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海岛军婚:二婚后妈养娃日常(434)

作者: 啊啾啊啾 阅读记录

正说着,宋时微只听身后传来一道低沉的声音。

“二伯,你怎么过来了?”

她扭头一瞧,赫然看到一位穿着白衬衣,手里拿着一堆资料,带着眼镜的瘦高中年人正站在身后细细打量着他们。

而那个年轻人则恭敬的喊了声:“申市长!”

老大爷一看到他,顿时高兴了。

“哎呀,海鹏,你开完会了?”

申海鹏扶了扶眼镜:“嗯,二伯,是有什么事吗?”

说着,他看了一旁的宋时微一眼,拿着资料就准备往屋里走。

宋时微赶紧开口:“你好,申市长,是我拜托大爷带我过来的!”

申海鹏对她们招了招手,示意秘书出去把门带上。

进屋后,他在座位上坐下。

老大爷看到他好像突然变得有些拘谨,也有些不好意思。

“那什么,海鹏啊,是我带她来的,这小姑娘本来是想跟我打听,批地的事,是我觉得这事是个大好事,才带着她过来找你的!”

申市长听到他的话,倒是有些惊讶:“哦?批地的事,还是大好事?”

主要是最近他见了太多过来交申请的人了。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也渐渐开始活了起来,不少个人或者南方来的富商,想来申请批地盖厂。

但他审了不少提交上来的材料。

很多都是化工厂!

南方那边厂子多,批不了,他们就想着办法到北方来,找最便宜的土地,花费最少得资金来“办大事”!

第三百八十三章 将咱们东省的好东西,让全国人民都瞧瞧

虽然,他们确实需要招商,可也不是以破坏他们当地的生态资源为目的的招,化工厂排出的污水和废气不仅会污染空气,和水源,还很有可能破坏掉他们原本的黑土地。

甚至会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活。

一个两个还好,多了,那河流土地全都被污染了。

就这样,他还要想办法,怎么能把厂里排出来的污水处理掉。

只这些就够他他头疼的了,所以,现在听到自己家二伯说这位女同志也是来申请批地的,他就有些头疼。

可他又说是大好事,他就想听听他要说的是什么大好事了。

申老头看了看身后的宋时微,激动道:“这位小同志她批地是想盖一所养老院!当然,她还想划块地建个粮食加工厂!我知道海鹏你不愿意那些南方人过来开化工厂,可这小同志人家做的都是能为咱们东省老百姓带来好处的事啊,你说这还不是大好事吗?”

“哦?”

听到申老头的话,申海鹏倒是来了兴趣。

他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想建养老院呢!

“你要建养老院?”

宋时微礼貌笑着点点头。

将手里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资料和计划书,一起放到了申海鹏的桌子上。

“申市长,这是我自己写的计划书,您可以看一下!”

申市长点点头,一边翻看,一边对宋时微说:“既然这计划书是你写的,不如你跟我详细讲讲,你的想法,这养老院你想怎么建,建成什么样的,又是以什么为盈利?”

毕竟,他可不信天下会有免费的午餐,她这养老院不可能一直免费赡养所有的老人吧。

先不说里面人员设施问题,就说资金,每个月就是很大一笔投入。

这样的项目,他不知道她要怎么推进,如果是打着赡养老人的幌子,而为自己敛财,那他肯定第一个不愿意!

宋时微就知道他会这么问,于是笑着将自己心里的想法一样一样跟他娓娓道来。

包括选址问题,环境问题,设施问题。

当她讲到这养老院,她想选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环境好,空气清新。

让老人也能住的舒心。

设施更是要完善,除了基本的卧室,食堂以外,她会为养老院配备各种健身器材和休闲娱乐室。

在里面老年人可以喝茶聊天,打牌,下棋,画画,练习书法,等等。

除了这个以外,还有康养室,她会聘请一些医护专业毕业的人员,每天为老人们做身体的基础健康检查。

为那些无儿无女,或者子女照顾不周的老人,提供一个栖身之所,真正做到老有所养!

申市长听得心头火热。

他抬头看向宋时微:“那你到底要怎么盈利才能维持这么大一个养老院的运行呢?”

宋时微笑了笑:“对于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我愿意免费让他们入住,有子女的老人,子女要是不愿意赡养,可以每月提供一定的生活费用,比如房间有单人间,有双人间,也有三人间,和四人间,每个房间收费标准不同,根据老人们家属的意愿,可以选择不同的房间。”

申市长拧紧了眉头:“你确定这样能赚钱?”

就连申老头都觉得她这怕不是做赔本买卖吧?

宋时微却笑道:“我本来就没想赚钱,这个养老院只是我想为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我才想找您审批两块地,我还想盖一个粮食加工厂!”

“自从来了咱们东省,我发现咱们东省简直就是一块宝,资源丰富,土地富饶,尤其是咱们东省的黑土地,那绝对是所有老百姓最大的财富,产的大米,那真是香!可老百姓们空守着这么好的东西,却卖不出去,我是真的为大家伙感到心急!所以,我想让全国各地的人民都能吃到这么好吃的大米,让所有人知道咱们东省,了解咱们东省,帮助东省的老百姓都能挣到钱,过上好日子!”

“而这样大批量的粮食,不好保存,若是遇到雨天,更容易发霉!我就想建个食品加工厂,通过加工以后,装袋密封,这样就能运送到全国各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