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军婚:听心声后,我成掌中宝(27)
【我会把爹娘和大哥当成自已真正的亲人,以后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替原主尽孝,担起女儿的责任。】
陆应铮瞳孔微缩。
原来如此!
他看向俞向晚。
眼前的俞向晚,是俞向晚,又不是俞向晚。
连俞向晚本人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他更不可能知道。
俞叔和向姨,还有晨子不知道他们真正的亲人已经因为邹建文气绝身亡。
要是知道了,肯定会很伤心。
陆应铮见多了生死离别,他可以自已面对,却不希望身边的亲朋好友遭遇这一遭。
他叹了口气。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现在的俞向晚,比以前明事理,也让俞叔和向姨更开心。
或许,这才是这本书的“正轨”?
陆应铮乍然听到这样的猛料,不由有点出神。
“你干嘛这样看我?”俞向晚后退一步。
陆应铮不错眼盯着自已,有点慌。
陆应铮回神,意味深长看了她一眼。
“没什么,就是,希望你一直这样。”
俞向晚:“一直哪样?”
陆应铮:“不做除了和我协议结婚以外的亏心事。”
俞向晚:……
“就这?”
她双手叉腰,哼了声:“你就等着看吧,我俞向晚,行得端,坐得正!”
“反倒是你。”俞向晚一脸恨铁不成钢,上下打量过去。
“你知道,当一个女人被议论配不上丈夫的时候,说明什么吗?”
陆应铮不解:“说明什么?”
俞向晚道:“说明你对我还不够好,在外人看来,我们还不是一对!”
“说明你还不够厉害,他们敢诋毁你,诋毁你的妻子。”
俞向晚走在使劲PuA陆应铮的套路上。
“是吗?”
陆应铮微微皱眉。
第22章 装也要装得像一点
俞向晚一脸“孺子不可教也”,摇头叹气。
说罢,把今天买的东西塞给陆应铮,转身“啪”地关上自家院门。
陆应铮还真深思起来。
他在门口站着没动。
俞翠兰听到外面有动静,特地没出来。
到隔壁关门的声音,心想儿子要进来。
可等了好一会儿,都没等到人。
她没耐心,打开门。
“不进家门,愣着干啥?”
俞翠兰不理解,儿子为啥跟门神似的杵在门口。
陆应铮装作没事发生,淡定转身进门。
见俞翠兰感兴趣地看向怀里的东西,为了不让俞翠兰开口又问他和俞向晚的事情,他主动把东西放到桌上,好让俞翠兰慢慢看。
俞翠兰跟过去,点评起来。
“这布料不错……糖果卖得不多,是不是不太够……”
“怎么没买水壶?”
陆应铮:“俞……晚晚买的,没问。”
俞翠兰:……
她想到什么,问:“手表买了吧?”
陆应铮当即摇头。
他记得很清楚,俞向晚都没去手表柜台那边。
俞翠兰双手叉腰,瞪过去:“晚晚肯定是不敢买,你自已不会主动添上吗?”
陆应铮蹙眉:“她没说要。”
想了想当时的情景,他主动道:“我看她挺有主见的,什么买什么不买都很有条理。”
俞翠兰再次无语。
她狠狠锤了捶胸口,在原地转了两圈,咬牙道:“啊,我怎么生了个棒槌儿子?”
俞翠兰伸手,指向正堂的牌位:“你爹跟我浪漫了一辈子,连去村里散步,回来都能给我编个狗尾巴戒指。”
“你是半点没遗传到你爹的心思啊!”
“准备聘礼,本来就是我们家应该做的事,你说让人家姑娘跟你一起去买,这也就算了。”
“这种大件,晚晚一个姑娘家,花的是我们的家钱,肯定不好意思提啊。”
“但这是聘礼,聘一个姑娘,以后终生跟你在一起。一个手表,跟她以后的岁月相比,皮毛都算不上。你连这都想不到?”
俞翠兰真想把烧火棍往儿子身上招呼。
只不过这身肌肉太紧实,她打都费劲。
陆应铮听着母亲的数落,心中反省。
他和俞向晚,似乎都太把这场婚姻当儿戏,完全没顾及双方父母的感受。
他们是真的希望他和俞向晚能一辈子幸福生活在一起。
陆应铮升起愧疚。
可他也是没办法。
俞向晚太特殊,在无法向国家求助的情况下,肩上的星星让他必须站出来。
他必须确保俞向晚这个不安定份子不会做出任何伤害国家和人民的事情。
这是最好的办法。
他得再和俞向晚商量一下,至少,在他们没离婚之前,对双方父母都要尽职尽责,以后分开了,伤害也能少一点。
“那我去问问她怎么办,是明天再去买,还是以后去买。”
陆应铮找到借口,抬脚就想走。
谁知,被俞翠兰一把拉住。
“你这个榆木疙瘩,”俞翠兰恨铁不成钢,“合着我刚才的话,你是半点没听进去啊?”
陆应铮:“我听了。”
他说出自已的理解:“要买手表。”
俞翠兰扶额。
这一根筋!
“你跟我进来!”
陆应铮不明所以,跟在俞翠兰后面,走到母亲房间门口。
俞翠兰打开抽屉:“今天都晚了,你去到镇上,供销社都关门了。”
“而且镇上的款式有限,以后你们坐火车,去大城市买。”
俞翠兰絮絮叨叨,拿着一个盒子走过来,打开。
“这是我的手表,明天你给晚晚,今天先别透露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