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军婚:听心声后,我成掌中宝(118)
俞向晚和刘校长说辞职这事,正是让刘校长提前找好之后的老师。
她可以提前培训一下。
如果对方不嫌弃的话。
俞向晚说出这样的话后,刘校长很开心。
“哈哈哈哈!果然,我没看错你,小俞。”
之前哪有老师会这么贴心?
俞向晚笑了。
现代辞职也要提前交接工作,她只不过做了自已应该做的事情。
“这是我应该做的,刘校长。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育红班的黑里很重要。”
这是俞向晚的真实想法。
“老师提前来我们育红班实习,育红班的孩子可以提前适应新的老师,也不会在我离开之后,会产生逆反情绪,我觉得对老师和孩子来说都很好。”
“我可以配合学校的时间安排。”
刘校长真的很欣赏俞向晚
有头有尾,善始善终,这样的成语,很多人都知道,但真能做到的,没几个。
“好,我会好好选育红班的老师,不会毁了你的口碑和我们育红班的口碑。”刘校长做出承诺。
俞向晚松了口气。
她做这么多,就是为了刘校长这么一句话。
有这句话,她就放心了。
俞向晚回到育红班,像平时那样教小孩子。
不过,休息的时候,她抓住杨嫂子和海萍嫂子,和她们说了后面会离职办厂这一事。
海萍嫂子急了:“小俞,咱们办育红班不是办得挺好吗?怎么你就突然离开要去办厂子?办厂很难的!”
杨嫂子却没急着反驳,而是若有所思地看着俞向晚。
俞向晚歪头一笑,看向远处:“难就不做了吗?”
“可是世界上本来就有很多难的事情啊。”
“海萍嫂子,很多嫂子现在都还在没有工作。我想办一个厂,让更多的嫂子有工作,让大家的生活能更好。”
“当然了,也让我自已的生活能更好。”
她从来不是只为别人不为自已的个性。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她得先保障自已的生活,而后,一起把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好。
海萍嫂子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但又不知道说什么。
小俞真的……
这个志向也太宏大了!
这是她们应该考虑的事情吗?
海萍嫂子见劝不住,忙扭头,“杨嫂子,你别光听啊,你劝劝小俞。”
杨嫂子的确开了口,却不是劝。
她像是下定决心那般,开口问俞向晚:“小俞,你到时办厂,肯定需要人手吧?”
俞向晚点头。
杨嫂子抿唇,“我跟你走。”
海萍嫂子目瞪口呆。
不是,她想让杨嫂子开口把小俞留下来,这不但没能留下来,还多送走了一个?
俞向晚更是惊讶。
在她心里,杨嫂子最是求稳,没想到居然会有跟着自已冒险这一天?
“杨嫂子?你确定?”
“杨嫂子,你确定?”
俞向晚和海萍嫂子异口同声问道。
杨嫂子点头:“我对晚晚有信心。”
这大半年,她跟着俞向晚,感觉年轻了很多。
不是年龄上,而是心态上。
虽然俞向晚比她年龄小,但她从俞向晚身上学会了很多东西。
俞向晚永远充满活力,积极乐观。
她觉得,跟着俞向晚,看到的风景肯定会不一样。
前半辈子,为父母,为丈夫,为儿子,后半辈子,她也想尝尝为自已。
杨嫂子无比肯定的态度,让海萍嫂子暗暗咋舌。
俞向晚见对方十分确定,也就不多说了。
杨嫂子是个成年人,她相信对方。
“那太好了,嫂子,刚开始我肯定缺人手,有你在,帮了我大忙!”
杨嫂子开心地笑了。
没过多久,刘校长带来了两个年轻的嫂子,一个叫宁凤,一个叫朱林,只比她大两岁。
可能刘校长也是从她身上看到了年轻人照顾孩子也是可以的。
宁凤一上来就笑道:“我早就听说过小俞了。”
朱林点头:“我也是,我还记得去年国庆节,我刚来没几天,没想到在台上见到了那么小的孩子表演得这么好。”
俞向晚谦虚了两句。
接下来一段时间,她仔细观察,见两位女生是真的喜欢小孩子,更加安心了几分。
她和刘校长商量之后,决定六月份离职。
现在才二月末,还有几个月,足够她将育红班的事情安排得妥妥铁铁。
双胞胎满一岁了,可惜陆应铮不在。
俞向晚特地买了鸡蛋糕,在育红班给双胞胎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生日。
【等陆应铮回来,我们一家人再补过一个。】
正在执行任务的陆应铮,听到这话,心中倏地一软。
他望向星空。
他一定会平安回家,去给双胞胎过生日!
如此到了四月,陆应铮才回到家。
他回去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双胞胎补送生日礼物。
“念林,念炎,生日快乐!”
他将两个木雕小马送到姐妹俩跟前。
念林和念炎乍一见到陆应铮,都没反应过来面前的人是谁。
俞向晚在一旁乐呵呵,模仿小孩子的声音:“这是谁啊?不知道呢。”
陆应铮无奈又好笑:“你这是在给我添乱,还是在火上浇油?”
俞向晚笑得咯咯声。
不过,到了傍晚,姐妹俩终究是想起来了,重新欢快地和陆应铮互动。
陆应铮的两只手因为夹着姐妹两连续跑了两三个小时后,酸得不行。
俞向晚看在今天完全不用她带孩子的份上,给陆应铮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