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老板,你家小保姆又不安分了(128)
其实吧,这事儿也没多大,大伙儿也都累了一天了,不想折腾,就想着让他们赔了钱,把人赶走,屋子收拾干净,早点睡觉得了。
沈艾秋却坚持要报警:“咱们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犯罪,该怎么判,就让公安同志来决定吧!免得有些人以为,做了坏事也不用付出什么代价。”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这也算是在拯救夏荷花了,她现在还年轻,如果真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迷途知返,以后反倒能好好的。
万一她真的觉得做任何错事都不用付出代价,以后越错越多,终究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最后还是报了警,公安同志来勘察了现场,又把在场的人都带回去做了笔录,折腾了大半个晚上,才总算可以消停了。
胡冬玲好奇地问了公安民警,夏荷花这种情况会不会判刑。
民警告诉她,得罚款,以及拘留十四天,还有她们宿舍的损失,也会让她赔偿。
对于这个结果,大伙儿也算是满意了,总不能真的打她一顿。
沈艾秋做主,明天所有人都可以晚两个小时上班,还让大伙儿以后进出都要注意,千万别让陌生人尾随进了这栋楼,看夏荷花那不知悔改的样子,还说不准她出来以后会不会伺机报复。
闹出了这事儿,李翠兰那几个倒也不敢再作妖,第二天上午就乖乖地搬走了。
接下来的日子倒是过得安稳。
经过沈艾秋这么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作妖的人也没了,所有人都踏踏实实地上班,认认真真地培训,整个公司的风气清正了许多。
这天沈艾秋正在跟胡冬玲商量,打算开个分公司,专门承接医院护理业务的时候,忽然接到刘菊英从医院那边打回来的电话:“沈经理,你过来一趟吧,出了点事儿。”
第117章 你管得着吗
沈艾秋的意思,护工跟干家政清洁的人不能混在一起。
一来不能体现护工的专业性,二来请家政的人心里也膈应。
所以应该从一开始就分开,分成两个不同的分公司。
现在她们在医院那边也接了不少的业务,也是时候该正式分出来了。
刘菊英如今算是公司里护工这一块的主力了。
第一次接到医院的订单,还是沈艾秋陪着他一块儿去的,不放心,怕她干不好。
结果刘菊英给了沈艾秋一个惊喜,她是真懂怎么护理病人的,看来她说曾经在医院照顾过她瘫痪在床的婆婆几个月,这话真不虚。
因为在医院待的时间长了,听得多也见得多,医生护士叮嘱的东西她也记得特别牢。
看了没多久,沈艾秋就特别放心地让她留在医院了。
后来沈艾秋还从公司里挑了几个愿意学这个的人,给刘菊英加了钱,让她们跟着刘菊英学呢!
护工这活儿虽然又脏又累,但收费比普通的家政清洁要高,而且接一次活儿就能干好几天,能挣不少钱呢!
虽然有人嫌弃,但也有人愿意干的。
刘菊英就很乐意。
她上次的活儿是照顾一个做手术的老太太,她可真是铆足了劲儿好好照顾的,老太太动弹不得,大小便都得在床上。
她每天给老太太擦身,接屎接尿,眼睛都不眨一下的。
病人和病人家属都非常满意,出院的时候,医生还说,老太太年纪大了,能恢复得这么快,多亏了照顾得好。
刘菊英还在给老太太当护工的时候,隔壁床刚入院的病人就看上她了,等老太太一出院,立马让她过来接手。
于是刘菊英马不停蹄地又接了第二份工作。
这口碑一传出去,连她带的那几个人,也很快都被人请过去了。
其实这个找人来帮忙护理病人的需求是一直都有的,只不过以前没有人专门来干这个的,供需之间信息不互通,所以这个行业才一直没兴起来。
这不一有人专门去做了,马上就能见到成效。
这天,隔壁之前那个老太太出院以后空出来的病床又住进来了一个病人,是个老爷子。
这个病房都是胃有毛病的,老爷子也是一样,情况还挺严重,才进院就做了个紧急手术。
老爷子的儿子媳妇都是大忙人,据说是大厂子里的领导,这不年底了嘛,厂子里的工作特别忙,他们根本就分不开身来照顾老爷子。
老爷子刚做完手术,人还没清醒过来,他儿子就坐在床边直发愁,这可怎么办啊!
看见刘菊英把隔壁病床的大姐照顾得特别妥贴,不由得表示十分羡慕,要是他家也有这么好的亲戚能帮忙就好了。
刘菊英照顾的大姐告诉他,这可不是什么亲戚,是从家政公司请来的护工,人家可是专业的,懂特别多的护理知识,比一般人自己亲自照顾还稳妥。
那儿子像是找到了救命稻草,连忙问刘菊英她们公司还能不能再请到人。
刘菊英说她得去问问。
结果她问了一圈回来,沈艾秋让她带的几个人都已经有人在照顾着了,腾不出手来,其他人没有经验,沈艾秋也不让去,没有培训过啥都不懂,怕做错了什么砸了招牌。
刘菊英只好回来告诉了隔壁床的刘大哥。
刘志强实在没办法了,跟刘菊英商量,能不能捎带手也帮忙照顾一下他爸,看在大家都姓刘是本家的份上,帮帮他,他给刘菊英多一份工钱。
刘菊英没敢直接答应,她现在是有雇主的,不能不经过雇主的同意,私自再接别人的单。
刘菊英试着跟雇主提了一下,雇主果然不同意,她只好如实转告了刘志强,刘志强最近大概是真的被折腾得太焦头烂额了,脸一下子就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