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医妃,世子爷真的不经撩(79)
君洄也不避讳道:“闲来无事,了解了解南炎的风土人情而已,你若是想听我可以知无不言。”
“那殿下就先说说,孝贤皇后的遗愿为什么会这么奇怪?”林灿道。
君洄长眉一挑,“孟家是南炎四大世家之一,同为南炎传世百年的书香门第,但比起你的外亲柳家还是稍逊一筹。”
这林灿知道,幼时她曾跟随母亲去过外祖的故乡滁州。
滁州原本就是一个不知名的江南小城,因为柳家的举家返乡,这些年已渐渐有了南炎书墨之乡的称号。
至于辅佐过当今皇上的太傅为何会回乡养老,这件事柳如黛也曾和林灿说过。
外祖是两朝太傅,天下初定后当今天子有心让他留下来继续担任教习储君的重责,可外祖却以年事过高婉拒了。
后来皇上多番劝阻,还请交情颇深的林啸从中游说,哪知外祖心意已决,无论如何也不肯留下。
这件事当然惹得皇上心生不快,但外祖当即表明会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归隐乡间,组建学堂,继续在民间为皇上培育人才,为南炎的天下稳定出一份力。
话都说到这了,人家连子弟入朝从仕的机会都不要了,皇上也不能再说什么。
但外祖好歹侍奉过两朝帝王,如何猜不透天子的心思,未免皇上依旧对这件事心怀芥蒂,便推荐了自己的得意门生莫同舟担任太子太傅。
皇上看着比老态龙钟的外祖年轻许多的文学新秀,当即应下,也算是宽恕了外祖的抗旨之罪。
只是林灿不明白,“丹阳侯受封的事,和柳家有什么关系?”
第71章 还有什么想知道的,都可以来找我
君洄淡淡道,“孟家被柳家压了百年,怎会一直甘心自己的后世子孙世世代代低柳家一头。”
可偏偏就连老天似乎都偏心柳家。
“孟家在柳家归乡的那一年,便决定举家从丹阳搬迁至黎城,当年秋闱门下九个适龄子弟全部参加乡试,只等着高中便出发去皇城。哪知最后一放榜,只有一个偏房的庶子中了经魁。”
“这么倒霉,孟家不也是书香世家,门中子弟怎会十考九不中?”
宁娉婷眨眨眼,连他爹那种一谈学问就头疼的人,苦读几年乡试的时候都能中个解元,这孟家的子弟都是怎么读书的。
林灿笑,“你扯了这么多都是在说孟家和柳家,这些和丹阳侯又有什么关系?”
君洄看她一眼,悠悠道:“就在这时,黎城又传出消息,皇上有意纳柳家的嫡长女入宫为妃,封号都一并想好了,打算沿用皇上生母封后前的封号,贤妃。”
林灿震惊,母亲......这些传言为什么她从来没有听说过,母亲竟然差一点进宫成了皇上的妃子。
那后来又怎么会......
想到素未蒙面的父亲,林灿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可怕的念头。
君洄权当没看见林灿眼底的惊诧,继续道:“原本柳家就是四大世家之首,若柳家的嫡女再入宫为妃,柳家的地位孟家岂不是再难匹及。”
“可,我怎么听说孝贤皇后生前的封号就是......贤妃。”别说宁娉婷不明白,连林灿都听得一团乱。
“因为后来嫁给皇上的就是孟家嫡女,成了皇室外戚的也是孟家。”
“怎么会这样?”
君洄看着林灿,悠悠道,“其中的曲折你可以回去问问你娘,牵扯到林柳两家的私事,我不便多说。”
宁娉婷看林灿,林灿看君洄,神色隐有不渝,不便多说你说这么久,东扯西扯扯出这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
君洄挑眉道:“孟家嫡女入宫后,孟家的身份地位自然随之高升,可惜靠裙带关系得来的地位,本就有损文人风骨,这样一比倒是更显得低调的柳家独具书香世家的清誉。”
后来,贤妃便借着权势开始往朝堂内安插自家门中的子弟,一开始皇上碍于夫妻情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这孟家似乎为了地位疯魔了,越来越过分,孟老爷竟是以国丈的身份自居,偶尔指手画脚隐有插手国事的姿态。
渐渐地皇上便对贤妃疏远了,当时后位空悬但立谁为后皇上自己心中早已有了决断,孟家贪心不足皇上又怎会放任。
贤妃就这样被冷落了几年,孟家眼见惹得皇上不快,也察觉出自己的不妥,便又想学柳家维持最后一份体面,准备告老还乡。就在这时出了一件事。
林灿和宁娉婷听得入神,就听君洄道:“有人举报孟家主私通外敌,意图窃取南炎江山。”
什么?
两人惊得眼睛的睁大了。
皇上一听当即大怒,联想到孟家前几年的所作所为,查也没查直接将孟家举家入狱,随着流言越传越烈,传世百年的孟家于立秋当日满门抄斩。
贤妃一听这个消息直接晕死过去,没多久就传出忧思成疾命不久矣的消息。
哪知,过了没多久皇上突然收到一本匿名上奏的折子,上面竟然罗列了孟家谋反一事的种种疑点。
皇上看完自是意识到什么,但让一国天子承认自己犯了错,白白砍杀了一族人怎么可能,这件事就这样被压了下去。
然而消息还是流了出去,贤妃已是强弩之末得知家人是被冤枉,更加痛心疾首,眼看就要断气却怎么也合不上眼,皇上听后去见她最后一面,她便提了孟伟堂的事。
“孟伟堂是孟家偏房的嫡次子,孟家出事的时候刚好带着宠爱的小妾出海游玩,因此避过一劫,之后便一直夹着尾巴没有冒头。”
听到这林灿算是听明白了,“所以,贤妃是用孟家枉死这件事给孟伟堂换了个丹阳侯的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