语气泛着酸说。
“小妹你还觉得我对你说大话,现在亲眼所见,你信了吧。”
孟小小只是看着那个院子,半天没有说一句话。
“只要你也像那些老板一样,批发二房的货物去卖,也能大赚一笔。”
“这样的发财门道,我第一个就想到小妹。”
孟老大看着孟小小的目光,带上了某种暗示。
孟小小想了一下:“大哥,我很久没有来了,二房的几个孩子也不大认我,这样吧,到时你在旁边给我讲价,让我少出一点成本,高中今年的学费我出了。”
孟老大眼睛一亮,不过他马上又想到:“不太行,小妹,二房那几个崽,孩子对我这个大伯意见不小,看见我就恨不得喊打喊杀的,我哪里能给你讲价啊,就冲我带你过来让你赚钱这个情分,你也得帮一帮我家的高中啊。”
“那就借。”孟小小说:“一年结一两的利息。”
“当然,不管是借还是帮,都要我先跟二房做成生意。”
孟老大脸上微僵了一下,心想果然嫁出去这么多年了,一直没有回来,对家里哪里说得上什么亲情,满眼只是生意。
“成,我尽量吧。”
孟小小直接让车夫把马车停到了孟家二房的门口。
她下了马车,身上穿着一身青黛色的绸子,料子颇为华贵。
很多朝代商户和农民都不能穿丝绸,不过这一朝可以穿色调比较暗的绸。
她的头上插着一只金簪,手上带着一对玉镯子,鞋子上还绣着金线。
这从马车上下来,就吸引了不少村民的目光。
一看这派头,就知道是有钱人啊。
有个大婶打量着孟小小:“咦,这不是孟家小妹吗?嫁人十七八年了,没有回来过几次呢。”
“是孟家小妹小小,刚嫁的那一年回来过两次,七八年前又来过一次,后面好像就没见过了,这么多年了也不怎么见老。”
“看看人家这一身,就知道生活过得不错,没有啥操心的,我要是这样我也不老。”
孟小小听着村民们的讨论,嘴角勾了勾。
她的记性也很好,张家婶子,吴家大娘,刘家大叔地唤着村里人。
“这嫁过去之后,有一次掉到冷水里落了寒气,身体就不大好了,离娘家又远,所以这么多年没有回来。”
“我又想念娘家人,想念村里人,总觉得愧疚不安。”
“这些年来一直吃药调理,又不用再经历生育之苦,身体才慢慢好了起来。”
孟小小叹着气说。
村里人本来觉得,这么多年不回娘家,大概是发际了怕娘家拖累,心里面对孟小小颇有意见。
有人还准备挖苦两句。
不过见她这样说了,大家也不好说什么。
虽然几乎都肯定,孟小小是在防着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