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装可怜?扮柔弱?娇娇贵妃杀疯了(125)

作者: 临水羡鱼 阅读记录

李默立马就照做,将这份奏折拿下去,送到王晟手中。

王晟接过手,对于这份奏折所呈报的结果,就算他不堪也知道是怎样的,但还是翻开翻了一下。

轩辕澈俯视下方的王晟,沉声道:“王相看过了,有何想法?”

王晟合上手中这份奏折,跪下来,说道:“皇上,是微臣失职,未能管理好户部,才让户部有此纰漏。”

轩辕澈道:“所以,王相是不打算再为苏豫辩驳。”

王晟:“御史台奉皇上之命彻查户部,必然是公平公正,既然证据确凿,微臣自是没有可以反驳之处。”

郑毅听着这话,带着几分故意的话,脱口而出,“王相果然是秉公处理,即便是自己门下之人,也是毫不留情呢。”

王晟转头看了眼郑毅,正声说道:“郑大人这话说的,若有一日是郑大人你御史台手下的官员出了差错,郑大人执掌御史台,难不成也会徇私?”

郑毅道:“有王相这等榜样在前,我岂能做出那样的事情,更何况,为臣者,在其位谋其事,自当兢兢业业为皇上效力,岂能以权谋私,利用职位之便,为自己牟取私利,御史台身负监察百官之职,可不敢明知故犯。”

轩辕澈道:“郑卿,苏豫人在何处?”

郑毅:“启禀皇上,人还在御史台,皇上有任何吩咐,微臣可以即刻派人将其带来。”

轩辕澈:“不必,事情已定,自当依律论处。”

郑毅躬身一礼,说道:“苏豫身为户部尚书,贪墨的银两数额庞大,其更是对税银账目动了手脚,革除其户部尚书之职,囚入天牢,苏家家产全部抄没,收入国库,苏家上下众人,也要进行审查,亲近者、涉事者,全部流放岭南,其余人全部沦为官奴。”

轩辕澈看向王晟,“王相以为,御史台依照律例给出的惩处,如何?”

王晟道:“都是遵照律法来办,微臣岂会有任何异议。”

轩辕澈便对郑毅说道:“既如此,后续之事,朕也一并交由御史台处理了。”

郑毅:“是,微臣一定办好差事,绝不辜负皇上的期望。”

轩辕澈:“嗯,此番御史台事办的不错,年终将至,年底对御史台的恩赏,朕定要好好嘉奖。”

郑毅:“这都是微臣和御史台上下该做好的分内之事,皇上,倒是户部这边,蛀虫已经处理干净,可户部还需要进行整顿,正如皇上所言,年终将至,而年底乃是各部最为繁忙的时候,户部更不例外,还得尽快择选合适的人选,尽快整顿好户部一应之事。”

轩辕澈含笑说道:“郑卿说的是,整顿户部的事宜刻不容缓,诸位爱卿有合适的人选,也可向朕举荐。”

群臣:“是。”

不多时,“退朝”之声散开。

随之,百官恭送皇上离开,朝堂散去。

户部一事得此结果,便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郑毅扫了眼王晟,笑道:“王相,关于皇上对苏豫以及苏家的处理结果,不如还是让王相亲自去传达?”

王晟冷哼道:“此事皇上交给了郑大人,本官就不插手了,本官还有事,就不和郑大人多说了。”

郑毅望着王晟走远的背影,冷冷的嗤笑一声,心道:才折了一个户部尚书而已,我女儿吃的苦,就这点折损,可远远不够!

第115章 这路,可不是那么容易找出来的

凤阳宫,殿内。

众嫔妃给皇后娘娘行礼请安之后,于各自的位置上落座。

徐琇丽坐在右侧首位,看向对面的苏云慧,故作出关心的样子,说道:“慧妃姐姐不必过于担忧,皇上处置的是苏尚书和苏家,慧妃姐姐在后宫,乃是皇上的后妃,自是不能和苏家人一概而论,苏家再怎么被惩处,都赖不到慧妃姐姐身上。”

苏云慧面色煞白,在得知那些事情之后,一早过来皇后娘娘这边,给皇后娘娘请安是一回事,更是想让皇后娘娘为她出出主意,救救自己父亲,眼下听到丽妃这阴阳怪气的话,心中更是不快,面色难堪到了极致。

“本宫母家的事情,就不劳丽妃妹妹为本宫操心了。”

徐琇丽听着苏云慧这话的语气,直接说道:“慧妃姐姐,我就是好心宽慰宽慰姐姐,慧妃姐姐这话说的,倒像是妹妹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一样。”

静妃林玉静坐在慧妃的下手位,这种时候,她是不可能插嘴多说的,毕竟连皇后娘娘都没有说话,哪轮得到她来多言,再者,苏家那情况,她可不想跟着掺和进去,慧妃没了苏家支撑,将来在后宫,只会更加艰难。

即便是在妃位又能如何,以慧妃之前的恩宠程度,基本上就要沦为一枚弃子了。

静妃此前想过要另谋出路,也是有此顾虑,她和慧妃在皇上那儿得宠的程度,相差无几,丽妃依傍着兰贵妃,兰贵妃在后宫最得圣宠,丽妃的情况也是比慧妃和她好些,眼下这情况,唉……

王婉凝一眼扫过殿中的一众嫔妃,此刻就连静妃都没有出言,很显然是无意在这件事上,去和丽妃做争论,更别说其他人了。

没了苏家,慧妃在后宫的地位,岌岌可危。

对此,王婉凝也明白,丽妃说这话,为的是刺激慧妃,所谓关心,就是往慧妃的伤口上撒盐罢了。

终归,王婉凝还是对着丽妃说道:“丽妃,好了,苏家出事,慧妃伤心,心里不舒服,这些事就不要拿来多说了,纵然是关心,多说,只会让慧妃更加的难受。”

徐琇丽压根就没有想过真给慧妃宽心,她拿着这些事说嘴,本意就是想要慧妃难受,但皇后都发话了,她也不好再继续,只道:“皇后娘娘说的是,是臣妾疏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