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谢老板,你家小保姆又不安分了(67)

作者: 言星妍 阅读记录

只要是他看过的书,他基本上都能记得住。

王小胖听他这么说不乐意了:“那咱们来比比看呀,一人背一首,看谁背得比较多。”

“可以呀!”安安回答。

王小胖奶奶一看显摆的机会又来了,赶紧拍着手喊大伙儿都过来:“来来来,大伙儿快来看呀,这儿有个孩子要跟我们家小胖比赛背唐诗呢!”

一个跟叶秀丽比较熟的大妈拉了拉她:“快把你家孩子叫回来,咱别去凑这个热闹。”免得待会那祖孙俩胡吹大气,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叶秀丽只笑眯眯地看着:“没事,我们家孩子聪明着呢!”

另一个老太太撇撇嘴:“你们别看他们现在这么风光,那孩子苦着呢,我住他们家楼下的,天天听到他们在家里逼着孩子背诗,背不出来就不许吃饭、不许睡觉,还用鸡毛毯子揍。”

叶秀丽:“唉哟,那孩子也真够可怜的,其实真聪明的孩子哪儿用得着逼啊,像我们家安安,我们也没专门去教他什么,就平时给他念了几本故事书,他跟着一边听一边看,自个儿就认识了不少字,这唐诗啊,都是他自己看诗集背出来的呢!”

旁边的大妈和老太太互相对视一眼,得,这又来一个显摆的,比王小胖他奶奶还更夸张呢!

第61章 炙手可热

王小胖奶奶不一会儿就招揽了一群来看热闹的大人孩子。

“好了,乖孙,开始吧,你先来,给小朋友打个样。”

王小胖双腿微微分开,双手背在身后,挺着胸和肚子,高高地昂着头,大声开口:“《静夜思》,唐,李白,床前……”

背完以后得意地看着安安,他奶奶更是用力地鼓掌:“好好好,我乖孙真棒!小朋友,到你了。”

安安想了想:“《咏鹅》,鹅鹅鹅……”

听他背完,王小胖哈哈大笑:“这种幼稚的诗,我三岁以后都不背了。”

王小胖奶奶也很得意:“乖孙,再来。”

他们平时遇上的小孩,要么就是一句都背不出来,要不就是磕磕绊绊的顶多只能背出一两首,现在这孩子,虽然背得还挺流利,但这么简单的诗,哪个孩子不会啊,她根本就看不上。

接着王小胖背了一首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王小胖奶奶看着安安:“怎么样,小朋友,你还有吗?”

安安眨了眨眼睛:“有呀!那我就背一首李白的《将进酒》吧,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一首荡气回肠的诗,被他用奶声奶气的小奶音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旁边的人大气都不敢出,生怕影响了他。

前面几句还好,听着还有点儿耳熟,到了后面,大多数人别说自己背了,连听都听不太懂。

这真的是这么小的孩子能背得出来的吗?

叶秀丽又谦虚了:“到底还是年纪小,当初学的时候,这后边好些字都不认识,还专门问过我呢!”

“不对,这不对,这根本就不是唐诗!”王小胖大声喊了起来,“唐诗都是五个字或者七个字,而且只有四句的,你这个这么多句,而且有长有短,乱七八糟的,根本就不是唐诗!”

王小胖奶奶也跟着嚷嚷:“就是,你这孩子,怎么一点也不诚实呢,你们比赛的是背唐诗,可不是随便背一些乱七八糟的句子的。你不会就老实地说不会,我们也不会笑话你,可是说谎就不是好孩子了啊!”

安安不太明白,看向叶秀丽:“叶奶奶,我这是在唐诗大全上看到的,不是唐诗吗?”

叶秀丽笑眯眯地摸摸他的头:“安安,你背的当然是唐诗啊,唐诗是一种自由的诗歌形式,形式和内容都是十分多样化的,不管是五个字一句的五言呀,还是七个字一句的七言,还有四句或八句的绝句,都包含在内,他们没文化,不懂,咱们不跟他们一般见识。”

安安的眼睛亮亮的,他最喜欢叶奶奶教他知识了。

谁都知道,叶秀丽是中文系的知名学者教授,还出版过好多书,她说的话,自然是不会有人怀疑的。

而且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唐诗肯定不仅仅包括五言、七言绝句那么简单,能把《将进酒》说成是乱七八糟东西的人,可真是……

安安点点头,转头对王小胖说:“我奶奶说了,我刚才没有背错,轮到你了。”

王小胖气呼呼地:“哼,我背出来的肯定比你多。”

王小胖奶奶刚刚也有点没脸,不过她对自家孙子能背出来的唐诗的数量还是有绝对的信心的,那个小崽子,背会了一两首难的有什么了不起,她就不信他还能背出多少。

“乖孙,来,继续!”

于是就这么一首接一首地背了下来。

王小胖虽然号称能背唐诗三百首,但实际上真正能熟练背出来的,也只不过是其中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那些名句而已。

但安安就不一样了,他背的不少都是别人听都没有听过的,但有叶秀丽在这儿,谁都不敢说他背的不是唐诗。

王小胖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以前他哪一次不是背出四五首就被人夸上天的?

可是现在,他剩下还能背得出来的诗越来越少了,他越来越慌,声音也越来越磕磕绊绊,每次背完,都眼巴巴地看着安安,希望他再也背不出来了。

可是安安还是那么一副不紧不慢的模样,但就是能背得出来。

终于,王小胖“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我不背了,我不背了,我要回家!”

据住他家楼下的老太太第二天回馈的消息,王小胖那天晚上的哭闹声和他爸的训斥声响了整整一个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