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听到继女心声后,炮灰后娘和离虐全家(96)

作者: 东风识我 阅读记录

谢荧荧冷哼一声,埋怨说:“四姐你别总是这么好说话,买东西本来就是谁给的钱多就给谁——掌柜,这耳坠多少钱?我出双倍!”

掌柜笑笑说:“五小姐,不还有一句话叫先来后到嘛,我们做生意讲究诚信,既然答应卖给这位姑娘了,就不能反悔。要不您再看看别的?”

“你——”谢荧荧气的跺脚,“真是蠢货,有钱也不知道赚!”

谢绾绾无奈的笑着劝道:“好了好了,这么多年了,也许燕哥哥已经不戴耳坠,不如再去看看别的。”

梁锦玉没时间跟她们继续掰扯,反正东西都买到手了,当即便转身离开。

谢荧荧恼怒的瞪了眼梁锦玉,回头又替自家四姐抱不平:“燕哥哥送你手链,你送他耳坠,多般配啊,都怪那个女人,非得跟我们抢!”

梁锦玉出了天宝斋,看着手里的盒子,目光微沉。

真的都是巧合吗?

...

傍晚,前院传来狗叫。

梁锦玉收拾了一下,便带着盒子往娈香苑过去。

刚走到巷子里,她就看到了燕行。

夕阳下,他独身一人,依旧穿着昨天的那身衣服,只是有些褶皱了。

“你跟着我干什么?想谋财害命啊?”燕行懒散的打了个哈欠,转身开玩笑问。

梁锦玉的目光却落在他的发间,那里多了一根白玉簪。

“昨晚怎么没回来?”梁锦玉状似随意问,身后的手掌紧紧攥着盒子。

燕行斜靠在墙壁上,又打了个哈欠,漫不经心说:“遇上了一个朋友,多喝了两杯,有事?”

梁锦玉抿了抿唇,笑道:“你头上的簪子不错,哪买的?我给我弟弟也买一个。”

燕行后知后觉的拔下簪子,端详了几眼,方才:“应该是天宝斋的。”

“应该?”梁锦玉问。

第八十二章 学习

燕行表情微变,终于意识到梁锦玉情绪不对劲。

“我说梁姑娘,燕某是哪里得罪你了吗?今日怎么阴阳怪气的?”燕行眯了眯眼,紧盯着梁锦玉,试图看出端倪来。

梁锦玉盯着燕行看了许久,倏地笑了起来:“你昨晚没回来,三婆还以为你出事了。行了,既然没事我就回去了。”

燕行抱着胳膊,目光却瞥见梁锦玉手里的盒子,正欲询问,对方已经转身离开了。

太阳坠落,巷子里收起了最后一拢夕阳。

梁锦玉走出巷子,走到河边,最后看了眼盒子里的耳坠,抬手扔了下去。

心口一阵刺痛,似乎有什么东西连带着耳坠一起滚入了冰冷的河水中。

*

初二这天,唐贤来了。

梁锦玉昨晚一宿没睡,唐贤跟她说话,她感觉脑子都有些恍惚。

直到听唐贤说起粮食的事情,梁锦玉才像是被蛰了一下,猛地振作起来。

“你刚才说什么?”梁锦玉问。

唐贤平静说:“按照姑娘的想法,再过两个月粮食就该出手了对吧?”

梁锦玉点头:“差不多,现在粮价如何?”

唐贤拿出一个账簿递给梁锦玉:“这些日粮价的变化我都写在上面,虽然价格有上浮,但现在恐怕不好出手。”

一来数万斤粮食,小的商户吃不下,大的商户不屑吃。

二来粮价涨幅太低,现在出手不仅挣不了多少钱,还需要拆分专卖,复杂又麻烦。

“有句话我一开始就想说了,姑娘确定今年会有灾荒?”唐贤正色问。

至少从前看来,完全没有这个迹象。

梁锦玉却十分肯定:“最迟四月,一定会有变化,那个高人绝对不会说错。”

唐贤轻叹,又认真道:“既然姑娘这么信他,那就不该囤粮食。”

梁锦玉惊愕:“年景不好的时候,最缺的不就是粮食吗?”

“是,但是以姑娘你目前的情况,你不能做这比买卖。”

“愿闻其详。”

唐贤喝了口茶,不紧不慢的说了自己的看法。

唐贤认为如果真的出现大面积的灾荒,真正囤积大量粮食的必定是谢、楚这样的大户,事实上因为南巡的事情,谢家确实囤积了不少粮食。

到时候梁锦玉如果跟着谢家一起卖粮,价格比谢家便宜,谢家绝对不会允许;价格比谢家还贵,那就是发国难财,百姓定会记恨她。

因此,在唐贤看来,与其囤积最显眼的粮食,还不如囤积其它的货物。

例如大豆,花生,干菜,熏肉,麻油,饴糖以及酒水这些。

“这些虽然挣钱没有粮食来得快,但同样必不可少。我们可以先开个杂货铺,如此即使大量进货也不会有人怀疑。”

梁锦玉撑着脑袋连连点头:“你说的有道理。”

她千辛万苦也才囤积那么点粮食,可谢家即使不用刻意囤积,也会比她多得多。

论价格,论数量,她都比不上谢家,即使以后昧良心挣了些钱,城中百姓也只会戳她脊梁骨。

“这样,我手头还有些银子,你先去找个合适的杂货铺,后期具体要进哪些货物我们再好好商量。至于粮食,我想再等一个月看看。”梁锦玉思索说。

唐贤有些惊讶,他没想到梁锦玉这么听劝,毕竟一开始梁锦玉可是把囤粮食当做头等大事。

“姑娘就这么信我?”唐贤忍不住问。

梁锦玉笑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以后别再问这种话了。”

唐贤起身,也笑了起来:“唐某绝不辜负姑娘的信任。”

话说着,三婆从外面进来,说是来了个自称姚天赐的年轻人,来找梁锦玉。

“看来今天是个不错的日子。”梁锦玉高兴道,让三婆带姚天赐进来,转头又跟唐贤简单说了姚天赐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