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定要衣锦还乡(109)
北燕拓跋王室覆灭,宇文部可不会兔死狐悲,他们高兴都来不及,因为可以借机收复北燕的遗民而壮大自己,这样的局势之下,他们怎会容下独孤隆的存在。
所以他刚刚说的,元致让他留下来保护她,这纯粹就是鬼扯。
周濛点点头,“那你们就暂时在山上住下吧,我过两天要启程外出办事,临走前我会进城帮你们采购足够的吃食,这段日子,你们只要不进城,就不会有麻烦。”
石斌却没答应,随口说道,“我和你一起去吧。”
周濛咬馒头的动作一顿,旋即拒绝,“不用,我办的是很私密的事,你去不方便。”
她要去巴东巫峡,那里有外祖父母曾隐居的那间农家小院,她只打算和师父两人同行。
石斌又是一笑,他抬腿一脚踩在周濛身边的石墩上,“小姑娘,这可就由不得你了。”
周濛面色一凛,“你什么意思?”
“带我一起去,我帮你打听周劭的下落。”
“什么?”周濛怀疑自己耳朵坏了。
“周劭在凉州失踪的事,你不是求元致不成么,不如让我试试?当年我也在凉州打过仗,还有些老兄弟在那一带的黑白道上都能说得上话,帮你打听个人,不算难事。”
周濛吃了一惊,却又面露狐疑,元致都办不了的事,在石斌的口中,“不算难事”?
“不信?那可就没得谈了。”
周濛一把抓住他的手腕,馒头也不吃了,急道,“你说的当真?”
石斌歪了歪头,“信不信由你。”
最初的惊疑过后,她开始倾向于相信他,她差点忘了石斌是个怎样的人。
以前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元致一人的身上,却忘了眼前这个人的能量。
连北燕王临死之前,都把他选做托孤之人,是他几乎凭一己之力把濒死的元致从漠北安然送到了江夏。
——那一路上,拓跋延平的加入只是个意外,而且小苦和罕唐都是石斌的人,关键时刻拿主意的人也是他。
是啊,曾经的金刀大将军独孤隆,就算落草为寇,也必定不是一般的毛寇。
周濛奇道,“你为何帮我?又为何一定要与我同行?”
石斌收了腿站直,伸展了一下腰身,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小姑娘,你确实还小,遇到事了想不明白很正常,既然想不明白,那就别想,有事大家一起做就行了,别试探我,问我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我不是元致,对你可没那么多耐心。”
他漫不经心地提了提腰上挎刀,踱了几步往山里走去,“我去砍些柴,过午回来吃饭,走了。”
周濛暗暗咬住下唇,石斌话都说到这里了,她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她只是不愿意相信,居然真的是元致在有心关照她,他并不是对她的请求不闻不问,可是昨夜他为何当面不说呢?
周濛心中升起一丝难过,如果昨夜他就告诉她,黑羽军并不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无法听他的命令去寻周劭,他说的无能为力,其实并没有骗她,但他会为她留下石斌,石斌能帮她,那他们大概就不会当场翻脸了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她还会放任他拖着一副随时都会毒发的身体,去千里之外等死吗?
说不定他现在已经毒发了,那种痛锥心蚀骨,他从来都是默默忍受,可是,这一次他临走前,她连一剂止疼药都没说给他带上。
她不可抑制地感到愧疚,片刻后又很想把心中的歉疚都甩出脑海,明明他们都知道,他只有留在她的身边才能得到最好的照料,而他还是走了,这是他自己的决定,这一切与她何干?
不过,她仍然无法阻止自己的视线因泪水而变得模糊,眼前桌案上,那只盛着红玉茶花耳坠的紫檀木小匣变得格外地醒目,这应该是他留在世间的最后一件东西了吧。
如果不久之后真的传来元致在漠北毒发身亡的消息……她该怎么承受这样的噩耗?
***
巴东巫峡在长江最险峻的三峡中段,从江夏出发得往西走,一路山高水深,沟谷纵横,所以陆路尤其难行,最快的法子就是走水路,沿长江逆流而上。
但走水路并不轻松,要雇一艘能在江上安稳航行的大船,这需要花费不少的银两,好在有宇文慕罗带来的拓跋延平给她的千两黄金。
周濛花了一天的时间做行前准备,她知道自己这一走,可能很久都没不会再回江夏了。
既然决定卷入那种争斗,就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赢,要么死,只有赢了,才有资格衣锦还乡。
她去城里的铺子告别了小庆,她没和小庆说实话,只说这一趟是陪师父出诊,小庆没当回事,和小时候的每一回一样,笑嘻嘻地和她约定,下次回来的时候要给她带份礼物。
接着,她就去了天青阁。
她和天青阁的小姐妹一起开的紫丹生意已经停了很久了,好在之前挣得不少,那些银两,周濛除了拿回本金,其他的全都给姐妹们分了,多余的她一个子都没要,反正她也不会再缺钱了。
她再次来到柳烟房间的门口,柳莺照常笑眯眯把她迎了进去,但她一进去就觉得不对劲。
太整洁了。
柳烟的房间以前也很整洁,但不是现在这样,整洁得像是没人住过一般。
以前,她的披帛、丝巾、日用器具随处可见,而现在,就连屋子正中那只她最爱用的貔貅香薰青铜小炉都不见了踪影。
周濛打量了一圈,忙回头问柳莺,“这是怎么了?”
可身后的柳莺已经不见了,在门口站着的,居然是一身素服的柳烟。